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州_百度百科

关东州

沙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租借地名称
收藏
0有用+1
0
关东州(俄语:Кванту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日语:関东州/かんとうしゅう,Kantōshū)是金州半岛南部一个存在于1898年至1945年间的租借地,包括军事和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旅顺口港(亚瑟港)和大连港(达里尼港)。此地曾先后被迫租借予俄国和日本。“关东”意为位于山海关以东,与日本的关东地方无关。
关东州租借地设于1899年8月16日。沙俄与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租借旅大3200平方公里为租借地,由于当时山海关以东的地区称作关东,因此将旅大租借地称为“关东州”。首任长官是沙俄海军中将杜巴索夫,兼任关东陆军司令官和太平洋海军司令官。
中文名
关东州
外文名
Кванту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俄),かんとうしゅう(日),Kwantung Leased Territory(英)
行政区类别
俄国、日本租借地
所属地区
俄国(1898年起)、日本(1905年起)
地理位置
金州半岛南部
面    积
3500 km²
下辖地区
大连、旅顺、金州(日据时期)
政府驻地
总督府(俄据)、关东厅(日据)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034074(1935年,日本人168185)
著名景点
关东州厅大连市役所大连站大连大和旅馆
方    言
胶辽官话
割让时间
1895年
回归时间
1955年
俄据首任长官
阿列克塞耶夫
日据首任长官
大岛义昌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三国“干涉还辽”
清朝时期,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有一个叫“青泥洼”的小渔村。1882年,清朝北洋海军在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口建设海军基地,号称东亚第一军港。 [1]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日本侵占辽东半岛, 实行军事统治 [2]甲午战争中国大败于日本,于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辽东给日本。然而,仅仅几周后,德、法、俄三国强迫日本归还辽东于中国,是为“三国干涉还辽”。最终日本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白银,还给了中国辽东半岛 [1]
1896年,清军重新接收金州和旅顺。 [2]
俄占时期
1897年12月,俄国借口“还辽”有功,派海军进入旅顺口港,将其作为在中国北部、朝鲜和日本海的前沿阵地,并更名为亚瑟港。1898年3月27日,俄罗斯与中国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正式向清政府强租大连湾与旅顺港,租期25年;租借地北界向北推进,西到半岛西岸的亚当湾(今普兰店湾)北岸,东到貔(pi)子窝(今普兰店皮口街道,貔子意为黄鼠狼),界北还由清政府留出断不租与外国的中立地带。
按《旅大租地条约》规定,金州城由清政府自理。沙俄侵占大连地区后,即在旅顺大连湾设置警察署,实行军事统治。
在《旅大租地条约》签订后,俄罗斯在旅顺口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殖民政权——军政部,俄罗斯太平洋分舰队司令官、海军中将杜巴索夫担任首任军政部部长。军政部是通过旅顺民政管区的警察署进行司法统治的。旅顺的行政事务由陆军少将沃尔科夫管辖。1898年8月,俄罗斯皇帝任命陆军少将苏鲍季奇接替杜巴索夫担任租借地俄军司令官,并且赋予其州级行政权力。该租借地政权接受阿穆尔总督格罗杰科夫的管辖。
1899年8月,沙皇颁布《暂行关东州统治规则》,单方面将旅大租借地定名为“关东州”,并在旅顺口设立关东州厅。关东州厅设有州长官,此外还设有州陆军副司令官,军事方面设有州陆军会议、州参谋部和军法会议,地方行政方面设有民政部、外务部、财务部及其他各部、局。首任关东州厅长官为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海军中将阿列克谢耶夫。关东州厅长官在民政方面的权力相当于边疆高加索最高民政长官;在陆军方面的权力相当于边疆军区司令官;在海军方面的权力相当于舰队和军港司令官。关东州厅长官还有权与俄罗斯驻北京、东京的公使、驻汉城的代理公使及武官进行直接联系。
1898年起,俄罗斯开始修建南到旅顺、大连,北到哈尔滨的东清铁路支线,即南满铁路
1899年,在今大连地区设关东省,又称关东州。州衙门下设民政厅、财政厅、外务局等统治机构。沙俄关东州下设金州、貔子窝、亮甲店、旅顺、岛屿5个行政区和金州、貔子窝、旅顺3个市。同年7月,沙俄将位于亚瑟港海军基地东北的青泥洼改为达里尼特别市(意为遥远),后来成为大连市
1900年7月27日,俄罗斯派兵突袭金州城, [3]逮捕流放金州厅地方官,金州孤城被鲸吞。
1903年8月,沙俄在旅顺置远东大总督府,翌年5月迁奉天。1904年的现胜利桥。 [4]
日占时期
关东州
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俄军于1905年1月战败投降。同年9月,俄将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大连地区变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在关东州租借地设立关东都督府 [4]
根据日俄战争后的1905年《朴茨茅斯和约》,日本取代俄罗斯占领这一租借地,将亚瑟港更名为旅顺港,达里尼更名为大连。日本还在1905年获得从长春到沈阳间长885km的南满铁路的两侧地带的治外法权,即满铁附属地。这些权力连同铁路及其支线转交给了满铁。为管理这一新占领地区,设立了关东都督府和满铁守备队,即后来的关东军,成为“伪满洲国”建国的工具。
1915年日本与中国北洋政府签订“中日民四条约”中,关东租借地租期延长至99年,即截止于1997年。
1932年由日本控制的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向伪满洲国租借关东州。1937年日本和伪满洲国达成了新租借协议,将满铁附属地行政权交给伪满洲国,但仍保留关东州于名义上独立于伪满洲国之外,直至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投降。 [5]
苏占时期
1945年8月被苏军接管,成为苏占满洲地区,将日本设立的旅顺镇守府旅顺要港部(即海军司令部)改为苏联海军司令部。
回归中国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翌年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并承诺将旅顺军港归还中国。1955年,苏联将关东州移交中国。从此关东州租借地成为历史。 [3]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沙俄侵占旅大时期,关东州租借地(含违约扩展部分)面积3200平方公里,日本侵占大连地区后又扩展复县5岛和普兰店以北隙地262平方公里,总面积3426平方公里。1906年,清政府分凤凰厅、岫岩州地置庄河厅,辖孤山和石城岛巡检司,隶属奉天省东边道
沙俄初建关东州时,设金州貔子窝旅顺3个市和金州、貔子窝、亮甲店、旅顺、岛屿5个行政区。达里尼建市后,设为沙俄财政部直属的特别市。日占时期下设大连、旅顺、金州、貔子窝、普兰店5个民政署和大连、旅顺2个市,后于1938年4月改为2个市、4个民政署。
1919年重组机构后,满铁守备队改为关东军,脱离地方民政,改属关东厅。关东厅初期直属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后隶属拓务省。
中华民国建立后,复县庄河县先后隶属北洋军阀奉系) 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1913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金州厅金县,改复州为复县,改庄河厅为庄河县,均隶属奉天省。翌年隶奉天省东边道,1925年3月改隶辽沈道。1929年2月,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废道制,金县、复县和庄河县均隶辽宁省。金县以南地区因日本侵占,中国未能行使主权。1931年东北沦陷后,复县、庄河县分别划归伪满州国奉天、安东二省,直到1945年8月伪满洲国垮台。
日本侵占大连地区后,其殖民统治机构频繁变动。1904年5月至1906年8月为军政时期。先后置金州、大连、复州青泥洼、旅顺等5个军政署及辽东守备军司令部。1905年5月,改守备军司令部为满洲军部兵站监部,撤销军政署,6月建关东州民政署,下设大连、金州和旅顺3个民政支署。关东总督府于1906年5月由辽阳迁至旅顺。1906年9月至1919年4月为关东都督府时期。期间,日在旅顺置关东都督府,下设民政部和陆军部。民政部下设大连、旅顺和金州3个民政署。1908年10月金州民政署降为民政支署。1911年4月至1934年12月为关东厅时期,期间原关东都督府中陆军部分离出去成立关东军司令部(初设旅顺后迁奉天,又迁长春);民政部改关东厅。至此,关东军司令部、关东厅及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06年8月成立)成为日本统治旅大、控制东北的三大侵略机构。1919年8月以后,金州、貔子窝和普兰店民政支署几经变化,至1930年10月均为民政督。1934年12月至1945年8月为关东局时期。期间,日废关东厅设关东州厅,下设大连、旅顺、金州、貔子窝、普兰店5个民政署和大连、旅顺2个市。后于1938年4月改为2个市、4个民政署,撤销大连民政署,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 [4]

经济

播报
编辑
为了支持侵华战争,日本努力建设关东州。来此日本公司提高了这里的工业基础,天然良港成为一等港口。大连港的设施及其自由港的地位使之成为中国东北地区主要贸易口岸。满铁总部位于大连,其人口、面积根据1935年日本的人口普查数据,排除军人,关东州人口1034074人,其中168185人是日本人,面积3500平方公里。

历任行政长官

播报
编辑
俄占时期
姓名
任期始于
任期止于
1
阿列克塞耶夫
1899年8月16日
1905年
日占时期
姓名
任期始于
任期止于
1
1905年10月10日
1912年4月26日
2
1912年4月26日
1914年9月15日
3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7月31日
4
1917年7月31日
1919年4月12日
5
1919年4月12日
1920年5月24日
6
1920年5月24日
1922年9月8日
7
1922年9月8日
1923年9月19日
8
1923年9月26日
1927年12月17日
9
木下谦次郎
1927年12月17日
1929年8月17日
10
1929年8月17日
1931年1月16日
11
冢本清治
1931年1月16日
1932年1月11日
12
1932年1月11日
1932年8月8日
13
1932年8月8日
1933年7月28日
14
1933年7月28日
1934年12月10日
15
1934年12月10日
1936年3月6日
16
1936年3月6日
1939年9月7日
17
1939年9月7日
1944年7月18日
18
1944年7月18日
1945年8月28日
苏占时期
姓名
任期始于
任期止于
1
伊万·伊里奇·柳金科夫
1945年
1947年
2
别洛博罗多夫
1947年
19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