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專訪】由月薪2900元到踏上奧運舞台之路 香港劍擊隊領軍人物張小倫:「商界支持是對運動員的肯定」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理財智慧 - D211117

【名人專訪】由月薪2900元到踏上奧運舞台之路 香港劍擊隊領軍人物張小倫:「商界支持是對運動員的肯定」

理財智慧

發布時間: 2021/11/17 16:30

分享:

分享:

港隊於東京奧運大豐收,其中劍擊隊男子花劍代表張家朗,歷史性為香港奪得有史以來第二面奧運金牌;由張家朗、張小倫、蔡俊彥及吳諾弘組成的香港男子劍擊隊,也於奧運花劍團體賽得到第七名,是次劍擊隊奪得佳績,成為不少人茶餘飯後話題,多位隊員於回港後更屢獲商戶邀請出席品牌活動及做代言人,劍擊隊的領軍人物張小倫就是其中之一,最近的曝光率也很高。他表示,商界對運動員的支持,絕對是對他們的一個肯定。

今年36歲的張小倫,早於2005年已加入香港男子花劍隊,成為全職運動員至今已達16年,是香港劍擊隊中資歷最深的隊員,也是隊中的靈魂人物,被稱為「大師兄」。多年來他勇奪協助團隊奪得多個獎項,包括在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取得男子鈍劍個人銀牌及男子鈍劍團體銅牌;2014年的南韓亞運會贏得男子鈍劍團體賽銅牌,更於2018年亞洲劍擊錦標賽中個人賽勇奪冠軍。

【iM人物專訪】奧運後運動熱潮吹起 張小倫:商界支持是對運動員的肯定,詳見【下一頁

張小倫的劍擊之旅,原來於中學時才開始,身高達188厘米的他,幾乎所有運動他也有參與:羽毛球、排球、乒乓球及田徑,雄霸各項校際比賽。其後他有機會接觸到劍擊,一試便愛上這項運動,不斷參加校際劍擊比賽及公開賽事,更獲體育學院的教練賞識,邀請他接受青少年劍擊的訓練,令他真正踏上劍擊運動員之路,在2005年加入香港劍擊隊,成為全職運動員。

點擊圖片放大
+11
+10

他的運動員之路猶如電影情節,充滿高低起跌,也多次萌起退役的念頭,卻全因對運動的堅持及執着,造就他多次帶領香港劍擊隊創下香港體壇歷史,也令他成為劍擊隊的靈魂人物。他回憶道:「我決定轉做全職運動員,是由於我想去世界更高的舞台。」不過,要成為全職運動員,絕對是個艱難的抉擇,皆因當時運動員的收入實在低得可憐,每月薪金只有約2,900元,當時他的家人也十分反對他個決定。

【iM人物專訪】 贊助港隊奧運代表團逾10年 FILA港澳及新加坡總經理廖寶賢:重視運動多於「造星」,詳見【下一頁

決定投身運動員時,張小倫將所有時間投放在這個都運動上,不斷做訓練及出外比賽。經過多年的苦練,他於2010年時的廣州亞運會取得男子鈍劍個人銀牌及男子鈍劍團體銅牌,引起了全港極大的關注,港人也對「張小倫」這位運動員開始有所認識。原打算乘勝追擊,向2012年倫敦奧運邁進,殊不知於比賽時卻遇上椎間盤突出的傷患。最後他以自己的意志去恢復去復元,3個月間不斷做治療、做針灸、游水及吃藥。及至3個月後,他以毅力戰勝了傷患,奇迹康復。康復後張小倫以為自己的運動生涯已完結,在教練的苦勸下,張小倫再回歸訓練,更於2013年迎來大豐收,先在亞洲賽個人賽摘銅,再於世界賽闖進8強,同年年底在天津舉行的東亞運動會,張小倫帶領港隊反勝中國封王,成一時佳話。

及至2018年的亞洲錦標賽,張小倫視此項比賽為運動員生涯中最後一戰,怎知在亳無包袱的情況下,他反而打出好成績,勇奪亞洲劍擊錦標賽個人賽冠軍,那時他的教練再游說他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當時我已是30多歲,距離奧運還餘下一年多的時間。於是我就作出了一個很大的決定,在2019年將所有的餐廳賣出去,專注為奧運做準備。」

【著數優惠】yuu獎賞計劃新設APP內買保險功能 購保險計劃可賺額外10,000積分,詳見【下一頁

最後幸運地上到東京奧運的尾班車,取得奧運資格,「我發夢也想不到我們可以以團體的方式出戰奧運,全世界只得8隊人可以參加奧運,包括世界排名第四名,以及四大洲的第一名;而我們就贏了中國、日本及韓國,取得出綫權,其實我已經覺得是成功了。」之後劍擊團隊在奧運的佳績,全港市民也有目共睹。

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取得歷史性佳績,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更高調宣布五項措施支援體育發展。不過原來風光背後,香港運動員收入偏低的情況是個不爭的事實,體育學院全職運動員的起薪僅7,130元。張小倫指出,現時全職運動員的收入已較他16年前入行前高出很多,但作為運動員的難處,是在比賽中有成績才有機會加人工。他以自己為例子說:「經過出外比賽取得多次獎項,我的工資才慢慢由2,900多元,上升至8,000多……1.5萬元……2.7萬元,及至奧運後才加至3.8萬多元,但是我是去到奧運的舞台才達到這一個工資,有多少個運動員能夠有機會到這個層次呢?當然這一個工資升幅要持續有成績才可以達到,如果一個運動員持續沒有太好的成績,工資會愈來愈低。」

【宜家宅急變】一家五口425呎 父堆積雜物 二妹「從沒有自己床」 改造後三姐妹各有空間,詳見【下一頁

運動員收入不太高,他認為商界對於運動員的支持有很大幫助。「今次奧運完結後我們回來香港,其實多了很多商家找運動員去拍廣告,以及做分享活動等,這樣絕對會支持到運動員的生涯及協助他們爭取更好的成績,多了收入、多了商家贊助及多了曝光率,自然令他們覺得自己有一定的地位,就會更加努力去爭取更好的成績。」

張小倫續稱,運動員跟商家可以達到雙贏的局面,「坦白說,如果今次沒有太多商家去支持我,可能我未必會繼續打劍;由於得到商界的贊助及支持,他們鼓勵我不要退下來,希望我再打多兩年比賽,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肯定。當運動員明白到有人支持,他在運動上也會表現得更努力,也能提升他們的個人價值及得到肯定;運動員的表現好,自然就會有更多商家去支持,其實是一個良性的循環來的。」

以上內容輯錄自734期《iMoney Focus》封面故事。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 精明理財 盡在iMoney網站【 imoneymag.com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全新網上專欄的內容請【https://bit.ly/2zJY7DJ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記者:陳詠妍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