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women.jpg 會員評論

《女人本色》只為討人歡喜的A貨

導演:黃真真編劇:梁鳳儀演員:梁詠琪、薛凱琪、林子祥、鄭嘉穎、張敬軒 黃真真的《女人本色》表面上寫香港回歸十年,其實是她的大女人宣言。影片延續《六壯士》對香港男人無能的描寫:先是老鄰居(許紹雄飾)因炒樓欠債,燒炭自殺;繼而是女主角的丈夫(林子祥飾)因投資失利,撞車身亡;之後被解僱的男員工因生活壓力墮樓身亡;醫生學楓(鄭嘉穎飾)一直暗戀女主角,卻不敢表白,最後死於SARS;連趕來護花的張敬軒亦反被人打了一頓。《六壯士》的主角中,只有李克勤的角色死了,其他到後來都漸有起色。到了《女人本色》,就索性叫失勢的男人都去死(失意的女人尋死則有救);沒有死的男人,就留下來做女人的欲望對象(像張敬軒飾演的怕羞花店男,以及李克勤飾演的CEO)。 至於女主角成在信(梁詠琪飾)則如同聖母,寧受委屈也不願好友學楓知道其父的劣行,替負責茶水的女下屬出頭,暗中替丈夫償還巨債,遭丈夫強行求歡亦默默忍受等等,頭上幾乎有了光環。成在信因為男人的自私而失業,宋曉彤(薛凱琪飾)就因為遇上賤男,被騙財騙色,最後二人偕同毛毛(阮小儀飾)創業,實行女性自強,取代男人的位置。影片表面在歌頌女性,實際態度卻極之保守。這些都是導演企圖討好女性觀眾的手段,先渲染女性被男人所欺,受盡屈辱,連上天都在欺負她們(譬如成在信先是喪夫,然後被炒魷魚之際又驚聞兒子死訊的誇張肥皂劇情節,總之慘過金葉菊,苦過小白菜),務求以煽情來博取女性觀眾的同仇敵愾。又為了不冒犯傳統女性的道德底線,片中女性對男人的慾望,都發乎情止乎禮,於是成在信與上司程必聰(聶遠飾)的激情場面,據說拍好了但被剪掉,而宋曉彤嘲弄成在信的那句「吃得很雜」,亦止於口舌之上。 女性自強是一句討好的空話;回顧香港的部分,亦同樣在討好官方。影片通過大量新聞片斷的插入,表面在呈現歷史,實質緊跟官方口徑,隱惡揚善。結尾出現曾蔭權連任和唐英年簽署 CEPA 的畫面,顯然在硬銷明天會更好。前任特首董建華的名字則被隱去,只稱之為「老實人」。而主角成在信與程必聰一早就看穿「八萬五」的後果,並暗指是英國人的陰謀,又在公司會議上堅定不移支持「港府入市」,幾乎要抬起手肘,跨出弓步,高唱愛國愛港樣板戲。 被解僱的男員工回來找晦氣,掌摑成在信。這一幕把低下層打工仔描寫成暴民,中產女主角反過來處於受威脅的弱勢,是把零三年七一前積累的民怨妖魔化,暴露出一種富人對窮人的恐懼,甚至是當權者對民眾的恐懼。高雄飾演的大老闆擁有絕對的人事任免權,似乎指向中央,但語焉不詳。成在信的兒子樂樂因感染 SARS 喪生,墓碑上的卒日竟是六月四日,是純屬巧合還是暗渡陳倉?不過即使有弦外之音,根據劇情發展,仍是叫人忘記過去,忘記歷史,像成在信一樣,最重要是向前看。於是影片最後就變成了健身品牌的廣告雜誌。傷痛的事不要提了,還是賺錢至上,影片裡裡外外都在賺錢,說明香港人不外是「經濟動物」而已。 如果說《老港正傳》和《每當變幻時》還有一點點回顧的意圖,《女人本色》就旨在給特區祝壽獻媚,似乎無意認真回顧什麼。如果說《每當變幻時》以愛情的失落側寫過去十年城市的失落,面臨清拆的富貴墟仍有面向歷史、維護本土文化的嘗試;如果說《老港正傳》故意插入幾張舊中環天星碼頭的硬照,意圖勾起集體回憶,卻看似這城市的遺照;那麼《女人本色》結尾時,成在信在酒會露台遠眺前方的一幕,畫面背景出現的仿古新中環天星碼頭,大抵可以用來總結這部電影:完全是偽裝歷史的A貨。無論描寫女人,還是描寫香港,就如片中設計師用來欺騙宋曉彤的名牌手袋,徒具外表,卻都是假的。

陳志華

導演:黃真真
編劇:梁鳳儀

演員:梁詠琪、薛凱琪、林子祥、鄭嘉穎、張敬軒

黃真真的《女人本色》表面上寫香港回歸十年,其實是她的大女人宣言。影片延續《六壯士》對香港男人無能的描寫:先是老鄰居(許紹雄飾)因炒樓欠債,燒炭自殺;繼而是女主角的丈夫(林子祥飾)因投資失利,撞車身亡;之後被解僱的男員工因生活壓力墮樓身亡;醫生學楓(鄭嘉穎飾)一直暗戀女主角,卻不敢表白,最後死於SARS;連趕來護花的張敬軒亦反被人打了一頓。《六壯士》的主角中,只有李克勤的角色死了,其他到後來都漸有起色。到了《女人本色》,就索性叫失勢的男人都去死(失意的女人尋死則有救);沒有死的男人,就留下來做女人的欲望對象(像張敬軒飾演的怕羞花店男,以及李克勤飾演的CEO)。

至於女主角成在信(梁詠琪飾)則如同聖母,寧受委屈也不願好友學楓知道其父的劣行,替負責茶水的女下屬出頭,暗中替丈夫償還巨債,遭丈夫強行求歡亦默默忍受等等,頭上幾乎有了光環。成在信因為男人的自私而失業,宋曉彤(薛凱琪飾)就因為遇上賤男,被騙財騙色,最後二人偕同毛毛(阮小儀飾)創業,實行女性自強,取代男人的位置。影片表面在歌頌女性,實際態度卻極之保守。這些都是導演企圖討好女性觀眾的手段,先渲染女性被男人所欺,受盡屈辱,連上天都在欺負她們(譬如成在信先是喪夫,然後被炒魷魚之際又驚聞兒子死訊的誇張肥皂劇情節,總之慘過金葉菊,苦過小白菜),務求以煽情來博取女性觀眾的同仇敵愾。又為了不冒犯傳統女性的道德底線,片中女性對男人的慾望,都發乎情止乎禮,於是成在信與上司程必聰(聶遠飾)的激情場面,據說拍好了但被剪掉,而宋曉彤嘲弄成在信的那句「吃得很雜」,亦止於口舌之上。

女性自強是一句討好的空話;回顧香港的部分,亦同樣在討好官方。影片通過大量新聞片斷的插入,表面在呈現歷史,實質緊跟官方口徑,隱惡揚善。結尾出現曾蔭權連任和唐英年簽署 CEPA 的畫面,顯然在硬銷明天會更好。前任特首董建華的名字則被隱去,只稱之為「老實人」。而主角成在信與程必聰一早就看穿「八萬五」的後果,並暗指是英國人的陰謀,又在公司會議上堅定不移支持「港府入市」,幾乎要抬起手肘,跨出弓步,高唱愛國愛港樣板戲。

被解僱的男員工回來找晦氣,掌摑成在信。這一幕把低下層打工仔描寫成暴民,中產女主角反過來處於受威脅的弱勢,是把零三年七一前積累的民怨妖魔化,暴露出一種富人對窮人的恐懼,甚至是當權者對民眾的恐懼。高雄飾演的大老闆擁有絕對的人事任免權,似乎指向中央,但語焉不詳。成在信的兒子樂樂因感染 SARS 喪生,墓碑上的卒日竟是六月四日,是純屬巧合還是暗渡陳倉?不過即使有弦外之音,根據劇情發展,仍是叫人忘記過去,忘記歷史,像成在信一樣,最重要是向前看。於是影片最後就變成了健身品牌的廣告雜誌。傷痛的事不要提了,還是賺錢至上,影片裡裡外外都在賺錢,說明香港人不外是「經濟動物」而已。

如果說《老港正傳》和《每當變幻時》還有一點點回顧的意圖,《女人本色》就旨在給特區祝壽獻媚,似乎無意認真回顧什麼。如果說《每當變幻時》以愛情的失落側寫過去十年城市的失落,面臨清拆的富貴墟仍有面向歷史、維護本土文化的嘗試;如果說《老港正傳》故意插入幾張舊中環天星碼頭的硬照,意圖勾起集體回憶,卻看似這城市的遺照;那麼《女人本色》結尾時,成在信在酒會露台遠眺前方的一幕,畫面背景出現的仿古新中環天星碼頭,大抵可以用來總結這部電影:完全是偽裝歷史的A貨。無論描寫女人,還是描寫香港,就如片中設計師用來欺騙宋曉彤的名牌手袋,徒具外表,卻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