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信書院10中學生 研發人造衛星升空 - 20240516 - 教育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教育

宏信書院10中學生 研發人造衛星升空

【明報專訊】直資的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10名本地中學生有份設計及製造的小型人造衛星,在西伯利亞成功測試升空,送上31公里空中。總校長林克忠昨向本報說,今次是首有本港中學生製造的人造衛星升空,又稱香港一直為國家的航天事業出力,盼向社會展示「香港是絕對有能力,我們的年輕人亦能做到他們想做的事」。

運行出錯 通宵重新編程

親自帶隊到西伯利亞的林克忠昨說,學生事先在香港編寫程式,到當地運行時卻出現不少錯誤(bugs),憶述有學生要通宵重新編程,亦延後一天升空試驗,所以當發射成功並收到衛星信號時,眾人興奮無比,「因為真的失敗過,學生都以為不會成功,真的失而復得」。他補充,當地科學家奉行「hands-off(不干預)」原則,「做不到就等下一次」,強調整個衛星從構思、編程、組裝至發射等,均由學生主理。

林克忠稱,不少學生的STEAM能力非常出眾,為提供更多機會,他趁去年復活節到當地教學時,與西伯利亞薩哈科學院洽淡項目,「真是膽粗粗地去問,因為對他們(科學院)而言也是第一次」,最終促成兩地合作,指食宿費用均由當地提供,學生只需負責1.2萬元來回機票費用。

有份參與的宏信書院中四生鄧信昶表示,製造衛星期間遇不少難題,需不斷修正編程之餘,亦需因應天氣調整發射的軌迹和數據,才能確保成功升空。中五生李鎵浠稱,自小希望親自參與設計和創造事物,形容有機會親手製造人造衛星「感覺非常奇妙」。

今年擬再到西伯利亞

再射衛星到百公里高軌道

出發前,宏信書院10名學生先參與5個月的線上課程,今年3月遠征西伯利亞,與俄羅斯學生一同製造小型人造衛星,成功將衛星發射至離開地球表面31公里的空中。學生今年11月將再赴西伯利亞,將衛星送上逾100公里高軌道,並開始運作、收集數據,以了解氣候變化對地球環境及自然生態的影響。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