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強推「銀髮餐」 連擺盤都是學問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27,246

日本強推「銀髮餐」 連擺盤都是學問

已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對於年長的需求掌握度也非常高。最近有不少日本餐廳效仿兒童餐模式,推出「銀髮餐」,專門服務有咀嚼困難、吞嚥衰退的老年顧客。不過,銀髮族該怎麼吃才營養呢?「銀髮餐」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美國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研究團隊近期發佈最新銀髮族專屬餐盤,也就是讓銀髮族更好辨識如何吃的飲食指南。

今年在視覺設計上更一目了然,以實際餐盤及擺放的食物來呈現一天應該攝取的食物類型,讓銀髮族與家人能更落實健康飲食於日常生活。

銀髮族專屬餐盤

敦仁診所營養師李姿儀表示,這個餐盤精確說明銀髮族每餐都必須攝取佔餐盤二分之一的蔬果量,也就是一個飯碗的量;醣類應以全穀類為主,需佔餐盤四分之一,即每餐一碗;另外四分之一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堅果、豆類、魚、瘦肉或雞鴨肉,等於一餐半碗,約60~70克雞胸肉或是80克豆腐+30~35克雞胸肉。

在蔬果的選擇上,建議吃新鮮、完整的蔬果,多選擇深色蔬菜如花椰菜、菠菜,若要選擇加工過的蔬果,應挑選100%原汁或低鈉產品。

相較於衛福部2013年頒布的銀髮族飲食指南也建議,銀髮族一天要吃3~4份蔬菜+2~3.5份水果,看起來很多,其實換算成一餐,也就是一片西瓜+三分之二碗菜,相當於美國版「我的餐盤」所說的一碗的份量,並不難達到。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由於許多長輩是慢性病危險群,美國銀髮族餐盤建議,烹調時,多利用香料、香草如迷迭香、檸檬草、薑黃等為食物提味,有效降低鹽份攝取。

《做給銀髮族在家吃的特製便當》作者舘野鏡子在書中提醒,銀髮族的「特製便當」要用容易咀嚼的切工:

1.將麵條剪成小段

直接吃烏龍麵或蕎麥麵等較長的麵條,會不易入口,我都用廚房剪刀剪斷再烹煮。

2.把胡蘿蔔削薄會比較好咬

想要胡蘿蔔快點變軟、變熟,不要用刀切絲,要使用削皮刀,削成長長的三角形薄片,這樣會比較好咬。

3.將豆芽菜輕折後再烹煮

摘除豆芽菜的鬚根後會變好吃,除此之外希望各位能注意到的是長度。只要用手輕輕一折,好咬的程度就會很不一樣。

4.葉菜撕成小片或捲起來會比較好入口

萵苣等生菜薄薄地很大一片,對銀髮族來說不太容易入口。撕成小片或捲起來切成一口大小,就會比較容易吃。

5.在蝦子上劃幾刀會比較好咬

在牙齒健全的年紀,蝦子彈牙的口感非常具有魅力,但對銀髮族來說很不好咬,只要在蝦子身上劃幾刀就會突然變得好咬許多。

6.切較厚的肉時要將纖維切斷

肉也有纖維,要將雞肉切成小塊烹煮時,切斷纖維後斜切肉塊,會比較容易入口。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