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法国人Antoine在妻子恐怖袭击遇难后发表「你们休想得到我的恨」的表态?

来源Facebook,国内澎湃、凤凰卫视等媒体都有报道。Antoine在法国在法国音乐厅的袭击中失去了妻子。他在Facebook上对妻子的悼念已经被分…
关注者
3,141
被浏览
932,081

642 个回答

=======2020.10.19更新=========

最近法国发生的事让这个问题的热度又高了一点,也因此又引来一波私信。

时隔多年审视这个回答,我的观点保持不变:与野兽搏斗,不意味着自己也要化身为野兽。家园被豺狼闯入,拿起猎枪冲入深山是一种战斗方式,于废墟中重铸平定的生活则是另一种战斗方式,需要的勇气丝毫不少于前者。在选择自己的战斗方式之前,先要保证自己不被仇恨蒙蔽双眼。

我从不反对斗争。

以上观点我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不必赘述,今日补充是因为——

当初写这个答案,是因为当时这个问题下充斥着对受害者的谴责。观点的异同其实无所谓:你大可以认为我对恐怖分子的分析不对、认为放下仇恨就是低头认输。但当一位恐袭的受害者、悲痛中的丈夫和父亲表示自己唾弃恐怖分子的作为、不肯向仇恨低头时,绝不应该——仅仅因为对方的行事方法与你不同——对其进行恶意的揣测和鄙夷。

枪口是不该对着无辜者和自己人的。

斗争是必须的,但斗争中不能忘了对弱者和受害者的悲悯,不能苛求旁人和自己同路,不能变成会让自己唾弃的那种人。否则斗争反而会变成敌人分裂我们、孤立我们、打击我们的推手。

这是我的原则。当年如此,如今亦然。

========以下原答案2015.11.23=========

对知乎er挺失望的。

你们把这叫圣母病吗?

你们浅薄到一定地步了。

恐怖分子发动一次又一次恐怖袭击的目的是什么?是杀人本身吗?他在某个地方放一个炸弹,目的就是炸死这个地方的人吗?

恐怖分子之所以叫恐怖分子,是因为,他的目的,是制造恐慌。为什么要制造恐慌?因为恐慌会唤起人最强最自私的自救本能,挑拨起怀疑和仇恨----而后两者,可以毁灭一个民族。

说实话,一次恐怖袭击最多能杀多少人?几百?几千?靠着一次又一次恐怖袭击,多久才能把人杀完?没用的,亲爱的,死人只是一个杠杆,利用死人煽动起风暴才是最重要的。煽动起风暴了才能杀死更多的人,才能制造更大痛苦。

好吧,让我换个方法来说。

恐怖分子不是一般的杀人凶手,他们其实是变态杀人狂。他们的目的不是杀人本身,他们想用杀人来让你恐惧,让你屈服,让你惶惶不可终日而做出不理性的举动。他们想借由恐惧驱赶更多人拿起屠刀,把更多无辜的人逼上绝路。

你仇恨、恐慌、怀疑、悲痛?

正中下怀。

各位,假如你被变态杀人狂抓住了,他要杀了你全家取乐,你打算用你的惊慌带给他最大的欢愉吗?你还要用你的恐惧成为他的帮凶吗?

反正如果是我,我不会的。

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不会反抗。

不去仇恨,不代表我不想让作恶者受到惩罚。我希望军队把恐怖分子的老巢扫平,我希望他们被送到法庭上审判,我希望匕首可以插进他们的心脏,他们万死都不足以偿还罪孽。

但是这和我们的平静是两回事。

你以为你杀了我的亲人,就能看到我流泪,看到我惊慌,看到我如同受惊的野兽一样露出獠牙徒劳地撕咬抓不到的敌人,你就好在暗处发笑自以为奸计得逞了?

休想。

我们就在这里,没有疯狂,没有仇恨,没有怀疑,没有猜忌。我们的平静就是我们的铠甲。你们尽管恐吓我们,煽动我们,威胁我们,可是你们只是跳梁小丑,你的所作所为除了会让你自己受到惩罚之外根本不会有任何作用。

没人理你。

你伤害不了任何人。

你煽动不了任何人。

你欺骗不了任何人。

你连一滴泪水也看不到,我绝不会给你机会,让你享受折磨我的乐趣。

不是只有以牙还牙地杀回去才叫反抗,让他们的险恶用心不能得逞才是最坚定的反抗。

就是这样。

这才是作者想表达的东西。

假如有任何人依然不能理解,认为这叫圣母心?

那我只能说你不理解真正的坚韧是什么意思。

Ps:

不要让我举例说明,我的身边天天充斥着各种煽动民族仇恨的言论,我相信大多数人也多少接触过一些。可能有些人很相信这些言论,有些人能看清它们的恶果,有些人情绪激昂,有些人在抽身事外。

每天大家都在争吵,都在争论,有些人在谩骂,有些人在不管不顾地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推离自己。不管怎么说,我相信你们都看到结果了:恐怖分子成功了,亲爱的们,他们分化了我们。

分化就是目的。裂痕足够深了,总会有人拿起屠刀的。

站队吧,贴标签吧,仇恨吧。

他们乐见其成。

我不会让他们得逞。

问题描述已被改为更精确的翻译,所以在此不再引用一遍 @Dr How 的翻译了。和大家分享另一位知友 @沙永夏 的一个答案。

全文链接:如何评价法国人Antoine在妻子恐怖袭击遇难后发表「你们休想得到我的恨」的表态? - 沙永夏的回答

此时此刻你可能很想要拿起武器去战斗。如果你选择这条路,你需要加入军队。这没有其他办法。你并没有发动自己的战争所需的权威、训练、器材或信息。你不知道谁是目标,以及如何针对他们。但是,在你走向最近的征兵办公室之前,想一想这个决定将对你的人生以及你所爱之人的人生产生的影响。想一想你是否决定把自己的家庭留在身后——也许为他们好。想一想你将要放弃什么。简单来说,想一想牺牲。确保你在做决定之前和别人谈一谈。我这么做了。我和老兵谈话;我和我父母谈话;我和现役的人谈话;然后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你需要做的是一个私人的决定。

你最好的复仇——不管你是否参军——是捍卫受害者所属的社会的准则。在法国,这些体现为自由,平等,博爱

自由意味着你将自由自在地继续自己的生活。你不会屈服于恐惧而让昨日的渣滓胜利。那是他们的目标。至关重要的一点:他们希望你吓坏并基于这种恐惧来行动。他们想要你做出理性的人不会做的决定。你不能向恐惧臣服。

平等意味着你将在法律面前尊重平等的权利。和ISIS不同的是,我们的法律不区分信仰者和非信仰者。你将平等待人。不要给他人一个理由,让他们觉得最好还是去支持ISIS。这正是ISIS想要的。他们想要你将更多的人逼上他们的绝路。别这样做。

博爱意味着你将友爱行事。你和那些反对暴政的人站在一起。其中包括穆斯林,这回到了我之前的观点。这也是quora.com/profile/Yves-正确的地方:不要孤立人们并促使他们反对我们的生活方式。

向恐怖分子展示我们不会屈服。我们不会背叛自己的原则。我们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就比他们的好。这让他们气急败坏。这是你为任何一个恐怖袭击牺牲者复仇的最好途径。这并不是什么软弱无力的圣母表自由党人的胡扯,这是以一种意识形态来对抗另一种意识形态的战争。


一般来说,假如一个明显和我三观不合乃至互相认为对方是“哔----”的人和我争论,我会有一个建议:我们平心静气地,沉默五分钟,重新思考一下对方的观点,最好重新读一读对方的话,想想有没有自己没看懂或者误解了的地方。假如五分钟之后我们彼此有所认同,就不必争论下去了。假如五分钟之后我们依旧认为对方是“哔----”那继续争论下去也并没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