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為4年來最高, 嬰幼、高齡和慢性病者應慎防

文◎林育瑋

0
328

  時序遷移,秋風颯爽,儘管天氣宜人,卻有不少疾病趁機偷偷潛入你我身邊。衛生福利部表示,臺灣全年都可分離出流感病毒,每年流感病例約自11月開始增加,到隔年3月左右為高峰。而2023尚未進入高峰期,在10月本刊截稿時已有855個流感併發重症的病例,為近4年以來最高(2020年同期累計共443人,為次高)。

  衛生福利部衛教資訊表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其中又分為A~D型,而僅有A、B型可以引起季節性的流行。流感發作後,主要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流鼻水和喉嚨痛,部分感染者會伴隨噁心、嘔吐等腸胃症狀,甚至引發嚴重併發症導致死亡。

  同時,衛教資訊亦指出,若患者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嘴唇發紫、血痰等症狀,屬於流感的危險症狀,應盡速送醫治療。

  流感病非一時一地的問題,望眼國際,日本東京在今年同樣受到流感問題所苦。一直以來,流感在東京的盛行期為12~3月,然而隨著今年罹病數字不斷持續增加,東京在9月終於超過平均每哨點10例個案,更累計有207所學校因流感疾病而停課,最終緊急發布《流行注意報》向民眾強調流感問題,而這也是1999年設立《流行注意報》以來最早發布的一年。

  儘管任何年齡層皆是流感的潛在患者,但65歲長者、嬰幼兒、慢性病患等高危險族群,在感染流感後更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衛福部亦建議民眾盡早施打流感疫苗,保持健康衛生的生活習慣,並在咳嗽時隨身配戴口罩,以保護自身安全;此外,更建議民眾在平時就要配置好完善的醫療險,為不確定的未來預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