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人 | 辛爽:呼吸「半米以上」的空气_百科TA说
故事人 | 辛爽:呼吸「半米以上」的空气
作者  香草苏打
阅读 1748赞 9
辛爽曾用“离地半米”去形容他的音乐和画面,即在写实美学的基础上,融入浪漫的意境。《漫长的季节》有这么一场戏,王阳约沈墨去看烟花,透过玻璃瓶子看废弃工厂的地面火炬,那里闪烁着彩色的光,就像是专门为两个人燃放的绚丽烟花。

Pengxx01·故事人 

离地半米。

辛爽可能是近几年最令人惊叹的导演。

他非科班出身,却能做到出手连爆。

截至撰稿,首部剧集《隐秘的角落》,豆瓣近110万人评分8.8;次部剧集《漫长的季节》,豆瓣近60万人打出了9.4的高分;均是近十年内当之无愧的佳作。

这不禁引人探究,辛爽为何能掌握“爆款”密码?

说起来,辛爽的从业经历非常丰富,在担任剧集导演前,曾是摇滚乐手、广告公司策划、传媒公司音乐总监、MV导演……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他本科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是名副其实的法律专业高材生。

网友曾笑言:“没有学过法律的吉他手,不是一个好导演。”

或许辛爽的创作密码就在这句话里,在他的经历中。

表达欲与好奇心

现年42岁的辛爽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们可以在《漫长的季节》中感受到他对故土的热爱与怀念,无论是暖黄无垠的玉米地,还是积极乐观的东北人,都是他人生初年的依恋。

比起相当一部分80后,辛爽的成长经历可能是幸福的,父母没有过多限制他的想法和爱好,反而给予了尊重和支持。

据说青春期的辛爽特立独行,总是染一头扎眼的头发,穿着各种奇装异服,但是父母并不干预。那时候的辛爽还喜欢上了富有强烈情绪冲击力的摇滚乐,父母也是没有阻拦。有一次,辛爽想和母亲要一把吉他,母亲用“考第一名”作为置换条件,尽管他后来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但母亲还是买了吉他。

毫无疑问,父母的开明和关爱给了辛爽自由表达的空间,让他能发展自己的兴趣,也敢于尝试新鲜事务,为其日后用导筒和镜头输出更深刻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不过在高考这件全民性的人生大事上,父母没有让辛爽剑走偏锋。天生聪颖的他考入了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只要顺利完成学业,就可能成为一名律师,社会地位高且收入稳定。

然而成为律师不是辛爽的本意,在他看来,法律充满了条条框框,是一种被限制和束缚的行业,无法释放他的表达欲,也不能带给他新鲜感,满足不了他对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

这就使得辛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厌烦法律,导致他拿起了吉他,和边远、刘昊一起组建了Joyside乐队,用音乐去表达自我、探索世界。

可是就笔者看来,法律未必对辛爽未来从事影视创作全无帮助,标准化思维和严谨的态度可能恰是出自于此。

说回Joyside乐队,很难界定他们的发展是否成功,大众流行层面上,这支乐队也许没有太高的知名度,但是在音乐界,很多人说Joyside乐队可以代表中国朋克音乐的巅峰,是“中国最好的朋克”。

往后的时光里,辛爽回忆起Joyside乐队,好像也不在意乐队的成绩,他认为玩音乐只是一种消遣。当然,提到Joyside乐队,辛爽总会忍不住嘴角上扬。

只是玩着玩着,辛爽发现,音乐也不能满足自己的表达欲了。周而复始的排练、演出似乎让自己陷入了另一种束缚里,他要挣脱出来。

Joyside乐队在运营几年后,辛爽退出了。过了不久,他入职光线传媒,成了公司的音乐总监。在光线,他接触到了专业的摄影器材,同时对拍摄MV产生了兴趣,学会了后期剪辑,对影视制作有了初步概念。

影像操作愈熟练,呈现维度愈丰富。对于自我和世界,辛爽摸索到了更多元的记录方式和更广阔的表达空间。

从光线离职后,辛爽和朋友一起开了间广告公司,为客户输出创意策划。基于相关经验,辛爽学会了做一个优秀的“乙方”,全力为客户服务。

据《漫长的季节》制片人卢静透露,到了今天,辛爽仍然有身为乙方的习惯,即顽强的执行力和沟通能力。拍摄《隐秘的角落》时,辛爽曾带着10页资料、拿着平板画好图,给主演讲解人物。若是主演不满意,辛爽会马上调整一版。

在广告公司期间,结合擅长的音乐,辛爽又做起了广告MV的导演,逐渐探索出怎样用影像和音乐讲故事。

就这样,通过不断拓宽表达路径,辛爽走上了导演之路。2018年,音乐创演秀《幻乐之城》在湖南卫视播出,在音乐总监梁翘柏的推荐下,辛爽加入节目,用其中的5部短片让更多人看到了自己的才华,被王菲、任素汐和李光洁等嘉宾大为赞赏。

很快,辛爽被选中执导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定制剧《隐秘的角落》,成为了职业剧集导演。2020年6月,《隐秘的角落》大爆,口碑与热度双丰收,辛爽一炮而红。

共情力与双鱼座

至少目前来看,辛爽是喜爱和享受导演职业的。他曾说过,做导演不存在退休,只要你愿意拍,可以拍一生,并且这事又可以表达世界观,是一个很理想的职业。

这样来看,辛爽好似注定要成为导演,此前的种种经历都是为这份能表达终生的职业做基础。

如果说好奇心是他观察自我和世界的入口,没有被限制的表达欲是出口,那么极高的共情力可能是辛爽创作的“中转介质”。

曾经有媒体问过他:你很擅长讲故事,觉得讲故事的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辛爽直言就是共情能力,他表示,所有故事的本质都是人,创作者要是更多关注到人,能够共情到人的喜怒哀乐,就可以在作品里将它表达出来,然后让观众感受到这种共情。

都说影视创作6分靠天赋、2分靠运气、2分靠努力,或许辛爽的共情力是天赋使然,又或许是他经历实在丰富,见过足够多的人和事。

想来也巧,辛爽是双鱼座,而他两部剧的男主角秦昊总是和双鱼座的人产生极具化学反应的联结。比如秦昊的妻子伊能静、伯乐导演娄烨等。

再者,双鱼座是男导演“大户”,国外有贝托鲁奇、吕克·贝松等大师,国内还有冯小刚、孟京辉、高群书、徐浩峰、陈正道、田羽生、猫的树、陈思诚、马伟豪、丁仰国等活跃在不同领域和地区的各年龄层导演。

他们有一些共同点,即双鱼座的细腻、浪漫、敏锐、善良和想象力,以及身为男人的攻击性。这些性格特质运用在影视创作中,无疑相得益彰且具有刚柔并济的反差魅力。辛爽的作品里亦屡屡可见。

先说柔,提一个较少被说到的地方,《隐秘的角落》中,朱永平偷放录音笔套话朱朝阳的情节令人心碎,可配合彩蛋看,这段戏可以有另一种解读,朱永平相信朱朝阳无辜,想用录音笔证明这点。只是观众已被代入朱朝阳犯罪的主观视角,难以转换思维。

类似的多种解读在辛爽的两部剧里还有很多,《漫长的季节》结尾,王响是否死去,网络上就有三种说法。对此,辛爽不会做官方解读,他和卢静都表示过,观众是最后一拨主创,他们的关注和评价会给作品一些空气、养分、土壤,赋予作品生命力,主创给定性,反而会剥夺观众的许多乐趣。

再说刚,辛爽从不避讳人性的冲突和极致的生命体验,比如痛失所爱,比如死亡和新生。他也会用一些特殊的意象去表达相关体验,形成“辛爽化”的镜头语言。《漫长的季节》中,车就是这样一个意象,停车、追车、撞车、翻车,很多镜头里,人物没有一句台词,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

刚中带柔,柔中带刚,辛爽用极致的影像表达呈现出了极致的喜怒哀乐。

精准输出人物情绪,已经完成了两部剧的一半类型。公开资料显示,《隐秘的角落》第一类型是家庭,而《漫长的季节》则是生活。

至于另外一半的悬疑类型,辛爽提到,关于悬疑的情节逻辑,他会比较注意案头工作,这部分工作做得扎实,处理现场问题就会更得心应手。以及,这是整个团队的努力。

而在整体的美学风格上,辛爽曾用“离地半米”去形容他的音乐和画面,即在写实美学的基础上,融入浪漫的意境。《漫长的季节》有这么一场戏,王阳约沈墨去看烟花,透过玻璃瓶子看废弃工厂的地面火炬,那里闪烁着彩色的光,就像是专门为两个人燃放的绚丽烟花。

由此,基于表达欲、好奇心和共情力的加持,能够自由呼吸「半米以上」的空气,正是辛爽的「秘笈」。

9
  • 作者  香草苏打|发布:2023-05-20 22:04:35    更新:2023-05-20 22:04:35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