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淨息差續擴大 資產收益率增 大型港銀股價看俏

發佈時間: 2018/08/14

市場預期美國聯邦儲備局今年底前將會再加息兩次,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有望再上升,由於大部分貸款均參考HIBOR定價,有利於擁有良好存款渠道的大型銀行繼續擴大淨息差;加上本地銀行業績持續造好,可望帶動股價拾級而上。

美聯儲由2015年底起7度加息,共加1.75厘,但港銀一直未作出調整,料銀行調高最優惠利率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尤其上周多間港銀均一致上調H按的鎖息上限,下月倘跟隨加P按也不會意外。

野村估計,若港息上調0.25厘,將可擴闊本港銀行淨息差3個點子;而滙豐證券預期,淨息差每上升5個點子,銀行股收入增加約2%。對息口敏感的港銀,如滙豐(00005)、恒生(00011)及中銀香港(02388)等可以受惠。

大型銀行的存款組合中,活期及儲蓄存款的比重較高,由於其資金成本處於較低水平,當貸款息率和投資孳息率上升時,NIM(淨利息收益率)也會因此改善。

摩根士丹利預期,大型銀行資產收益率的增幅大於資金成本,今年下半年的NIM料再有8至10個點子的上升空間,故預期大型銀行股股價會有理想表現。

資金成本處較低水平

摩根士丹利指,由於拆息上升,6月香港銀行體系資金成本整體按月上升了16點子至62點子,但不太倚重拆借的大型銀行,包括滙豐、恒生和中銀香港,資金成本升幅低於16點子。大型銀行的賺息資產當中,有40至50%是非貸款資產,1個月同業拆息和平均資金成本的息差在6月持續擴張,預期大型銀行的息差更闊。

雖然有市場分析認為,按揭息率上調,料拖累樓市,或影響銀行按揭業務和資產質素,惟花旗集團認為影響並不顯著,預料下半年樓價下跌7%,貸款或放慢,但大型銀行防守能力較強。

港股近期走勢不穩,但業績好的本地銀行股仍具一定抗跌力;同時,多間本地銀行股派息有望持續增長,利好其股價表現。

恒生中期業績勝預期

息差擴闊,推動銀行盈利增長,例如上周初公布中期業績的恒生銀行,便成功交出優於預期的成績,受惠賺取利息之平均資產增加11%,及NIM上升16個基點至2.10%(2017年上、下半年均為1.94%),淨利息收入增加20%,帶動股東應得溢利上升29%,平均普通股股東權益回報率上升至17.4%(2017年上、下半年分別為14.6%及13.9%)。

編輯︰梁顯庭

美術︰鄧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