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給香港帶來五大好處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深港通給香港帶來五大好處

時間:2016-11-26 03:15:27來源:大公網

  文|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 應堅

  「深港通」正式開通。繼「滬港通」實際運行兩年之際,兩地再推「深港通」,顯示這項資本項目開放重要舉措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為境內外投資者跨境買賣股票提供便利,同時又確保風險可控。儘管對境內外都帶來了好處,但香港受益更實在,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增強投資者力量 推升港股

  一:香港獲得新政策優惠,拉開與其他境外地區差距,能在內地資本項目開放中擔當更重要角色。目前股票市場跨境交易有兩條途徑,其一是通過QFII、RQFII及QDII間接交易;其二是通過「滬港通」直接交易,投資者無需通過中介可直接下單,如同在境內股市一樣方便。香港是迄今唯一獲得試點的境外地區,從而比其他境外地區先行一步。即使未來出現「滬倫通」、「滬紐通」,香港可借助先發優勢,繼續成為「互聯互通」的主陣地。

  二:滬股深股各有特色,又互為補充,令香港投資者獲得多元化投資機會。「深港通」不是簡單重複或疊加「滬港通」投資標的。「滬港通」代表兩地基礎行業及傳統產業,納入標的的股票大多來自境內骨幹國有企業及香港藍籌公司。深交所上市企業帶有濃厚的「創新」氣息,高新科技企業佔逾70%,創業板佔逾90%。「深港通」標的A股收入及利潤增長遠高於整體A股。香港投資者有機會接觸更廣泛的新經濟概念、新型產業及民營企業,從相對穩健的大盤股轉向具有成長性的中小盤股票。

  三:境內流到香港資金將進一步增加,利好香港股市,刺激恒生指數反彈。今年恒生指數表現優於內地,「滬港通」每日買入量顯著增加,近期流出資金呈現進一步擴大趨勢,對恒生指數走勢產生正面影響。在境內投資者眼裏,港股估值明顯偏低,更具有投資價值。如今,港股交易量中有9%來自境內投資者,「深港通」開通後,增強境內投資者力量,有望推動恒生指數向上。

  四:吸引全球資金,促進香港向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發展。2015年香港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產達到17.39萬億港元,已名列亞太區前列,故「十三五」規劃亦將香港定位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另一方面,香港資產管理外向型程度很高,大部分資金來源於海外。「滬港通」成為境外投資者購買境內資產的重要途徑,吸引不少其他境外地區居民前來開戶投資,境內居民亦通過「滬港通」配置海外資產。「深港通」即將開通,將成為境內外居民跨境交易的新通道,會聚集更多的境內外資金。

  緩解離岸人幣資金池降速

  五:「深港通」開闢另一條人民幣跨境流動渠道,可支持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發展。「港股通」人民幣資金是在香港兌換港幣的,而部分「滬股通」人民幣亦源自本地兌換,增加香港人民幣外匯交易量。去年11月「滬港通」資金流動方向逆轉,「南水北調」變成「北水南調」,至今維持人民幣淨流入香港,累計近1000億元。由於香港人民幣存款還在下降,「深港通」有望成為新水源,緩解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水位下降速度。

  (註: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最新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