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二阳

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展开2个同名词条
“二阳”指初次感染者在彻底康复几个月后,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检测再次呈阳性,且绝大多数出现发热等症状。对于健康人群来说,“二阳”症状通常比“初阳”轻,恢复得也快。 [1]
2023年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基于seirs 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发生在6月底,约6500万每周。 [2]
中文名
二阳
定    义
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专家研判

播报
编辑
2023年4月20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教授推断,第二波感染高峰将出现在2023年5月至6月之间,第二波疫情中感染者的比例将为25%-50%。
2023年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基于seirs 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发生在6月底,约6500万每周。 [2]

感染症状

播报
编辑
“初阳”和“二阳”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喉咙痛、鼻塞、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对于健康人群来说,“二阳”症状通常比“初阳”轻,恢复得也快。 [1]

应对措施

播报
编辑
发现“二阳”后无需恐慌,根据病情可自行使用对症治疗药物或到医院就诊。老年人、孕妇、有基础性疾病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人群二次感染后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居家治疗者在转阴前应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同时尽量避免外出,确需外出的建议佩戴N95或KN95口罩。 [1]
如果确定感染了新冠病毒,不管是否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仍建议居家休息。若经过休息、服药,相关症状仍在加重,如发热持续超过5天、有胸闷憋气症状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条件的应及时使用抗病毒治疗药物。 [3]

预防方法

播报
编辑
身边有病例发生时,或是进入医院等重点场所应佩戴口罩。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参加大型活动时,仍然建议佩戴口罩。勤洗手外出归来、饭前便后、照顾病人时、接触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需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
重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遮掩口鼻。避免聚集,倡导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常通风房间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风险。 [1]
65岁以上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儿童的免疫功能尚未健全。专家建议,如果家中老人和儿童没有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或基础免疫,应积极接种疫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