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晴空匯火警釀2死 建商「豐邑建設」黑歷史曝光!曾釀竹北天坑挨轟累犯

華航(2610)、長榮航(2618)前三季營收創高!股價起飛的三大關鍵是?

中華航空。華航提供
中華航空。華航提供

【文.玩股講客人】

疫情期間的航空股,獲利大爆發,這除了油價低迷之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空運的載貨量爆發。對於航空公司而言,載人的成本相對昂貴,而且起飛及降落還要注意大家的舒適度,另外還得加派空服人員,而且載人還要有空間,沒辦法像載貨一樣可以堆疊...

最新營收公布,航空股在九月份表現亮眼,同時帶動前三季營收持續起飛。

長榮航:九月單月營收為164億、年增44.8%,歷史第六高,累計第三季、前三季營收均創新高。

華航:九月單月營收為149.1億、年增23.1%,累計第三季、前三季營收均創新高。

星宇航空(興櫃):九月單月營收為17.44億、年增515%,歷史第四高,累計第三季及前三季營收均都創新高。

台灣虎航-創:九月單月營收為10.74億、年增2054%,歷史第四高,累計第三季及前三季營收均都創新高。

從營收數字來看都相當不錯,尤其長榮航、華航同時創下累計第三季、前三季營收新高,這更加難得。原因是星宇航空、台灣虎航均為新公司,也還沒上市櫃,所以累計營收創高沒什麼,但華航在1993年上市,長榮航上市時間則為2001年,華航掛牌來到30年還能創下營收新高,照理說應該很厲害對吧?

個股比較

既然2023年第三季這麼威猛,我們就從七月看股價變化,以上是七月至今的累計報酬率,把航空四雄及加權指數一起放進去,結果這跌幅真的慘不忍睹,大盤累計下跌0.98%,這是因為有AI概念股撐盤,表現比大盤好的只有星宇航空,下跌0.86%,其餘三家則是雙位數的下跌,華航下跌19.27%、長榮航下跌26.76%、台灣虎航-創下跌39.74%,依照市場專家說的「下跌兩成進入技術性崩盤」當作基準,華航、長榮航、台灣虎航已經進入崩盤的階段,明明營收還是非常好,卻殺成這樣,套牢的人該抄底嗎?其實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觀察。

營收看月增更即時!

航空股本來就是景氣循環股,所以單月營收年增其實就參考參考,看月增率才是關鍵。華航連三個月營收呈現月減,長榮航連兩個月營收呈現月減,星宇航空連兩個月營收呈現月減,台灣虎航連兩個月營收呈現月減。如果真的是旺季,照理說就連續月增才對吧?從這一點來看,航空股的基本面已經轉為保守,報復性旅遊的解封行情似乎也告一段落,機票再怎麼上漲,機艙的固定坐位就是這麼多而已,你也沒辦法像高鐵、台鐵自由座吧?所以滿倉之後,還是會遇到營收天花板的。

油價是毛利關鍵

如果想投資航空股,油價就是一個觀戰重點,畢竟飛機起飛降落就相當吃油,這也是公司獲利的關鍵之一。有報導提到一架波音737飛機,光是起飛降落就要消耗四噸燃油,注意喔,他們是不用公升作為單位的,因為飛機需要計算載重問題,每一噸油大概是1,350~1,400公升,這些油會隨著溫度熱脹冷縮,如果依照波音737飛機起降的狀況換算,一次就要燒掉5,000公升以上的燃油,這可不是加油加5,000元而已。另外有國外航空協會統計,飛機每載一千公升的油,就有一百五十公升是消耗在油料本身的載重上,從這一點你就不難看出油價影響航空公司獲利有多少。

個股比較

從上圖的布蘭特原油走勢應該不難看出反差,第三季的油價直直衝,最高漲幅超過兩成,但十月之後的油價開始下跌。反過來觀察同期長榮航走勢,股價確實因應高油價而一路下殺,直到十月油價開始下跌,長榮航的波段下跌終於止跌回升。

個股比較

如果把時間再拉長一些,從2023年年初開始觀察,六月出現長榮航波段最高點,累計漲幅超過四成,而同一時間的布蘭特原油則是下跌超過一成,從短期或中長期來對照,都能驗證油價及長榮航股價呈反比,當你發現航空股走弱這麼多,記得多看看油價,就可能會有答案。

載貨營收比重有多少?

疫情期間的航空股,獲利大爆發,這除了油價低迷之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空運的載貨量爆發。對於航空公司而言,載人的成本相對昂貴,而且起飛及降落還要注意大家的舒適度,另外還得加派空服人員,而且載人還要有空間,沒辦法像載貨一樣可以「堆疊」。至於載貨,相對就不用這麼多服務成本,而且毛利更高,同一個機艙可以塞進更多貨品,,因此航空公司的觀戰重點就在客運、貨運組成,客運越高相對更難賺錢,所以疫情期間飛機都不是載人,都是載運昂貴設備或者有急迫性的商品,這毛利率自然就會更高一點。

幫大家查詢上市的航空雙雄,華航2023年九月份的客運貢獻六成營收,客運最高峰出現在六月份接近七成。而這段時間的貨運佔比大約落在兩成到三成,從營收組成來看,你大概就能提前判斷獲利狀況了。至於上一次貨運佔比最高的月份,則要回溯到2022年12月,當時貨運收入佔比51%,客運則有43.3%,接著再隔一個月就反轉,2023年開始都是以客運營收為最大獲利來源。

另外長榮航也是差不多,2023年九月份營收組成中,客運貢獻近七成,貨運則是兩成左右。回溯前一次貨運貢獻較高的月份,是在2022年10月,這個反轉也比華航更早。

其實對照股價跌幅似乎也有答案,長榮航2023年前三季累計營收有七成是客運,而華航前三季營收則有六成左右來自客運,兩者客運營收貢獻相差一成,長榮航客運比重高一些,所以長榮航跌幅高於華航,也是很合理,當你看到第三季的營收組成主要來自客運,或許這也代表市場派已經提前預知財報衰退幅度,也直接反映在股價走勢上了。

為何航空股營收起飛卻遇到緊急迫降?

從三個角度來看,單月營收動能已經出現疲態,而其中客運收入又持續成長,再加上油價不是很便宜,或許已經提前預告接下來要開的第三季財報無法延續強勢,不過景氣循環股就是這樣,通常也會提前市場及財報反映利空、利多。營收夠高的話,EPS理論上應該還是能維持年增,甚至是前三季就超越2022年全年,只不過內行人都很清楚,累計獲利成長也不是很重要,關鍵還是要看「季增率」,就如同營收看月增率一樣的意思,只要開始轉弱就要多注意了。

對了還有一件事,近日以巴衝突出現,是否會影響國際油價行情攀升,這也是接下來可能影響航空股第四季獲利的關鍵之一。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華航、長榮航前三季營收創高!股價起飛的三大關鍵是?

2618長榮航 台灣虎航 報酬率 大盤 指數 機艙 油價 疫情 華航

延伸閱讀

整理包/AI 力即國力!廣達林百里 AI 10大金句一次看

打房建商哀哀叫 這產業卻爆熱 專家:簡直油洗洗

裕隆城、三井⋯為何購物城越開越多?資深投行家看見3個趨勢

0056最新合理價格多少? 他估以6%殖利率推算:股價需達36塊多

相關新聞

聯電(2303)營收成長兩成2024將重返榮耀? 專家曝低毛利率有2大主因!

2024年聯電股東會紀念品是「咖波隨行杯」,再度掀起話題,不過股東會紀念品只是一時的,身為股東還是得關心公司未來的發展對吧?所以這次我們就從第一季財報來研究2024年的展望。

鴻海(2317)過去29年位階比較! 專家:遲早會300看你願意花多少時間

預期四年後,基準值+60%大約可以到250左右,八年後,基準值+60%大約可以到300左右,鴻海遲早會上300的,不過看你要花多少時間等待

鴻海(2317)還在漲…遠遠不到賣股時間! 專家曝「過熱訊號」:媒體稱仙時

現在遠遠不到賣股的時機,鴻會多熱沒人可以預測,現在享受別人抬轎的快樂,現實維持低調的生活態度,台積已有護國神山之稱,鴻海還沒有AI仙海之名,股價淨值比還落後大盤在平均之下...

23年因大造船成就長榮(2603)! 專家:50艘新船的萬海(2615)期待能複製成果

21年、22年對於大造船的長榮,個人高度期待長榮的成長,23年已經看到成果,交50艘新船的萬海能不能複製,我一樣給予期待!

24檔金融股配息公開!中信金(2891)擺脫1元金 達人:逢低加碼一定會開花

今天這集來聊聊「2024年金融股配息大公開」。

台泥(1101)股價為何動起來了…股利1元殖利率換算僅3%? 專家:後續發展能期待

台泥(1101)通過配發現金股利1元,以近期股價33元計算,殖利率約3%。雖然殖利率不高,但我覺得公司後續發展可以期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