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国大陆2009年康洪雷执导的战争剧)_百度百科

我的团长我的团

中国大陆2009年康洪雷执导的战争剧
展开3个同名词条
中国大陆43 集
收藏
0有用+1
0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出品,由兰晓龙担任编剧,由康洪雷执导 [7] [9]段奕宏张译张国强邢佳栋王大治刘威葳等人主演的战争题材电视剧 [6]
该剧改编自兰晓龙的同名小说 [26],主要讲述了在1942年中缅边境的禅达小镇上,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溃兵(包括孟烦了、郝兽医、迷龙、阿译长官和不辣等人)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艰难求生。他们原本只是想要有口饭吃,生存下去,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他们被师长虞啸卿招募,重组为川军团,并被空降到缅甸参加战争。然而,他们在战场上遭遇的却是溃败的命运,被日军逼退到四面楚歌的小屋里。在这个危机的最高点,一个自称团长的神秘人物龙文章出现了。他带领着这群溃兵渡过怒江,成功地回到了禅达。但是,等待他们的并不是他们期望的嘉奖,而是看守。更令人震惊的是,龙文章被发现并非真正的团长,而只是一个摘了军衔自己挂帅的中尉。尽管大家都对他的命运感到担忧,但龙文章不仅没死,还被虞啸卿任命为团长,并带领他们继续战斗的故事。 [24]
2009年3月5日,该剧在江苏、云南、东方三家卫视同步上星播出 [10],6月获得获得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受关注电视剧、最具实力导演等三个奖项 [10] [16] [18]
首播时间
2009年3月5日 [14]
中文名
我的团长我的团 [2]
作品类型
战争
语言
普通话 [5]
图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我的团长我的团 [2]
作品类型
战争
语    言
普通话 [5]
主    演
段奕宏 [6]张译 [6]张国强 [6]邢佳栋 [6]王大治 [6]刘威葳 [6]
片头曲
夜幕 [23]
片尾曲
夜幕终稿 [15]
主要奖项
最受关注电视剧奖 [16]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24]
导    演
康洪雷 [9]
编    剧
兰晓龙 [24]
制片人
吴毅 [14]
监    制
王中磊(总) [2]
首播时间
2009年3月5日 [14]
网络播放平台
爱奇艺 [2]
播出状态
已完结
集    数
43 集 [24]
每集时长
45 分钟 [24]
imdb编码
tt1479138

剧情介绍

播报
编辑

剧情简介

在一个离中缅边境不远叫作禅达的地方,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出身不同身份甚至是不同政见的溃兵和百姓,因为种种命运际遇的原因而相会于此:北平人孟烦了张译饰)、军医郝兽医罗京民饰)、湖南兵不辣王大治饰)、上海军官阿译王往饰)、东北佬迷龙张国强饰)、豆饼、要麻、蛇屁股、康丫、川妹子陈小醉。战争的苦难和身体的伤病让他们过着绝望的日子,他们互相厌憎又相依为命,不饿死不病死成为他们每天生存的最高目标。为了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生存下来,别无选择的他们不得不摒弃前仇、恩怨、偏见、狭隘而团结一致组成一支小队伍,在现实的困境中他们认识到了民族存亡的大义,于是义无返顾共同投入到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捍卫尊严、为抗战胜利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正义斗争中,用血肉之躯书写一曲曲铁血卫国的悲壮战歌。
一场战役过后小队伍死伤惨重,硝烟弥漫中突然闯进一人,这个用诡计杀死了在仓库外封杀的五个日本兵的诡异男人自称是川军团团长龙文章段奕宏饰),回到禅达,龙文章被宪兵逮捕,原来他不是什么团长,只是一个在团副死后摘了团副军衔给自己挂上的中尉。其他人被关在收容站,就在众人揣测身世极端坎坷的龙文章已经被枪毙之际,传来新师长虞啸卿邢佳栋饰)正式任命龙文章为团长的消息,在和日军凭怒江对峙的时刻,绝地求生的他们邂逅了一个有红色倾向的学生,龙文章和他相见恨晚,在理想与灵魂的辩论中面红耳赤,最后龙文章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太老,他们太年轻。不久,龙文章拉出一支十三人突击队从红色学生说过的一处没被日军监控的湾流通过怒江去铜钹救回孟烦了的双亲。日占区的疮痍让众人觉得满心罪过,而龙文章把他所谓的搭救变成了一场渡江侦察,期间邂逅了一支共产党游击队,曾经和龙文章辩论的红色学生已经是共产党员,突击队成功撤回东岸,共产党游击队为了不让日军发现那条过江通道而全军覆没。
我的团长我的团精彩片段我的团长我的团精彩片段我的团长我的团精彩片段我的团长我的团精彩片段我的团长我的团精彩片段
我的团长我的团精彩片段
虞啸卿正在准备一场大规模的渡江攻势,打算拿下已成心腹之患的南天门,一年多来日军已经把整座山改造成了庞大的堡垒,而以炮灰团从江那边得来的经验,这样的攻势一定是必败。龙文章力止,虞啸卿给他半个月时间去寻找放弃攻击的证据。龙文章和孟烦了被迫出没西岸,在日军眼皮底下绘制南天门工事图。在龙文章收集不可攻击的证据时,同样找到了攻下南天门的方法,但他无法说出“那个极其惨烈的方法”,因为他爱惜这个被戏称为炮灰团的每个人的性命,他心里清楚,那个极其惨烈的方法将意味着什么。这是一场战争,一场从此将炮灰团深深烙在历史长轴上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死亡之战。

分集剧情

    第1集 虞啸卿决定组织新团
    1941年秋,一伙国民党溃兵且战且退,逃到了滇西南的小城禅达。他们中,有北平人孟烦了、上海人阿译、东北大兵迷龙;还有要麻、豆饼、蛇屁股、康丫、兽医郝西川和湖南人不辣,这群操着东西南北不同方言的士兵们在一所破败的收容所里瘫着、饿着、病着,哀嚎着,每天想着的就是吃顿饱饭。阿译是他们中唯一的军官,一个少校。可他却是个从未打过仗的军人。只有阿译,还企图收拾起残局,让这些溃兵相信自己还是军人。但阿译的努力被一顿猪肉白菜炖粉条的想像彻底毁掉了。饥饿的士兵们横扫了禅达,用一切手段搞来了原料,准备在极度挨饿之后饕餮一把。孟烦了也自告奋勇地拖着伤腿,一瘸一拐地跑到东门市场,他一咬牙偷拿了一个老乡的粉条,可却差点被追上来的人围住,打跛另一条腿。腿上的伤让孟烦了晕倒在了街上,幸得一个叫陈小醉的四川女子把他拖回了家。陈小醉为孟烦了擦洗着伤口,她说他哥哥是川军团的,她千里迢迢随哥哥来到禅达的。小醉听说孟烦了需要磺胺,就自告奋勇地拿出零钱要去街上买。孟烦了知道川军团早已全军覆没,要麻是那个团仅存的残渣。孟烦了知道自己很难面对陈小醉,他挣扎着迅速逃离了小醉的院子。临走时,耐不住饥饿的诱惑,孟烦了把钱罐子里剩下的几个零镚倒进自己口袋里,并顺手抄下了梁上挂着的一捆红笤粉。溃兵们脑子里只有猪肉炖粉条,他们已经不再会想起什么。可是有人却想起了他们。一辆美式吉普车开进了收容站,车上走下来军容仪整的团长虞啸卿。虞啸卿说,上峰要给他一个团的兵力,他不想要。因为他要组织自己的团队。他要英勇善战的川军团重新复活。美式的机枪可以给你们、美式的火炮可以给你们、美式的坦克也可以给你们,只要溃兵们愿意成为他的团。成了他的团,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就可以发军饷。最重要的,就可以有鬼子可杀!有鬼子可杀?溃兵们的心跳动起来。

    第2集 川军团正式成团
    要打仗了,去缅甸。第一个反对的是迷龙。这个东北兵仗着人高马大,在收容站里独占了一间小屋,搜罗了一些战利品做起了买卖。也许是怕溃兵们走了自己没了生意;也许是看透了战争,怕弟兄们当了炮灰,他把收容站的大兵们逐个暴打一遍,不容许他们参加虞啸卿的川军团。可是没人听他的。连瘸了腿的孟烦了都在央求郝军医在关键时刻帮他一把。因为,川军团是不会招一个瘸子兵的。凡了对什么事都有抱怨,大家就叫他烦了。虞啸卿的副官张立宪、何书光奉命来登记造册,孟烦了成了郝军医的助手,挂上了听诊器。结果除了几个伤兵,溃兵们集体入了选,正式成为了虞啸卿新川军团手下的一个营。集结之后就是操练,迷龙终于被弟兄们的新团队所吸引,他刻意输掉了自己的小店,又用几块手表贿赂了何书光,也成了虞团的一员。在等待开拔的日子里,阿译成为了营长,郝西川真正成为了医官,孟烦了则被任命为连长。这个时候,他想起了那个禅达城里的姑娘小醉,她的哥哥也曾是川军团的连长。孟烦了悄悄跑进禅达,凭着记忆去寻找小醉的石屋。在石屋门口,他看见了小醉在送客。等小醉关上门,他看见了当地风俗中代表土娼生意的木牌。孟烦了终于知道,陈小醉为了寻找哥哥在艰难地生活着。孟烦了没有勇气敲响小醉的房门,他惆怅着离开了。川军团也终于离开了收容站,一头扎进了滇西的风雨里。

    第3集 迷龙意外发现军需库
    机场,孟烦了们爬上了美国盟友的飞机。之前他们被命令脱掉了衣服,押运队的人说,到了缅甸,英国人会给他们衣服,美国人会给他们发枪,而现在国军能给的就是个呕吐袋。巨大的C46载着他们飞向战场,第一次坐飞机的体验还没来得及消化,日军的一架“零式”战机的炮火转瞬就笼罩了他们。飞机拖着浓烟坠落在缅甸的丛林里,在他们掩埋殉难的战友和美国飞行员的时候,一个日本兵跑了过来。日本兵看见他们在飞机旁搬搬运运,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缅甸盟友,还起劲地夸着他们干得好。胆战心惊的川军团士兵惊恐地看着日本兵,迷龙趁其不备,一棍子把日本兵打到在地,几个人撕扯着日本兵身上的衣服,往自己赤裸的身上套。这时,不远处响起了枪声。一小队日本鬼子出现在他们面前。密集的枪声骤然响起,川军团集体懵住了。几个士兵应声倒下,大家胆怯地看着。只有阿译,挥舞着刚缴获的M1911手枪,用军教课上学来的方式让大家不要后退。他颤抖的声音能听出来他其实比谁都紧张。孟烦了大叫着快跑,让弟兄们逃命,一伙人马上兔子般地仓皇四散。阿译带着一伙人慌不择路,居然逃到了一个孤零零的板房里,成为了再也逃不掉的活靶子,气得孟烦了和迷龙哇哇大叫。但追兵在即,他们俩没办法,也仓皇逃了进去。四个日本兵包围了他们。一阵枪声之后,板房终于安静下来。听了听外面的动静,好像日本兵消失了。活过来的炮灰们埋怨着、庆幸着、也继续恐惧着。迷龙摸索着打开了一扇房门,发现这里是一个军需库,有着大捆的缅甸花布。一伙人手忙脚乱地割布捆扎,好歹让自己的身上有了遮体的布丝。只是这些床单被面裹在身上,让他们活脱像极了花里胡哨的老缅,在几丝滑稽的背后,露出了些许的尴尬与无奈。这时候又响起了一声枪响,一个黑乎乎的人影闯了进来。他们差点打死了他。来人大声喊着:“别开枪,我是你们的团长!”

    第4集 团长龙文章现身带领众人
    自称团长的家伙把他们带出了板房,他们看见四个日本兵的尸体倒在了地上。那其实是“团长”打死的,他们后来才知道,“团长”的飞机平安降落,他带着几个人到处寻找中国军队,循着枪声找到了这里。他穿插迂回让大部的日本兵追向别处,而这几个,死在了他的枪口下。 和他同来的士兵牺牲了。他命令孟烦了们脱下缅甸布,宁可穿回裤衩,因为这样战死的时候就能和中国人埋在一起。他自己也脱下了满是血污的校官服,然后命令士兵盖在战死的同胞身上,因为他们是中国人,不应该衣不遮体地被埋葬。孟烦了由于执行命令不力被“团长”撤了职,成为二等兵,两秒钟后又成为上士传令兵,“团长”要求他从此不离开自己左右。“团长”让每个人都钻进了油污桶,把自己搞成了黑其巴糟的泥人。“团长”说我们就这样钻进密林,让这身黑皮掩护大家前进。他们果然就上了路,孟烦了发现“团长”不是在带他们走向机场,那意味着他们不是在回家。他提出了疑问,“团长”却说他们这群根本没有战斗力的部队必须要避开正面的鬼子。孟烦了们疑虑重重,但他们的精神已经被这个勇敢果决胆识过人的军人所降服,他们只能跟着他前进。他说他叫龙文章从此是他们川军团的团长,孟烦了却给他起了了外号叫“死啦死啦”。迷龙首先和团长起了冲突。紧接着,是所有人和团长起了冲突。做梦也要回家的迷龙们想要一走了之,可龙文章却嘲笑他们是贪生怕死的废物。迷龙们企图以众凌弱,挟持龙文章就范,可却在夜幕降临的黑森林里遭到了深谙各种游击战法的团长十足的戏谑,他们这才知道,自己根本不是龙文章的对手。而在森林追捕的游戏中,川军团却突然遭遇了真正的日本兵。迷龙们来不及多想就扑了过去,几经搏杀,几个日本鬼子被龙文章们绝杀殆尽。迷龙们目瞪口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居然真的可以打鬼子了。可是还来不及咂摸刚刚到手的胜利,他们发现另外一支队伍包抄了上来。

    第5集 川军团不被认可
    新的队伍里有要麻,大家松了一口气。原来要麻的飞机安全着陆,他换了武器装备,编入了新的队伍,正在密林里巡逻。要麻们起码带来了干粮,可以安抚一下早就空空的饥肠了。可要麻们脱下自己的军装准备给这些赤膊的战友们穿上时却遭到了他们的拒绝。这时候,赤裸着战斗其实已经是他们的标志与骄傲了。和日军的战斗由此开始了。他们一次次地冲锋、一次次地胜利,以至于孟烦了感叹,要是几年前就这么打,那他们还会溃败到这里来吗?他们前进,他们胜利,他们的队伍沿途汇集着各路散兵游勇不断壮大,龙文章看着自己不断增多的将士,骄傲地笑了。川军团打出了名声,被日本鬼子一直追击的英国军队居然认为这支英勇善战的部队是日本人,他们打着白旗投降来了。他们只是不明白,这样一支队伍为什么是由蓬头垢面的野人组成的。好在误会终于解除了,英国人的给养让川军团终于穿上了军装,看起来像一支正规军了。不仅如此,团长还请来了英军的医官为孟烦了治疗腿伤。但是好景不长,英国人的一次要求川军团帮忙做劳工的命令被团长拒绝,恼羞成怒的英军表示要向中国军队的上级控告他们。结果却是,中国军队的上峰否认有这样一支建制的部队在缅甸作战,更否认有叫龙文章的团长在指挥。气愤的英国人跑来前线指责川军团在欺骗,还扬言要索回他们付出的军备物质。一个复杂的局面,摆在了川军团面前。

参考资料: [25]

演职员表

播报
编辑

演员表

段奕宏 饰 龙文章
配音  -
张译 [3] 饰 孟烦了
配音  -
张国强 饰 迷龙
配音  -
邢佳栋 饰 虞啸卿
配音  -
王大治 饰 邓宝
配音  -
刘威葳 饰 上官戒慈
配音  -
李晨 饰 张立宪
配音  -
王往 饰 林译
配音  -
罗京民 饰 郝西川
配音  -
赵志君 饰 唐基
配音  -
高锦 饰 康火镰/康丫
配音  -
范雷 饰 马大志
配音  -
王迅 饰 李四福
配音  -
王东栋 饰 董刀
配音  -
刘天佐 饰 时小毛
配音  -
谢孟伟 饰 谷小麦
配音  -
左腾云 饰 余治
配音  -
王大奇 饰 何书光
配音  -
袁菲 饰 陈小醉
配音  -
江奇翰 饰 雷宝
配音  -
李泓良 饰 小书虫
配音  -
杜建桥 饰 李连胜
配音  -
张衡平 饰 崔勇
配音  -
宿宇杰 饰 邢福全
配音  -
马晓云 饰 满汉
配音  -
何杰 饰 泥蛋
配音  -
白恩 饰 羊蛋子
配音  -
柯志凌 饰 阿瑟·麦克鲁汉
配音  -
曹操 饰 阿尔杰·柯林斯
配音  -
吴有才 饰 孟父
配音  -
哈斯其其格 饰 孟母
配音  -
史航 饰 世航大师
配音  -
曹海涛 饰 海正冲
配音  -
邓宝 饰 收容站站长
配音  -
陈思诚 饰 米齐
配音  -
张寒冰 饰 虞慎卿
配音  -
李京 饰 陈主任
配音  -
李博 饰 程小龙
配音  -
刁海明 饰 邢九鸿
配音  -
兰晓龙 饰 竹内连山
配音  -
徐鹏凯 饰 李冰
配音  -

职员表

出品人王中军赵树清
制作人吴毅(总)李义华(执行)
监制王中磊(总)、刘爱勤(总)、黎瑞刚(总)周莉(总)、夏陈安(总)、韩国强(总)陈华(总)、杨国均(总)、张惠建(总)张晓、陈梁、景志刚、祝丽华、袁志远何日丹、杨文红、杨扬、梁鼎
导演康洪雷
副导演(助理)张寒冰、杜童、马帅、崔永、邢宇、刘永魁、许超
编剧兰晓龙张晓涛(文学统筹)
摄影林泽君、俞波
剪辑刘淼淼
道具杨少惠、孙占先、赵连谕、陈跃、宋华程、时志国、杨东、刘绍春、吴宝程、祁应文、杨佑章、李进中、程飞龙、蒋永国、邓伟东、魏立海、刘洪海、储绪、刘志福
美术设计赵立新
动作指导李仁燮韩国)、材旭韩国)、蔡奎光、朴哲、朴京君、申基虎
造型设计超英(化妆)
服装设计高文晏
视觉特效北京水晶石影视动画科技有限公司 完美动力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王鹏工作室
灯光宋德巍
录音李安磊
剧务裴建忠、余浩宏、宿宇杰、赵宇
场记刘翰轩、高宝琪、田宝山、单秉玉、裴胜彪、曾昭宣、王晋杰、赵潇斌、靳冬、刘洋、付强、马明明、马文方、兴安、毛乐日、十五
布景师王胜民、张子臣、张强松、刘健、史成龙、王俊海、赵全、张秀华、卢建军
展开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4] [6]

角色介绍

播报
编辑
龙文章
演员段奕宏
配音-
男,三十五岁。自称是赶尸世家,能与鬼魂对话。他对战争有着独特的敏锐嗅觉,明白有战争就有牺牲的道理。却又不能真正面对因自己的命令而失去的生命。与炮灰团的人接触后开始转变自己的初衷,把全部的战争热情转变为让这些炮灰活下去。在经历南天门战役,险些断送整个炮灰团后,对战争及国民党的派系之争彻底失望。
孟烦了
演员张译
配音-
男,二十四、五岁。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内心善良,珍惜身边的亲情友情。但总爱用损毒的语言,堕落的行经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做炮灰的日子中迷失了自己原本的愿望与热情,并只希望能凑合活着就好。日本人的刺刀刺入大腿两寸,从此有了一条作为对日战争证据的残腿,但也因此丢失了魂魄。
迷龙
演员张国强
配音-
男,三十岁左右。东北人。有着东北人的狂野。热爱生活,很善于利用自己强壮的身体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对战争十分厌恶,对日本人恨之入骨。希望和妻子团聚,却又放不下部队的战友。表面上他欺负身边一切亲近的人,可实际上又非常在乎他们。一旦愤怒就不管不顾,不考虑后果,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可以随时献出生命。
虞啸卿(师长)
演员邢佳栋
配音-
男,三十五岁。国民党内部的一颗冉冉新星。年纪虽轻,前途却十分光明。他是一个很纯粹的军人,为了胜利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知人善任,不嫉贤妒能。但由于身陷国民党内部高层,不可避免的沾染了政治风气。对于国民党的错误决定充满反抗精神却不敢做出反抗的行为。对下属包容一切,却不能保全。
不辣
演员王大治
配音-
男,二十七、八岁。湖南人。对生活积极,敢于冒险,对朋友尽心照顾。做起事来有股子狠劲。敢带领弟兄用破枪围攻县政府,又在赎枪的时候可以砍下自己的小指。在南天门的战斗中腿部负伤,在之后没能得到及时治疗。断腿之后他选择离开了炮灰团,完全放弃了战争带给他的一切光环,用自己的力量生活下去。
上官戒慈
演员刘威葳
配音-
上官戒慈是个缅甸华侨,除了自己还有儿子,家里人在战争中全部牺牲了,公公刚死时,上官在心里发誓,要是谁能把公公体面地葬了,她就嫁给谁。迷龙便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上官戒慈履行了做妻子的承诺,也成为了团里的一份子。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来源 [4-6] [8-9]

音乐原声

播报
编辑
歌曲名称
演唱者
原唱
出现集数
备注
《葬心》《野草闲花逢春生》
1、13
Field of Poppies
纯音乐
Frédéric Talgorn
1
网络游戏《文明5》配乐。全剧多次出现
Face The Challenge
纯音乐
Frédéric Talgorn
1、24
虞啸卿出场音乐;24集狗肉过江音乐
Unknown Soldier
纯音乐
Frédéric Talgorn
1、23
孟烦了回忆面对坦克的绝望时出现。23集迷龙夜里给被捆绑的烦啦送食物时出现
合唱
2
情人迷
2
迷龙最爱唱的东北二人转
A Hero Comes Home
女声
Idina Menzel
6
炮灰团在缅甸被日军树上伏击后出现
林译
8
合唱
8、21
纯音乐
12
提审时龙文章扮神汉的背景音乐
Strength In Beauty
纯音乐
Rick Rhodes & Michael Sinclair
15、19
完整版出现于19集迷龙醉酒,龙文章当上真团长回收容所时用了此曲后半部。
故乡(ふるさと)
某日本兵
19
一个日本兵自尽前在河边唱的民谣
19
山西小调。龙文章打了只兔子边走边唱
不辣
21
湖南花鼓戏
若鹫の歌
合唱
21
日军跳舞时唱的歌
洪启
26
小书虫中弹牺牲时的背景音乐
Missing In Action
纯音乐
Frédéric Talgorn
26
炮灰团驻防祭旗坡后多次出现。孟烦了躺在祭旗坡上看着月亮回忆往事时的配乐。
Love And Pride
纯音乐
Frédéric Talgorn
27
孟烦了翻墙进小醉家扎草人那段
Garden Of Remembrance
纯音乐
Frédéric Talgorn
32
孟烦了和龙文章吵架的配乐。“死人对我们的思念像潮水一样涌来,就像我们对他们一样,只有思念。”
弦子弹到你门前
某云南兵
白族民歌
38
剧里歌词被故意改掉了
40
京剧
纯音乐
41
南天门被困
林译
41
南天门被困
夜幕终稿
纯音乐
片尾曲
参考资料 [1]

幕后制作

播报
编辑

创作背景

2007年,导演康洪雷和编剧兰晓龙等一行四人游走云南腾冲时,听当地人说起中国远征军在腾冲浴血奋战的事迹,那场战争让康洪雷震惊,于是想把这样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拍摄出来展现在世人面前。 [12]

拍摄过程

2008年2月24日,《我的团长我的团》在云南腾冲正式开机。
2008年4月8日,在拍摄龙文章带领大家追歼怒江边日军斥侯的戏份时,烟火师郭岩在试验自己的一种烟火效果期间发生爆炸,现场三人受伤,而郭岩则意外去世。
2008年4月20日,拍摄场军民溃退的戏份,因为拍摄条件限制,原本拍摄地点定在松山汇通桥后选择了火山公园,当群众演员经过桥边的布景时,廊桥突然坍塌,造成48名群众演员受伤。
2008年8月3日,《我的团长我的团》拍摄结束,共172天。 [12-13]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以“中国远征军”为主角,以“滇缅抗战”为背景,通过虚拟出一个团、一个团长,把历史上真实发生的“第一次入缅作战”“败走野人山”“松山战役”等事件巧妙地嫁接。在大的故事脉络基本有史可依的前提下,开创了中国战争题材电视剧的新领域 [5] [11]

剧集特色

播报
编辑

主题寓意

在思想性这一点上《团长》可以说比很多反映抗战的电视剧都更技高一筹。它没有局限于爱国、民族大义这个层面,而是投射了灾难、救世、英雄、命运等最本源的哲学命题与艺术母题。 [21]

叙事手法

采用剧中人物孟烦了的第一人称回顾视角进行叙事,经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两种视角交替进行。不管是来自正在经历事件的经验视角还是体现追忆往事的叙事视角,皆通过旁白体现 [20]

语言风格

在剧中,几位角色说着不同的方言,彼此间嬉笑怒骂,相互戏谑。他们朴实得近乎乡土,形象略显狼狈。他们或许有时显得贪生怕死,但一旦同伴陷入困境,他们又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对方赴汤蹈火。整部电视剧的拍摄过程中,“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被更加深刻地诠释,成为角色们共同坚守的信念和行动准则。 [19]

人物形象

龙文章在深入敌区进行了实地考察然后证明按照虞啸卿的部署是无法战胜日军的,虞啸卿受到沉重打击后转而求龙文章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龙文章明明是有方案的,然而他违反常规的没有立即提出来。因为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这样的方案是需要他的人马作为敢死队的。如孟烦了所说,他们不想送死。他不想让他的弟兄们做敢死队送死。但是最终不论是孟烦了还是龙文章,都还是选择了出征,这一选择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为国捐躯。虽然最终还是选择了征战,但是这一犹豫之间,无疑加深了人性的深度,体现了龙文章多维的心理。人物的冲突显现出来时,就不会再是一个“扁平人”了。 [21]

音乐特点

《我的团长我的团》第17集日军的炮火忽然响彻禅达城,一个逃兵说日本人突破了江岸防线已经占了师部连虞啸卿都战死了,顿时军队乱成一团。幸好龙文章力挽狂澜压住了阵势。而这时虞啸卿的出现让逃兵们来了精神。他们马上转回了身。这时出现的音乐既浑厚激昂又委婉细腻,浑厚激昂的乐调赋予川军团勇士般的形象,委婉细腻表达此刻川军团每个士兵心中充满了希望。这段音乐除了激励人们之外,还给观众一种与剧中人同乐同喜的快感和美感。 [22]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时间
奖项名称
获得者
2009年6月12日
最受关注电视剧奖
《我的团长我的团》
2009年6月12日
最具实力导演奖
康洪雷
2009年6月12日
最具人气男演员奖
段奕宏
上海电视节首次设立的电视剧观众票选活动评选
参考资料: [16] [18]

剧集评价

播报
编辑

大众评分

网站
评分/满分
参评人数
统计截止日期
豆瓣
9.6/10
160955
2024-3-28 [5]
爱奇艺
9.6/10
1.7万
2024-4-1 [2]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这十年来,甚至说中国电视剧史上,比这部剧影响力大得多的剧比比皆是,但有哪部剧会有一批源源不断的观众持之以恒地这么做,我想不到。它影响到的,甚至还包括那些参演的演员们。(澎湃新闻评) [17]
该剧承担得起“竖起了一杆新世纪中国战争文学的新标尺”的称誉,它书写了有民族属性,不仅指向过去还揭示现在和未来的新抗战 [20](艾春霞评)
负面评价
该剧在追求思想深刻性上,创作团队倾注了大量心血。但众多的叙事元素,以及对深度的追求,使剧作在有限的范围内负荷过重,人物内涵设计过于密集,草草收尾的故事结局不堪承受铺垫带来的叙事张力,造成内容上的超载。尤其在个人存在、民族性、历史书写等精英叙事话题上的深入,都与当下普通民众的关注有一定距离,导致叙事遭遇曲高和寡的现实尴尬 [20](艾春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