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拚出路〉醫術高、價格低,何不賺「外」快? | 遠見雜誌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加入會員獨享優惠

台灣醫療拚出路〉醫術高、價格低,何不賺「外」快?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07-10-01

瀏覽數 18,950+

台灣醫療拚出路〉醫術高、價格低,何不賺「外」快?
 

本文出自 2007 / 10月號雜誌 在北歐看見2020

如同往年,香港會展中心在8月中下旬舉辦「國際醫療及保健服務展」,在這個展示醫療實力的場合,今年卻首次出現台灣的台大、成大等九家醫院。

在外貿協會的領軍下,醫院不分公立、私立,第一次以大陣仗規模跨海走到國外,醫護人員在攤位掛起大大的海報,見到人就發送宣傳廣告。

貿協還和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行「台港國際醫療合作論壇」,秀傳醫院院長古鳴洲、義大醫院院長陳宏基等十名醫界人士輪流上台演講,不少香港民眾對台灣醫院感到好奇。

其實,這些醫院於7月下旬就破天荒參加商業展覽,聯袂在第一屆運動及休閒產業展,以擺攤的方式向外國人展現台灣治病的能力。

醫院配合展覽的休閒主題,搭建峇里島式的大涼亭,竹簾、遮陽傘、涼椅等,營造出輕鬆的度假風。

涼亭外牆上,電視螢幕正播放醫師幫病人植牙、做超音波檢查的影片,一旁的英文招牌「Trust Taiwan Medicine」(信賴台灣醫療)顯得搶眼。

再仔細觀察,裡面看板全是英文,長庚、慈濟、義大等12家醫院擺出英文宣傳資料,展示最新的醫療技術,還引來馬拉威、史瓦濟蘭等駐華代表一探究竟。

這樣的參展模式儼然成為台灣醫界對國外宣揚實力的新方法,預計10月的昆明旅遊展、明年的新加坡旅展,都將有台灣醫院的蹤影。

向來保守的醫院正在改變,他們要走出去,讓外國病人瞭解台灣的先進醫療服務,鼓勵來台就醫。這種主動出擊的宣傳手法,在上百年的台灣醫療史上算是頭一遭。

破除總額限制緊箍咒

眼見泰國、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積極發展國際醫療業務,儘管台灣晚了好些年,也開始改變想法,意圖急起直追。

看準全球每年高達2000億到3000億美元(約6.6兆到9.9兆台幣)的國際醫療市場,受到健保總額預算限制的台灣醫院,視此為開拓出路的大好機會。

「醫院增加自費收入,健保給付的緊箍咒才能鬆綁,台灣醫療水準傲視全球,外國人來台就醫,可以補貼自費收入,」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祕書長吳明彥是國際醫療計畫的重要推手,對台灣的發展有這番解釋。

不只醫院急於投入,行政院也變得積極。院長張俊雄在7月中旬宣布,啟動「醫療服務國際化旗艦計畫」,並選定肝臟移植、顱顏手術、心血管外科、人工生殖、關節置換等五大項目,號召外國病人來台。

負責旗艦計畫的衛生署參事蔡素玲就說,2009年將計畫輔導十家醫院服務10萬人次的外國病患,創造70億元商機。到了2015年,服務量將會增加八倍到80萬人次。

按照旗艦計畫,第一階段將帶動68億元的民間投資,增加3500人次就業機會,醫院還要引進先進技術、儀器等,整體產值提高到500億元,占GDP的0.5%。

技術好、價格低、離家近

只是,在這樣的目標下,台灣拿什麼競爭優勢,和行之有年的鄰國競爭?醫界又要靠什麼招攬外國病人?

蔡素玲認為,台灣一流的醫療技術就是號召力。舉例而言,長庚醫院是東南亞第一家設立顱顏中心的醫院,唇顎裂治療案例超過1萬人次,還培訓50多名外國醫師。

台灣22年前推廣人工生殖,如今,試管嬰兒成功率達35%。

「台灣的醫療水準比泰國好,絕對不輸新加坡,」6月份前往新加坡參觀四家醫院的長庚醫院特助蘇輝成顯得信心滿滿。

他說,高雄院區院長陳肇隆的肝臟移植在亞洲、世界創下紀錄,從1997年到2005年,病患的五年存活率已超越美國,這樣的成績足以吸引外國人。

「除了技術,價格便宜是我們另一項優勢,」台大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執行長林鶴雄表示。

2月份他到新加坡演講,談到健檢使用的正子攝影是1500美元(約4萬9500台幣),70、80名與會的亞洲醫師面露驚異之色,無法置信,有醫師直呼:「Quite low!(價格相當低廉)」。

和亞洲國家比起來,除了健檢項目,台灣的醫療確實便宜(見頁326表)。

吳明彥說,台灣醫療費用約歐美國家的1∕5、新加坡的一半,也比香港低,加上台灣地理位置適當,搭飛機到附近的亞洲國家不到四小時,具有十足魅力。

從此不再晚上加班|AI成為你的簡報策略師,快速生成完美簡報

旅遊展、醫療會議取經鋪路

為了進軍國際市場,台灣醫界其實幾年前就有準備。

到東南亞國家觀摩取經就是一個表徵。秀傳、台大、敏盛、萬芳、長庚、國泰等多家醫院都曾組隊前往考察。

敏盛醫院副院長陳興漢,三年前就到泰國參訪,他將參觀心得做成幻燈片,到其他醫院與眾人分享,今年他還以最高分考上餐旅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和旅遊、航空業者做同學,就是要為發展國際醫療鋪路。

國際旅遊展是醫院曝光的另一良機,秀傳醫院總裁黃明和今年5月初就到杜拜擺攤參加展覽。他製作的文件夾,除了醫院介紹,還有台灣中部名勝,以醫療、風土民情吸引外國病人。

國際醫療會議也是醫院汲取經驗的機會。貿協去年下半年舉辦兩次,出席人數遠出乎預期,竟然有200名醫界人士參加,「有些醫院一來就是好幾位副院長!」不願具名的貿協人員說,可見各家醫院都急於爭取外國病人。

這股醫界熱還能從私院協會的問卷調查看到。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祕書長吳明彥在2005年進行調查,有23家私立醫院對國際醫療表達興趣;去年調查顯示,增加到28家;今年更超過30家。

醫界急著投入國際醫療,甚至喊出「顧客走進來,醫療走出去」的口號。

建立品牌,先取得國際認證

然而要外國病人上門,必須建立品牌,擁有國際認證便是關鍵之一。據貿協祕書長趙永全觀察,取得JCI(國際醫院評鑑聯合會)認證是途徑之一,跨國保險公司就會轉介病人給認證醫院。

擁有六項國際認證的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去年通過JCI評鑑,院長邱文達說,JCI很重視病人安全,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水準最高的評鑑,已有六家台灣私立醫院繼萬芳、敏盛之後申請,連大陸都有80家醫院要跟進提出。

距離桃園機場15分鐘的敏盛醫院,是國內最早拿到JCI評鑑的醫院,已率先和美國保險公司展開合作。資深副院長周治華表示,敏盛已經與有4萬名客戶的美國保險公司Global Choice簽約,將轉介美國病人,12月長達兩週的聖誕假期,就會有美國人飛來就醫。

說中文也通!華人市場是藍海

除了取得國際認證,語言也是吸引外國病患的關鍵。

東南亞國家有英語優勢,吸引歐美、中東病人,相較來看,同樣講中文的大陸市場更值得台灣開發,「華人是台灣的藍海,」敏盛醫院總裁李源德說。

近幾年來,台灣醫院早就陸續治療大陸病人。長庚去年幫兩名大陸病人進行臍帶血移植,替他們安排食宿,每人居住半年,各花費上百萬元;今年則有深圳高官透過關係,想找顱顏手術團隊跨海前去治療。

「大陸一直有人打電話來,我一個人看不完,看大陸人,不必宣傳,就像坐在樹下,自然有果子掉下來,」一名醫師在5月份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舉辦的國際醫療研討會上這麼說。

台大醫學院教授許世明也認為,台灣醫療水準比大陸好上至少15年,絕對能吸引富有、重視健康的大陸人。他邊說邊翻閱大陸醫師用手繕寫的中文病歷,反問旁人能否辨識,台灣的優勢立即顯現出來。

陸委會也順水推舟,從8月1日開始,基於人道立場,以專案方式開放罹患重症的大陸人士,這個消息讓醫界十分振奮。近三年來,來台就醫的大陸人只有六件,開放之後,需求量將會相當可觀。

事實上,動作快的醫院早已鎖定大陸人。今年春天,敏盛醫院以簡體字印製醫療手冊,執行長楊弘仁要和台商協會、旅行業者合作,進軍大陸;秀傳醫院也在5月中旬,和中部企業到福州參加工商展。

今年3月,秀傳總裁黃明和與長庚、耕莘等十家醫院、飯店、旅遊業組成「海峽兩岸健康旅遊休閒協會」,希望未來政府能開放一天200名大陸人來台治病,順便遊山玩水。

菜市場醫院 vs. 飯店式醫院

但就在發展國際醫療的此時,醫界也開始反省自身的缺點。「台灣醫師對病人尊重不足!」「台灣差太遠了!」萬芳醫院院長邱文達有此想法。他看到泰國、新加坡的醫師,到門口送病人出院,那股發自內心的熱心、誠意,難以忘懷。

「有些醫院的廁所是臭的,怎麼吸引外國人?」許世明感歎。

曾經在美國醫院工作多年的敏盛醫院資深副院長周治華也說,台灣醫院鬧哄哄像菜市場,還有人躺在大廳,與東南亞的飯店式醫院很不相同。

看他人、想自己!醫界高喊擁有好技術、低價格,也該思考提升服務品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