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教聖人到全球偶像】聖誕老人的起源故事

大家對那個白頭髮、白鬍鬚,在平安夜偷偷鑽進煙囪給孩子們送禮物的肥佬都很熟悉——但你知道聖誕老人的起源嗎?

Christmas weather around Australia’s capital cities

Source: AAP

雖然聖誕老人的概念來自於基督教,但這個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送禮的人,其起源超越了時間、文化和宗教。

聖尼古拉斯

一切都始於聖尼古拉斯(St Nicholas),一個生活在4世紀的人。雖然沒有可靠的歷史資料來證明他的存在,但根據傳統,St Nicholas of Myra,後來也被稱為St Nicholas of Bari,生活在君士坦丁大帝統治時期。

據說,他出生於Patara,這是小亞細亞(Asia Minor)一個叫Lycia的城市,也就是現在土耳其的一部分。

尼古拉斯後來成為Myra地區的主教,以其堅定的基督教信仰和非凡的同情心而聞名。
St. Nicholas
聖尼古拉斯的形象。 Credit: C Squared Studios/Getty Images
雖然歷史沒有詳細記載他的生平,但根據傳說,他年輕時曾遊歷巴勒斯坦和埃及,進一步培養了他矢志不渝的精神信念。

尼古拉斯年輕時成為孤兒,繼承了一筆巨額遺產。他選擇用這筆財富來幫助有需要的人,他最為人熟知的慷慨行為是為三個貧困的姊妹提供嫁妝。

他的慷慨行為意味著在被封為聖人時,對他的讚譽是兒童的守護神和保護者。

聖尼古拉斯日

在整個歐洲,基於聖尼古拉斯的仁慈和善良的傳說,各種傳統被催生,其中,12月6日成為了他的節日——聖尼古拉斯日(St Nicholas Day)。

在法國,尤其是在Alsace和Lorraine地區,孩子們會把鞋子留在外面給聖尼古拉斯,希望第二天早上鞋裡會裝滿朱古力和禮物。

這項傳統也伴隨著慶祝遊行。遊行時,會有驢子馱著給孩子們的一籃餅乾和糖果穿過城鎮街道。
chrismas2.png
《聖尼古拉斯節的盛宴 》(The Feast of Saint Nicholas),Jan Steen,1665年至1668年 Credit: Rijksmuseum
在中歐,特別是在阿爾卑斯地區,在當地非基督教人口接受了基督教作為他們的宗教後,聖尼古拉斯日這一傳統逐漸與當地獨特的習俗融為一體。

在這裡,不僅有聖尼古拉斯用禮物獎勵表現良好的孩子,而且同時還存在一個可怕的形象——Krampus,來「懲罰」那些行為不端的孩子。

這項傳統強調了獎勵和懲罰的對照,是當地民間傳說中不可或缺的主題。

在波蘭的一些地區,早期的傳統圍繞著一個名叫Gwiazdor的人。 這個「來自星星的人」身穿羊皮,頭戴毛帽,臉藏在面具之後,或是塗抹煙灰,手裡拎著一袋禮物,當然還有一根給淘氣孩子準備的棍子。
chrismas3.png
一張20世紀初的尼古拉斯和Krampus的畫像。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演變為聖誕老人

從聖尼古拉斯到成聖誕老人,這是一個受文化和宗教轉變影響的漸進過程。

在17世紀的德國和荷蘭,以聖尼古拉斯的名義贈送禮物的習俗開始紮根。荷蘭人稱他為「Sinterklaas」,這個詞最終演變成了英語俗稱的「Santa Clause」。

這種轉變首先發生在德國,後來又蔓延到其他歐洲國家。聖尼古拉斯的傳說又在17世紀被帶到北美。
chrismas4.png
1821年出版的《兒童之友》中有一首關於聖誕老人的詩和八幅彩色插圖。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到了19世紀,聖尼古拉斯的各種版本在世界各地的英語社區中出現。

在美國,最早提到這個人物的文學作品之一是Washington Irving在1809年出版的著作《尼克博克的紐約史》(Knickerbocker's History of New York),書中描繪了尼古拉斯駕駛馬車飛行,向孩子送禮物的情景。

今天大家所熟悉的紅色聖誕老人裝束,似乎是英語世界在現代進行市場推銷的發明。

在歐洲,聖尼古拉斯的裝扮更借鑒了聖人的傳統形象,衣服更接近主教的宗教服飾,並配有法冠和高高的頭飾。

聖誕老人的意義

經過幾個世紀的變遷,聖尼古拉斯的核心價值觀,即慷慨、同情心和贈與的樂趣,以聖誕老人的形象得到完好延續。 他已從一位受人尊敬的基督教聖人變成了一位受人喜愛的世俗偶像。

這種演變反映了宗教傳統和民間傳說的相互作用。講英語的聖誕老人,以及他在北極的作坊、飛行的馴鹿和精靈,似乎與歷史上的Myra主教相去甚遠,但他繼續體現了聖尼古拉斯特有的奉獻精神。

如今,由於全球市場化和商業化,聖誕老人已超越了宗教和文化界限。

他起源於聖尼古拉斯的故事豐富了我們對聖誕節的理解,將我們與跨越幾個世紀和各大洲的傳統聯繫起來。它提醒我們,這些節日的核心含有一個永恆的信息:善良、慷慨和奉獻精神的重要性。

本文作者係澳洲天主教大學歷史學者Darius von Guttner Sporzynski。他不為任何會從本文受益的公司或組織工作、提供諮詢、擁有股份或接受其資助,他已披露不存在除學術任命之外的任何從屬關係。
chrismas6.png
插畫《當我們都相信》刊登於1903年。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Published 22 December 2023 10:16pm
Source: The Conversation

Available in other language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