香港占中案宣判刑期:“我们不会被入狱所击倒”

  • 林祖伟
  • BBC中文
In this picture taken on September 25, 2018, local artist Fong So poses with two wood blocks which were used to make an artwork (R) at his studio in Hong Kong. - Illuminated under a spotlight at London's British Museum, hand-drawn sketches of Hong Kong's 2014 Umbrella Movement are part of a new exhibition on dissent that offers a rare glimpse of the artworks produced during the pro-democracy rallies.

图像来源,Fong So/ AFP

香港“占中三子”及另外六名民主派人士(合称“占中九子”)早前被裁定“公众妨扰”罪名成立,法院周三(4月24日)判刑,“占中”发起人戴耀廷、陈健民、朱耀明被判监16个月,其中朱耀明因为身体状况获缓刑两年。

至于其他被告,立法会议员邵家臻、时任学生领袖钟耀华、社民连副主席黄浩铭及前立法会议员李永达被判入狱八个月,其中钟耀华和李永达获缓刑两年。25岁的张秀贤案发时未满21岁,提交了感化报告,他被判200小时社会服务令。立法会议员陈淑庄以需要做脑部手术为由获准保释,押后至6月10日宣判。

法官陈仲衡在庭上认为,被告没有展示悔意,表达悔意并非要摒弃政治理念,而是应该向受占领运动影响的道路使用者道歉。

宣判前,一批支持者到法院外高举黄色雨伞声援九名被告,他们高叫“我要真普选、无畏无惧”的口号,亦有反对“占中”的人到场要求法院判九名被告重刑。

戴耀廷听取刑期前接受BBC中文专访时表示,不完全同意法官的判辞,已经准备好申请保释,就控罪上诉。他强调不会被入狱所击倒,出来以后会更强,继续与香港人一同争取民主,但暂时不会再有街头抗争,会专注公民社会及协调选举的工作。

视频加注文字,戴耀廷:等待下一个机会的到来

对于法官早前指他们相信能够透过占领行动争取普选是“天真”,陈健民回应说,“有什么天真得过相信一国两制”,但他仍然愿意相信和保卫“一国两制”。朱耀明呼吁香港人,不要因为九人入狱而放弃抗争。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不评论个案,但强调不论政府和市民都要尊重和严守法律,至于会否作进一步检控,会交由相关部门“不受干预”下作出决定,看不到这些案件对言论、集会、表达自由有甚么影响。

陈健民、戴耀廷和朱耀明(左至右)在一批支持者陪同下到法院听取判刑。

图像来源,AFP

图像加注文字,陈健民、戴耀廷和朱耀明(左至右)24日在一批支持者陪同下到法院听取判刑。
陈健民、戴耀廷和朱耀明在一批支持者陪同下到法院听取判刑。

图像来源,Reuters

umbrella

图像来源,Scmp/Getty Images

水平线

泪别入狱伙伴

BBC中文记者叶靖斯现场报道

在这九名被告中,黄浩铭是唯一一位曾被多次判刑的人,法官能数出来的案件都跟抗议活动有关。但对于亲政府人士来说,大概他们更注意“犯案累累”这一点。

“我之所以没成为‘九子’案被告,是因为当时我还被警察扣留着。”当年也是“占中”关键人物的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对BBC中文记者回忆着。他所牵涉的“占中序幕”——“公民广场”案——是审理此案的一个重要参照案例。黄之锋说,要不是之前有另外两起与占中不太相关的社会运动案件判刑更重,大众不会觉得今天戴耀廷、陈健民的16个月监禁很重。

缓刑获释的朱耀明牧师雨伞运动支持者一起目送囚车上戴耀廷等人离开,一直泪流满面。他认为今天的判刑损害民主运动,可算是意料之内的回应。然而,亲政府“蓝丝带”示威者判刑后已不见踪影,批评过“占中”但向来支持泛民主派的罗马天主教陈日君枢机默默离开法院,也许再次说明传统民主运动难以凝聚新力量的困境。

朱耀明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朱耀明是三名占中发起人中,唯一一位获缓刑。
水平线

“占中”案:写入历史的陈情

多名被告此前在法庭陈情时,表达他们对社会政治以及这场运动的看法,强调对参与运动毫不后悔。虽然法官指公民抗命非抗辩理由,但多名被告再次表达对公民抗命的肯定,认为违法不代表罪恶,“真正的审判”在于民间而非法院,“公道自在人心”。

“香港民主运动过去一直被人诟病,就是我们不肯付代价,现在愿与不愿,我想有些人需要付上代价……我们不会被入狱打败,就是我们能够坚持不被打败,可以很平静安然地面对入狱,帮助香港人更加坚持争取民主,”戴耀廷对BBC中文说,“重点是心里有火的人,火可以继续燃烧,在不同的时候再燃点别人。”

2013年,“占中三子”提出以非暴力公民抗命争取没有筛选机制的普选;2014年9月,大批示威者占领主要道路,警方施放催泪弹激发更多人上街,演变成79天的占领运动,但中国和香港政府寸步不让。

PHOTOGRAPHERS

图像来源,AFP

图像加注文字,九人中有四人是即时入狱。
BENNY TAI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戴耀廷坐上囚车离开。

戴耀廷表示,“占中”其中一个目标是政制改革,但最终“做不到”。

“我处在最核心的位置,我相信,整个香港没有人如我受的影响这么大,我跌入一条黑暗隧道中,约半年时间,我离开了香港,想放逐自己。”

但经过反思,他领悟要坚持才有希望,决定协助民主派协调选举,并致力推动公民社会发展,对他而言,年轻人是黑暗隧道中的少许光芒,让他继续走下去。

“占中三子”计划中,这场公民抗命是一场持久战,由蕴酿期、占领行动以至法院审讯,都是他们的“战场”。法院审理案件期间,无论是陈健民作供、戴耀廷的结案陈词,以及朱耀明被判罪后的陈情书,都经过他们精心策划,表达自己的想法,藉此唤醒人心。

部分被告被判罪成后,在庭上发表了令人感触的陈情,其中,朱耀明牧师在庭上宣读陈情时,庭内哭泣声此起彼落,据在场人士所言,连普通的保安人员也落泪。其文本在网上传播时,亦得到很大回响。

“传颂爱与和平福音的牧师,垂老之年,满头白发,站在法庭被告栏,以待罪之身作最后的陈辞,看似极其荒谬和讽刺,甚至被视为神职人员的羞辱!”朱耀明说,“然而,此时此刻,在我心中,在法庭的被告栏,是一生牧职最崇高的讲坛,死荫的幽谷成就了灵性的高峯。”

朱耀明由自己的童年与祖母相依为命说起,讲述自己一个到香港露宿街头、擦鞋为生,再说到自己成为神职人员后,如何走出来为居民争取改善民生,到后来为何加入发起“占中”。

“我本着清心、简念、分别为圣——无利益冲突、无权利欲望、无隐藏议程、决心为香港尽最后一分力,与港人再多走一步,”朱耀明说,“雨伞运动中,我只是一个敲钟者,希望发出警号,让人们知道不幸和灾难正在发生,期望唤醒人们的良知,共挽狂澜……如果我仍有气力,必继续在教会敲钟,在世上敲钟,在人心敲钟。”

视频加注文字,“秋后算帐”还是“罪有应得”?香港“占中三子”反思雨伞运动及公民抗命

另一名同样引起关注的,是学运领袖钟耀华的发言,他说出了这宗案件另一视角。

“没有什么需要陈情,”他在庭上明确表示,“今日在这里控告的,其实是所有用不同办法参与过或者没参与过雨伞运动的朋友,是控告所有对香港珍而重之的人。”

“我们得毁掉被条文、被权力、被体制所形塑的自己,我们要走进一个充满未知、一个在历史与当下纠缠不清、一个在个人努力与万千偶然混杂复合的世界,去关心我们的世界,而非仅仅关心自己的位置,”他说,“我们要知道政治经济里的权力勾结合谋,找出着力点,锲而不舍地敲打。在这过程里无圣人可追随、领道。在过程里,我们会迷惘,曾经一路很努力建筑的自我会坍塌,会趋近灭亡,但始终会重生。”

事实上,根据中大研究,这场运动中只有6.5%的参与者,支持“占中三子”,外界质疑在运动中没有主导权的他们是否需要负上沉重刑责。而政府在决定对另外六人提告时又出于什么考虑,至今也没有答案,遭部分民主派人士批评是选择性政治检控。

“占中九子”:钟耀华、邵家臻、李永达、陈健民、戴耀廷、朱耀明、陈淑庄、黄浩铭、张秀贤(左至右)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占中九子”:钟耀华、邵家臻、李永达、陈健民、戴耀廷、朱耀明、陈淑庄、黄浩铭、张秀贤(左至右)。

部分被告或失教席和议席

外界担心一些被告会失去教席和议席,冲击学术界以及令立法会建制派更具优势。

戴耀廷现为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港大回应指,会根据香港大学条例及相关规条的既定程序跟进。邵家臻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浸大发言人表示,大学会在所有法律程序完结后研究是否有需要跟进,以及检视工作安排。

至于立法会议员的议席,根据法例及规定,立法会议员一旦入狱一个月以上,可经立法会出席会议的议员三分之二通过解除其职务,不过现时建制派议员人数仍不足三分之二要求。但如果立法会议员在未得到立法会主席同意,连续三个月不出席会议,立法会主席可宣告其丧失议员的资格。

另外,如果任何人被判处监禁三个月以上,不论是否获得缓刑,定罪起计五年内将不能参选。

The police fire tear gas to protesters at Harcourt Road in Admiralty after 'Occupy Central' was officially launched in the early morning today.

图像来源,Scmp/Getty Images

法律条文争议

根据香港保安局资料,至少169人因为占领运动被定罪或签保守行为。

过往,香港游行示威一般只会被控以“非法集结”罪,但“占中九子”案标志着香港首次有示威人士因为普通法下的“公众妨扰”罪被判刑。

戴耀廷之前曾撰文,形容这条文是中国大陆的“寻衅滋事”罪,“空泛”、“刑罚重”,是用来打压反对声音的“口袋罪”。“占中三子”当初到警署自首,只承认非法集结罪,但获悉被控另一条罪名后,忧虑案件对日后示威活动判刑有所影响,会造成寒蝉效应,而没有选择直接认罪。

但法官判案时认为案件不会造成寒蝉效应,被告不能以公民抗命为理由抗辩。

灯光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前港督彭定康批评政府选择用一条过时普通法控罪,是“复仇式检控”,“严重撕裂香港社会”。人权组织形容政府“秋后算账”、“政治检控”。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反驳说,“占中案”利用司法手段来作政治武器或报复的说法是“毫无根据”,强调香港仍然司法独立。

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形容,“占中案”裁决彰显法治,是“正义审判”,因为这场运动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和破坏社会稳定,运动以“公义”作包装是污辱“公义”,并对香港法治核心价值带来深层次伤害。

他强调,假如没有国家安全,“一国两制”不可能行稳治远,保护国家安全“只有一国之责,没有两制之分”。他说,目前中国安全环境复杂,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想用“香港牌”来遏制中国,而香港极少数人“极力唱衰香港,乞求外国干预”是“卖港求荣”,“令全体国人、祖先所唾弃”。

戴耀廷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表示,原先的“一国两制”是把香港制度分开,但现在则是经济及法律层面也进一步融合,慢慢走向“一国1.5制”,甚至有一天是“一国一制”。

戴耀廷直言,英国政府有道德责任,保障香港人自由及权利不被侵犯,他认为英国政府应该修改移民法例,任何人一旦侵犯香港人的人权,便应该拒绝他们入境英国,其他支持香港民主的国家亦应这样做。

他认为,中国现在反其道而行,有迹象显示似回到文革、毛泽东时期的极权统治,内部出现的问题的机会非常大,香港需要准备好自己,一旦有机会时便可以争取自己的民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