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胱甘肽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谷胱甘肽

维持正常的免疫系统的功能
谷胱甘肽(glutathione,r-glutamyl cysteingl +glycine,GSH)是一种含γ-酰胺键和巯基的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存在于几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1]
谷胱甘肽能帮助保持正常的免疫系统功能,并具有抗氧化作用、整合解毒作用 [1]。半胱氨酸上的巯基为其活性基团(故常简写为G-SH),易与某些药物、毒素等结合,使其具有整合解毒作用 [2]。谷胱甘肽不仅可用于药物,更可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基料,在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功能性食品广泛应用。 [2]
谷胱甘肽有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两种形式,在生理条件下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占绝大多数。谷胱甘肽还原酶可以催化两型间的互变,该酶的辅酶还可以为磷酸戊糖旁路代谢提供的NADPH [2]
(概述图来自: [11])
中文名
谷胱甘肽
外文名
glutathione [12]
缩    写
GSH
基本组成
半胱氨酸,甘氨酸,谷氨酸
主要功效
抗氧化,整合解毒,美白,淡斑
储藏方法
阴凉干燥处
是否纳入医保
剂    型
口服常释剂型 [13]
药品类型
肝脏治疗药, 抗脂肪肝药 [13]
注意事项
限肝功能衰竭 [13]

简介

播报
编辑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含有巯基的三肽,具有抗氧化作用和整合解毒作用。半胱氨酸上的巯基为谷胱甘肽活性基团(故谷胱甘肽常简写为G-SH),易与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毒素(如自由基、碘乙酸芥子气,铅、汞、砷等重金属)等结合,而具有整合解毒作用。故谷胱甘肽(尤其是肝细胞内的谷胱甘肽)能参与生物转化作用,从而把机体内有害的毒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排泄出体外。谷胱甘肽还能帮助保持正常的免疫系统的功能 [3]

含量分布

播报
编辑
谷胱甘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在生物体内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面包酵母、小麦胚芽和动物肝脏中的含量很高,达100 ~ 1000 mg/100g,在人体血液中含26 ~ 34 mg/100g,鸡血中含58 ~ 73 mg/100g,猪血中含10 ~ 15 mg/100g,在西红柿、菠萝、黄瓜中含量也较高(12 ~ 33 mg/100g),而在甘薯、绿豆芽、洋葱、香菇中含量较低(0.06 ~ 0.7 mg/100g) [4]

生理功能

播报
编辑
  1. 1.
    解毒作用:与毒物或药物结合,消除其毒性作用 [5]
  2. 2.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作为重要的还原剂,参与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 [5]
  3. 3.
    保护巯基酶的活性:使巯基酶的活性基团—SH维持还原状态 [5]
  4. 4.
    维持红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消除氧化剂对红细胞膜结构的破坏作用 [5]

作用机制

播报
编辑
GSH作为一种细胞内重要的调节代谢物质,其既是甘油醛磷酸脱氢酶的辅基,又是乙二醛酶及丙糖脱氢酶的辅酶,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并能激活多种酶,如巯基(SH)酶-辅酶等,从而促进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GSH分子特点是具有活性巯基(-SH),是最重要的功能集团,可参与机体多种重要的生化反应,保护体内重要酶蛋白巯基不被氧化、灭活,保证能量代谢、细胞利用。同时,其通过巯基与体内的自由基结合,可直接使自由基还原成酸性物质,从而加速自由基的排泄,并对抗自由基对重要脏器的损害。Haddad等研究发现,GSH参与了脂多糖诱导的细胞因子转录的调节及I-KB/NF-KB信号通路的调节。Armstrong等发现,GSH含量的降低是一种潜在的凋亡早期激活信号,随后产生的氧自由基促使细胞发生凋亡 [6]

主要应用

播报
编辑

临床药物

谷胱甘肽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除利用其巯基以螯合重金属、氟化物、芥子气等毒素中毒外,还用在肝炎、溶血性疾病以及角膜炎、白内障和视网膜疾病等,作为治疗或辅助治疗的药物。近年来,西方科学家,尤其是日本学者发现谷胱甘肽具有抑制艾滋病毒的功能 [7]
最新研究还表明,GSH能够纠正乙酰胆碱、胆碱酯酶的不平衡,起到抗过敏作用,还可防止皮肤老化及色素沉着,减少黑色素的形成,改善皮肤抗氧化能力并使皮肤产生光泽,另外,GSH在治疗眼角膜病及改善性功能方面也有很好作用 [7]

抗氧化作用

谷胱甘肽作为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掉人体内的自由基;由于GSH本身易受某些物质氧化,所以它在体内能够保护许多蛋白质和酶等分子中的巯基不被有害物质氧化,从而保证蛋白质和酶等分子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人体红细胞中谷胱甘肽的含量很多,这对保护红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巯基处于还原状态,防止溶血具有重要意义 [7]

食品添加剂

食品中添加谷胱甘肽可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1、加入到面制品中,可起到还原作用。不仅使制造面包的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劳动条件大幅度改善,并起到食品营养的强化作用及其他功能 [8]
2、将其加入到酸奶和婴幼儿食品中,相当于维生素C,可起到稳定剂的作用 [8]
3、将其拌到鱼糕中,可防止色泽加深 [8]
4、加到肉制品和干酪等食品中,具有强化风味的效果 [8]

检测手段

播报
编辑
谷胱甘肽检测方法较多,比较常用的有碘量法DTNB(Ellman试剂)亚硝基铁氰化钠法荧光法四氧嘧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上述方法各有优点,在检测GSH含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灵敏、精确的检测方法 [9]

DTNB比色法

原理:DTNB与谷胱甘肽的巯基反应生成黄色的5 - 硫代 - 2 - 硝基苯甲酸,在412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而DTNB在400nm以上几乎没有吸收峰。向含有谷胱甘肽的试样中加入少量的DTNB,将反应液在412 nm处测定吸收值,根据吸收值的大小即可求得谷胱甘肽含量 [9]
方法步骤:
1、DTNB贮存液配制:将0.01 mol/L的DTNB溶解于0.05 mol/L的磷酸缓冲液(pH7.0)中形成DTNB贮存液 [9]
2、DTNB分析液配制:将DTNB贮存液用0.5 mol/L、pH8.0的Tris - HCl缓冲液稀释100倍,配成DTNB分析液,避光放置,现配现用 [9]
3、操作步骤:取谷胱甘肽标准品溶液或待测样品溶液(0.1 ~ 3.0 mol/L)0.5 mL,加入到1.5 mL浓度为0.15 mol/L的NaOH溶液中,再加入3%的甲醛溶液05mL,在pH8.0、25℃下反应2 min,反应结束后,取反应液0.5 mL加入DTNB分析液,在25℃下反应5 min,于波长412 nm下测定吸收值。根据两者的吸光度,计算差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出谷胱甘肽的含量 [9]

碘量分析法

原理:利用谷胱甘肽的还原性与碘酸钾进行反应,当谷胱甘肽完全反应时,碘酸钾将碘化钾氧化为碘,碘使淀粉指示剂变成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9]
操作步骤:精确称取谷胱甘肽样品0.05 mg,放入10 mL烧杯,用2%的HPO3溶解,移入100 mL容量瓶,用水定容至100 mL。吸取上述溶液5 mL放入100 mL 三角瓶内,再加入2% HPO3液5 mL使之成为10 mL,然后向其中加入5%碘化钾1 mL及淀粉指示剂2滴。采用0.001 mol/L的碘酸钾滴定,以消耗0.001 mol/L碘酸钾的数值与理论值2.445 mL一致时,则成品中谷胱甘肽含量为100% [9]
计算公式:
,式中,V-消耗0.001 mol/L碘酸钾的体积(mL),2.445 -100%含量应消耗的体积(mL) [9]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由于溶质在同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亲和力、分子大小、吸附能力等不同,而进行连续分离的过程 [9]
操作步骤
①色谱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C18柱(4.6 mm × 250 mm,5 μm) [9]
流动相:磷酸二氢钠和辛烷磺酸钠混合溶液(磷酸二氢钠3.0 g、辛烷磺酸钠1.0 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500 mL,用磷酸调溶液pH为3):乙腈 = 96:4(体积比) [9]
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8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 [9]
②制作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谷胱甘肽标准品适量,用去离子水溶解于容量瓶中,混合均匀,定容,制成25 μg/mL、50 μg/mL、100 Vg/mL、200 μg/mL、400 μg/mL、800 μg/mL系列浓度样品液,作为标准溶液 [9]
③样品制备
准确称取谷胱甘肽样品,加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制成浓度为25 ~ 800 μg/mL的样品溶液,作为分析溶液 [9]
④绘制标准曲线
将配置的谷胱甘肽标准液,分别吸取10 μL进样测定,以谷胱甘肽谷胱甘肽生产技术浓度和峰面积绘制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得出该曲线的回归方程。峰面积的变化应与谷胱甘肽的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其拟合度应达0.9995以上 [9]
⑤样品的测定
取谷胱甘肽样品分析液10 μL,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样测定,得到样品溶液的峰面积,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谷胱甘肽的含量 [9]

药品信息

播报
编辑

商品名称

阿拓莫兰、汀诺、松泰斯、泰特、古拉定 [10]

制剂规格

片剂:0.1 g;粉针剂:0.3 g、0.6 g [10]

药理作用

谷胱甘肽是含有巯基的三肽化合物,在人体内具有活化氧化还原系统、激活酶、解毒作用等重要生理活性。谷胱甘肽在体内以还原型和氧化型两种形式存在,其活性成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促进体内产生高能量,起到辅酶作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是甘油醛磷酸脱氧酶的辅基,又是乙二醛酶及磷酸丙糖脱氨酶的辅酶。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激活体内的SH酶等,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以调节细胞膜的代谢过程。还原型谷胱甘肽能与多种外源性、内源性有毒物质结合生成减毒物质 [10]

适应证

本品用于慢性肝脏疾病的辅助治疗。包括病毒性,药物毒性、酒精毒性引起的肝脏损害.也可用于有机磷、氨基或硝基芳香化合物中毒 [10]

用法用量

口服
置于颊黏膜与齿龈间含服,成人每日3次,每次0.4 g(4片),一般12周为1个疗程 [10]
肌注及静脉给药
(1)可用于化疗(顺铂、环磷酰胺、阿霉素、柔红霉素、博来霉素)的辅助用药,可以减轻化疗造成的损伤而不影响疗效,从而增加化疗的剂量 [10]
首次给药剂量1500 mg/m2,溶于100 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15分钟内静脉输注;在第2 ~ 5天,肌注,600 mg每天。环磷酰胺治疗后,应立即静脉15分钟输注以减轻化疗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对于顺铂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剂量不超过35mg/mg顺铂,以免影响化疗,或遵医嘱 [10]
(2)可用于酒精、病毒、药物及其他化学物质导致的肝损伤的辅助治疗。
①对于病毒性肝炎,1200 mg,1次/日,静脉滴注,30天;②重症肝炎,1200 ~ 2400 mg,1次/日,静脉滴注,30天;③活动性肝硬化、1200mg,1次/日,静脉滴注,30天;④脂肪肝,1800 mg,1次/日,静脉滴注,30天;⑤酒精性肝炎,1800 mg,1次/日,静脉滴注,14 ~ 30天;⑥药物性肝炎、1200 ~ 1800 mg,1次/日,静脉滴注,14 ~ 30天 [10]
(3)用于放疗辅助用药,照射后给药,剂量1500 mg/m2,或遵医嘱 [10]
(4)可用于低氧血症的治疗,剂量500 mg/m,溶于100 ml生理盐水,静脉给药,以后每天300 ~ 600mg肌注维持 [10]
(5)使用注意:(300~600 mg)肌注时必须完全溶于溶解液,溶解液需清澈无色。静脉注射给药,药物能够被溶解液溶解然后缓慢注射,静脉滴注给药至少需要20 ml溶解液 [10]

不良反应

1.轻度口腔黏膜白斑、溃疡、舌苔剥脱和疼痛等口腔不适 [10]
2.罕见突发性皮疹 [10]
3.偶尔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上腹痛等症。停药后消失,注射局部轻度疼痛 [10]

注意事项

1.当发生口腔不良反应时,建议停用本品 [10]
2.放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 [10]
3.苯丙酮尿病人慎用 [10]
4.溶解后的溶液立即使用,剩余的药液不能再用 [10]
5.肌内注射仅限于需要此途径给药时使用,并应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