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工會倡加薪 勿糾結輸入外勞 - 東方日報
要聞港聞

小巴工會倡加薪 勿糾結輸入外勞

早前有6名外勞小巴司機來港考路試,但僅兩人合格。 早前有6名外勞小巴司機來港考路試,但僅兩人合格。
早前有6名外勞小巴司機來港考路試,但僅兩人合格。
【本報訊】政府去年批准運輸業界輸入外勞,首批30名外勞小巴司機早前抵港,其中6人近日獲安排參加公共小巴駕駛執照考試,但僅兩人路試合格。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公共小巴分會主任陳逢源表示,本地司機的工資中位數僅1.43萬元,聘用外勞的成本卻達兩至3萬元,建議政府與其在輸入外勞問題上糾結,不如先改善本地小巴司機就業情況。
陳逢源指出,由於本港和內地的駕駛文化、路面運作、考試準則等方面有不少差別,匆忙引進外勞司機,在沒有合理培訓下,合格率低是預料之中。他續指,相關政府部門在處理輸入外勞司機時缺乏通盤考慮,亦沒有制訂更細緻的輸入外勞指引給營辦商,以致外勞司機的考牌成績差強人意。
指外勞合格率低預料之中
陳逢源表示,現時營辦商一般只是以約14,300元的薪金招聘司機,一般本港司機不會考慮應聘;但不少營辦商申請聘用外勞司機的成本反而達兩至3萬元,當中包括提供培訓給外勞司機、為他們支付考取小巴駕駛執照費用、提供員工宿舍、購買勞工保險、支付近一萬元的僱員再培訓基金徵費等。
議員陸頌雄批評,運輸及物流局在處理輸入外勞司機事務的表現,未能符合行業勞工和社會人士的期望。他表示,不但外勞司機在來港工作前要支付中介、勞務和工作簽證等多項雜費,營辦商亦要支付多項開支聘用外勞司機,增加營運壓力,因而難以投入更多資源來提升服務水平。
工會建議,政府應要求小巴營辦商改善前線司機的工作環境,例如採用月薪制聘用司機,早更司機的月薪應不低於1.8萬元,夜更司機的月薪應不低於兩萬元,並提供加班薪金、休息安排、用膳時間、安排假期及支付假期工資等。
陳逢源陳逢源
陳逢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