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新喜劇之王》是回歸本心 還是翻炒冷飯?--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

周星馳《新喜劇之王》是回歸本心 還是翻炒冷飯?

胡廣欣
2019年02月08日07:35 | 來源:羊城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是回歸本心,還是翻炒冷飯?

  周星馳攜新作再戰春節檔

  女主角如夢從龍套終成影后

  周星馳與張柏芝重聚為電影段落配音

  周星馳攜其導演作品《新喜劇之王》歸來,第四次加入春節檔戰局。很少有一部大片的地域性如此明顯:從首日票房來看,《新喜劇之王》在全國總票房排名第三,但在華南地區則穩居第一。廣州成為《新喜劇之王》的最大票房來源﹔而在東莞、佛山等城市,《瘋狂的外星人》和《飛馳人生》的票房加起來都不及《新喜劇之王》。

  這一次,周星馳放棄了近十年來執著追求的特效奇觀,久違地講起了小人物的故事。他選擇了向自己20年前的作品《喜劇之王》致敬,再次讓龍套演員當了主角,將他們“努力!奮斗!”的故事搬上銀幕。周星馳是“回歸本心”還是“翻炒冷飯”?觀眾們仍然爭得不可開交。但是,爭論本身或許就是周星馳作品的價值所在。

  A

  這一次,周星馳仍然很天真

  《新喜劇之王》雖然並非《喜劇之王》的續集,故事卻是一脈相承。正如周星馳所說,這是一個“女版尹天仇”的故事:小鎮女青年如夢(鄂靖文飾)跑龍套多年,身邊人都勸她放棄演員夢,她卻仍然堅持演戲。然而,沉重的現實逼迫她放棄夢想,此時她卻意外入圍知名導演新片的大型選角……

  這一次,周星馳仍然很天真。主角對夢想的執著,沒有因為年齡和性別而改變。如夢跟尹天仇一樣充滿“傻氣”,與現實社會格格不入:她隨時想把龍套角色演出層次,隻要有演出機會,哪怕沒錢也干﹔面對其他人的羞辱和打擊,她一直能夠樂觀面對。這樣一個大齡女青年,憑借努力和奮斗向夢想靠近﹔而父母表面反對,暗地裡卻支持女兒追夢。

  《新喜劇之王》對親情的著墨頗多,如夢的父母讓人笑中帶淚。比如如夢准備去北京參加大導演作品試鏡時,父母忙前忙后,幫忙訂機票、收拾行李﹔脾氣暴躁的爸爸試圖維持自己反對女兒當演員的態度:“出了這個門口就不要再回來!”下一秒馬上又說:“家裡的鑰匙帶上了吧?”

  20年前的《喜劇之王》,尹天仇奮斗了很久,最終與功成名就擦肩而過。《新喜劇之王》裡,周星馳為如夢安排了一個圓滿的結局。他說:“我希望讓觀眾看到人生不會永遠都跑龍套。20年前,觀眾沒有和尹天仇一起看到‘天亮’,但20年后,大家可以看到,天亮以后真的很美。”

  B

  這一次,周星馳仍然很草根

  春節檔的其他電影明星如雲,但《新喜劇之王》除了王寶強之外,其他演員都名不見經傳。在這部以龍套為主角的電影裡,周星馳的確給了那些懷抱演員夢的人不少機會。在此前的採訪中,周星馳說:“對一部電影來講,不存在‘小角色’,每個人都是有用的角色。要達到電影的效果,不管是什麼戲份的人,對最后的呈現都會產生影響。”

  女主角鄂靖文今年正好30歲,她的遭遇與如夢還有點類似:她以前多出演網劇、網絡電影和一些喜劇選秀節目,也曾在周星馳電影裡跑過龍套。有天她突然接到一位副導演的電話,被告知“周星馳的戲想要面試你”。她以為是詐騙,幾次挂斷對方電話,直到看到劇組選角群的微信截圖才相信。周星馳說:“我們經過很多輪試鏡,發現她對表演有熱情。而且她作為喜劇演員,為了塑造形象,能做很多不同的嘗試。”

  電影中的好些角色都由劇組工作人員出演:跑龍套不成功要回家繼承家業的富二代李洋,扮演者是現場編劇黃驍鵬﹔選角副導演蘇聯,本色出演戲中戲的片場副導演﹔連攝影指導SABA都客串了一個小角色。SABA透露,原本周星馳希望他演戲中戲的導演,但他在試鏡時表現太糟,落選了……

  在片場時,周星馳甚至會親自指導群眾演員。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畫面被當作彩蛋放入《新喜劇之王》的片尾。周星馳雖然沒有在《新喜劇之王》出演角色,但總算出現在大銀幕上。

  C

  這一次,周星馳仍然引爭議

  2013年,周星馳導演的《西游降魔篇》闖入內地影市的春節檔,2016年的《美人魚》更是在春節檔狂攬30億元票房。但與高票房形成對比的是一路下滑的口碑:在豆瓣上,《西游降魔篇》7.1分,《美人魚》6.7分,《西游伏妖篇》5.5分。《新喜劇之王》上映首日票房突破3億元,豆瓣評分卻仍然不高——6.1分,落后於《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和《飛馳人生》,其中三星所佔比例最多。

  這幾年,每一部周星馳作品面世后,“周郎才盡了嗎?”已經成了慣例問題。在《新喜劇之王》上映前,周星馳主動回應了“周郎才盡”一說:“電影最主要的就是創意,要給觀眾帶來新鮮感,我想我還可以給觀眾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每次都會再努力一下。電影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工作。”

  然而,批評《新喜劇之王》“炒冷飯”“賣情懷”的聲音仍然不絕於耳。《新喜劇之王》中隨處可見向《喜劇之王》致敬的情節:不僅有盒飯梗、踩腳梗、折凳梗、死尸梗、《演員的自我修養》梗,連前作最經典的“我養你”戲份,也通過戲中戲的形式由女主角如夢與龍套伙伴李洋重現,並由周星馳和張柏芝親自為該片段配音。這些密集但與劇情關系不大的彩蛋,成為了周星馳“自我重復”的証據﹔此外,這個時隔20年的小人物奮斗記,也被一些觀眾批評“太雞湯”:女主角不斷失敗失敗再失敗,最后突然毫無來由地獲得巨大成功,實在過分簡單粗暴。

  網友評論

  贊

  “小人物沒有娟姐提攜,沒有柳飄飄愛,隻能靠自己。縱然整個世界與你作對,但你也不會獨行,因為背后永遠有你的家人。”

  “能把一群‘保級陣容’帶成‘爭冠隊伍’的,也隻有周星馳教練了吧,沒有特效,周星馳更能把重心放在喜劇電影的本質上來,笑中帶淚是導演一直追求的效果,這次不笑不哭都難啊。”

  “本以為是普通情懷片,結果被感動到哭,劇裡的小人物真實到每個普通人都可以代入及共鳴。”

  彈

  “尹天仇是個演員,沒有得到演電影的機會還是個小人物﹔如夢是個妄人,看不清現實,最后卻當了影后。這就是勵志片和毒雞湯的區別。”

  “周星馳的電影,不存在‘欠不欠電影票’一說,沒生在那個時代又不是我們能所決定的。電影好看,我們自然會去捧場,但《新喜劇之王》中規中矩,沒有新意,炒冷飯,賣情懷,抱著期望去看隻有越看越失望。”

  “台詞、表演、劇情、人物情感變化的拿捏都不在水准,轉場剪輯像是支離破碎的拼湊。周星馳出場的噱頭原來不過是片場花絮。”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 評論
  • 分享
  • 關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