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全球第二大廠!達明再拚機械手臂 - 產業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躍全球第二大廠!達明再拚機械手臂

示意圖。圖/freepik
示意圖。圖/freepik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廣明(6188)旗下達明科技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協作型機器人廠商,目前獲全台灣8~9成半導體廠採用,未來將投入具備高負載能力的手臂,可搬運重達25公斤的晶圓盒,協助半導體搬運自動化。

Discovery頻道與外交部合作推出「台灣無比精采」系列節目,本期聚焦於智慧機械領域,並探討工業4.0帶動智慧化的浪潮。其中,達明機器人手臂就是其中一個重點介紹的廠商。

達明科技是廣明子公司,以生產自有品牌協作機器人為主。與其他傳統機器人手臂,最大不同是結合了AI功能及內建智慧視覺,透過視覺來辨別產線的燈號及顏色,可精準的取放或進行瑕疵檢測。

此外,達明攜手NVIDIA,藉由Isaac Sim平台打造數位雙生,不僅模擬協作機器人的感知和行為,並且能夠在虛擬工作環境中測試,優化機器人生產線檢測,使機器人編輯程式時間減少70%,Cycle time時間減少20%,大幅減少時間跟成本。

目前全台高達8~9成的半導體廠商皆已導入達明機器人解決方案,看好台灣半導體產業量能,達明機器人也正在發展具備高負載能力的手臂,可搬運重達25公斤的晶圓盒,協助半導體搬運自動化,並助攻台灣科技產業再升級。

達明科技協作型機器人手臂的主要市場,瞄準智慧工廠、AIoT、工業4.0市場等商機。達明2022年獲利1.43億元,年增165%,每股稅後純益1.6元,優於2021年的0.68元。

達明已經公開發行,但該公司表示,要等到業績再好一點,才會正式遞件規劃上櫃,但相關動作已完備。

2023年達明科技將推出符合TUV安規認證的下一代機器手臂,並將模擬軟體TMstudio Pro整合進來,使用者可在手臂或電腦,執行離線編輯或模擬應用情境。未來會提供API(應用程式介面)供客戶整合原用的上層軟體或是既有的機器手臂。

展望未來,協作型機器人因安全與簡便操作的優勢,也可望從製造業跨入日常生活,成為咖啡廳、章魚燒店等各種場域的得力助手。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