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死亡率節節攀升,臺灣一年死亡人數超過2萬人

文◎許紹猷

0
327

  前職業棒球選手張誌家2024年元旦疑似因心肌梗塞逝世,且2023年9月曾經在社群媒體發文詢問:「最近時常覺得頭痛,特別是在曬到太陽的時候,痛的地方通常在後腦兩側,有沒有醫學常識豐富的朋友知道是什麼情況?」

  對此,醫師曾加以說明後腦杓兩側若呈現對稱性疼痛,恐是「基底動脈狹窄症候群」,容易提高栓塞風險,而當血流不順時會導致疼痛、暈眩甚至中風。並且整體而言,腦血管不好的同時,一定也代表心血管不好,因為皆屬於高血壓及血管硬化的影響範疇,從張誌家本人在社群回覆自己當時量血壓,收縮壓已經高達149mmHg(毫米汞柱),就可看出已具有高血壓的症狀(正常狀況下收縮壓應在120mmHg左右)。

  心肌梗塞及高血壓一直以來都是臺灣民眾的主要死因之一,來自衛福部2023年6月發布的統計,心肌梗塞僅次於癌症,位列10大死因的第2位、高血壓性疾病則在第7位,於2022年度各造成23,668人及8,720人死亡,且從歷年來看,無論是死亡人數或是死亡率都是節節攀升,與此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亦指出全球每年約有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可見其對健康及生命所造成的威脅,值得每一個人的重視。

8行為讓心血管更健康

1. 吃得營養:以低糖、低油、低鹽、高纖以及原型食物為主。
2. 動得更勤:減少久坐並每週進行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鐘。
3. 積極戒菸:戒菸可以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生率。
4. 睡眠充足:每晚睡眠時間要有7至9小時。
5. 管理體重:理想BMI範圍值為18.5至24。
6. 控制血壓:牢記「722」口訣,連續7天測量、早晚各1回(1日2回),每回量2次取平均,血壓值低於140/90Hg。
7. 控制血糖:定期監測血糖值,空腹血糖標準值小於126mg/dL。
8. 控制血脂:定期監測血脂值,總膽固醇小於200、三酸甘油脂小於150、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小於130。(單位:m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