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鄉公所-客家美食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客家美食

薑絲炒大腸:

客家人宴客時,其出菜方式與福佬人同,先冷盤,而客家人的第一道宴席菜乃剁盤的「白斬雞」,但一般人認為,「薑絲炒大腸」、「客家小炒」…等,則是具代表性的客家菜,因此到客家餐飲店時,多會點這些菜餚佐餐。

勤儉克苦,是一般人對客家人的印象,事實也是這樣,而此客家人多表現於飲食方面,所以許多東西客家人都可當食材,並做成美味可口的菜餚,如豬腸常配薑絲、醋和糖,炒成酸中帶甜,但又極下飯的「薑絲炒大腸」。這道菜餚的配料很簡單,其價格也便宜,然要如何才能做出一道酸中帶甜,甜中帶酸的可口美食?其竅門無他,首先在於醋的挑選,其次為酸甜度比例的拿捏,而使酸能令食客冒汗流口水的那種酸,但卻又要讓人能感受到甜美,最後則是豬大腸脆度,使人感到嚼勁十足,這也是廚師工夫之所在。

這道可口下飯的菜餚,由〈病子歌〉的山歌裡,當可看出客家人對它喜愛的程度。歌曲中,丈夫詢問懷孕的妻子要吃什麼東西?妻子回答:「愛食豬腸炒薑絲」。從這首山歌也看到了丈夫對妻子的體貼,而婦女懷孕時,不妨請先生炒道「薑絲炒大腸」,以替代吃酸梅,相信它具有增加體能的效果。
 
薑絲炒大腸
薑絲炒大腸


文圖: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