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列國安威脅,有華為禁令嚴重嗎?|天下雜誌

中芯列國安威脅,有華為禁令嚴重嗎?

週末傳出美國政府確定制裁中國最大晶片廠中芯國際,讓28日中芯股價大跌。與先前被追殺的華為相比,中芯禁令衝擊有多大?

中芯-華為-晶片-高通-台積電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其他

根據《金融時報》與《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美國商務部的信件提到,由於存在最終被轉為中國軍事用途的風險,企業出貨中芯國際將遭到限制。

報導提到,美國商務部已經告知美國晶片企業,必須獲得許可,才能將某些特定技術出貨給中國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中芯,打擊中國在先進技術上的努力。

「我們將持續與美國商務部進行有建設性和開放性的接觸,」中芯發言人在上週六重申中芯只提供商用與民間使用,該公司與中國軍方沒有關係,也沒有生產任何產品供軍事使用。

美國商務部則表示其持續監控和評估,各種對美國國家安全與外交利益潛在的威脅。(看更多:確定了!美國制裁中芯 美中關係臨界點?

針對是否對中芯祭出制裁,川普政府其實已經討論數週,美國國防部先前就透露就是否將中芯加入商務部的實體清單做討論,供應商想要繼續跟中芯做生意,得要另外申請許可。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政府對中國依靠私人企業強化軍事項目愈來愈感到憂心,這是中國的「軍民融合戰略」計畫之一。

先衝擊美國設備廠

美國的行動威脅切斷中芯的設備供應,美國設備廠首當其衝。

廣告

根據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的數據,半導體設備的市佔,美國廠商就佔了45%,中芯禁令一出,對這些設備廠影響恐怕是最大。

對美國來說,這類禁令可能讓市場反而被非美國企業吃掉,或者反過來加快中國自立自強的速度。不過分析師多半認為,中國先進製造仍然高度仰賴外國設備。

隨著美中關係緊張,美國企業愈來愈難依賴中國,只是中芯被列國安威脅的影響不如華為那麼全面,中芯在晶片代工市場的市佔率只有5%左右,現在的禁令可能影響相對小。

選前消費中國?

川普把國家安全當成政策王牌,大幅擴大美國科技出口給中國企業的限制。4月美國政府公布避免販售能夠增強中國軍事能力的技術出口,當時中芯沒被規定在內,但企業對限制擴及中芯是早有擔憂。

廣告

《彭博社》也指出對中芯的規定不如稍早對華為的嚴格。只是現在對中芯出手,時機引人注目。

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認為,此時出手,看來是出於大選前的投機。因為任何賣給中國的產品都有可能有被拿來做為軍事用途的風險。

4月時中芯不在內,為什麼現在要出手呢?高燦鳴認為大選前川普會想盡辦法把一切美國的慘況都歸咎中國,展現對中國強硬立場,不論是TikTok、WeChat,乃至華為、中芯,都是被拿來大做文章的好工具。

中芯絕對是「中國製造2025」的代表企業,先前中國的目標是希望在2025年,將中國晶片的自足率從現在的不到20%提升到70%,中芯是挑戰目標的關鍵之一。

中芯目前最先進的技術是14奈米製程,落後台積電2代。《日經亞洲評論》指出現在新的美國禁令,讓中國2025的大夢愈來愈困難。

廣告

高通、博通是中芯的前5大客戶,市場傳出轉單效應受惠的可能會是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台灣業者,這也讓28日聯電股價直奔漲停。

看更多:斬斷華為最後生命線!美國打中芯,台積、聯電轉單效應何時出現?

資料來源:WSJ、FT、Bloomberg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企劃|決戰減碳時代!2050年淨零排放,一起迎接永續新世代|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