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澳洲公屋仔30歲擁40物業 年賺270萬被動收入 靠肯德基麥當勞最低工資儲到「上車」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20118

【財務自由】澳洲公屋仔30歲擁40物業 年賺270萬被動收入 靠肯德基麥當勞最低工資儲到「上車」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2/01/18 16:05

最後更新: 2022/01/18 16:33

分享:

分享:

人們常說「成功須父幹」,在香港有置業大計很多時要靠家人幫忙才有機會達成。但一名來自澳洲悉尼西部的男子Eddie Dilleen靠讀書時在快餐店打工領最低工資,成功在18歲的時候買到人生第一間屋。現年30歲的他,已擁有40間屋,市值逾2,000萬美元,並透過出租物業每年賺大約35萬美元(相當於273萬港元)的被動收入。

【首置平均年齡31歲 近7成靠家人上車 平均資助186萬元:按此

成長在單親家庭,與母親相依為命的Dilleen在14歲時在肯德基工作,一開始的時候時薪僅得6.8美元。一年後,他轉到麥當勞打工,同時一邊完成高中課程。在他離開這份工作的時候,時薪為12.9美元。

利用這兩份工作所儲到的積蓄,他在18歲的時候在澳洲新南威爾士州中央海岸買入一套價值13.8萬美元兩房公寓,成功「上車」。自這時開始,他就利用自己的儲蓄、自行管理的超級基金及抵押貸款保險及股票,來令自己獲得更多物業。

貧窮過去激起致富心

Dilleen之所以年紀輕輕就懂得買樓投資,是因為自己成長時所居住的公屋「非常糟糕」,生活亦過得困苦,令他深明財富的重要性。公屋治安欠佳,鄰居遭人放火焚燒,他的居所也曾被爆竊最少4次,但他笑言幸運地沒有被偷過任何東西,因為當時他們根本沒有值錢的東西可被偷。

後來他發現擁有物業是能令人改善財務的一種有效方法,於是在高中的時候,他開始閱讀大量有關房地產的書,並在18歲的時候拿着2萬美元首期準備上車。但過程中並不那麼順利,試過先後被6家銀行拒絕承造按揭,最終才找到一家願意貸款14萬美元,令他能夠「上車」。這個單位令他得到7%的租金回報,讓他可以為下一個物業「儲彈藥」。

但這還未夠,他試過同時打三份工,每周賺1,300美元,並將其中的1,000美元儲起。與他同年的朋友會在酒吧飲酒、開派對,但他就在酒吧工作。由於與朋友合租的關係,每星期只需付170美元租金。他形容自己住的地方像「屎坑」,但這令他可以儲起大量的薪金。他自言這樣的日子沒有人想過,但他向大家證明捱過後就有回報。

多元化物業投資組合

他先後在阿德萊德、布里斯班、黃金海岸以及悉尼和新南威爾士州等地買樓,令房地產組合更多元化。新冠疫情爆發後,他的房地產投資組合價值翻倍,在短短5個月內買了6個物業。

他更買了一個物業予母親,改善了母親的住處,讓她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坦言,讓母親擁有自己的家,是他決心發奮圖強的動力。他現時不再做服務業的工作,轉為開設自己的房地產中介公司。

他分享自己的買樓心得,認為有3點要注意,就是要多元化物業投資組合、買低於市價,以及能提供良好租金回報的物業。

【年輕人歎難上車 財叔:上唔到車係理財出問題(一按即睇):按此

 

責任編輯:鄭樂怡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學堂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