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火急:尊重真實,強調實感

不同意大部份評論指摘《十萬火急》文場戲馬虎甚或是欠奉的說法。

就整個電影的架構來說,創作者根本志不在那些文場戲。

影片寫的其實是慈雲山消防局那隊「黑仔」的隊伍。換句話說,寫的是整體多於個體,即使是個別隊員的私生活和經驗,中間其實也互相呼應。諸如新仔(黃浩然)的父親,呼應了劉青雲的母親(兩者同樣操著濃厚的鄉音);方中信的破碎婚姻和與女兒的關係,呼應了黃卓菱與鄧梓峰的另一對夫婦關係。這種強調整體的感覺,突出了後半部這個隊伍「自救」的處境。

《十》片的上半部,雖不乏(所謂)文場戲的穿插,但重點其實仍不是放在這些文場戲身上,而是放在幾場消防隊救人的「動作戲」上,分別是困撐、交通失事、李若彤自殺和雨中救嬰四場。這幾場戲的目的,除了展示出消防員的多面體工作範圍外(每一項工作其實又都逐次地加強消防員的英雄形象,先從生活細節入手,再逐漸擴大到拯救生命的層次),還用來推動那些文場戲。

也就是說,前者是主,後者是副,是點綴。明白了這主、副的分別,更沒有必要要求它有更多的文戲篇幅。

即使就那些文場戲來看,杜琪峰的處理也不乏不落俗套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自是兩個老人家的生動自然(即使新仔父親一角在拾《墮落天使》的牙慧,也仍有發揮),李若彤的優柔寡斷,其實也可圈可點。唯一寫和拍都頗糟糕的,是鄧梓峰的戲(黃卓菱反而教人眼前一亮)。

影片最叫觀眾動容的,自是片中對消防員的英雄形象的塑造。不過,這個英雄形象的建立,卻並非純粹基於劇情的堆砌或渲染,而是來自真實的生活。正是在這一層面上,使影片有別於其他港產動作片。

事實顯而易見:如果沒有長時間和深入的資料搜集,《十》片不可能憑空及想當然地設計出上半部的四場救人戲,和下半部火場內一次又一次的危險處境。

這些處境的真實性是否達到百分百,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確定的,卻是它們都建築在真實的基礎上,這中間容或有所誇張,但重要的是,出來的效果仍充滿實感。
這種尊重真實的態度,強調生活實感的做法,正是長期以來香港電影最缺乏的東西。

如果我說《十》片裡的消防員是港產片裡第一次出現的專業英雄形象,大概並不為過。我看完《十》片後曾打趣地跟影片的創作者說:「你們不妨考慮把影片宣傳為:『成龍也拍不出的電影!』」我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開玩笑成份,我絕對可想像得到,同樣的題材落在成龍身上,會變成一個只懂得堆砌危險性動作,妄顧真實的電影。裡面可能會有更多叫人眩目咋舌的場面,但卻肯定會有更多的誇張和煽情。

《十萬火急》絕非完美,不少地方甚至頗為粗糙,但箇中值得我們珍惜和學習的地方,卻數之未盡。

作者: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