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本海陸客攝影圖文書 收錄珍貴客庄影像 - 客家電視台

首本海陸客攝影圖文書 收錄珍貴客庄影像

【 錢薇如 蔡奕輝 新竹竹東 】 2022-03-02

新竹竹東高齡96歲的攝影家李增昌,和文史工作者古少騏合作,出版了臺灣第一本以海陸客語撰寫的《少年工.新玻.竹東.李增昌》攝影圖文書,古少騏在2004年時,參與文化部「國民記憶庫」計畫時,與李增昌結緣,他發現李增昌並記錄了他一生的精采故事,以及許多客庄珍貴的影像,其中李增昌也用海陸客語參雜華語,為相片記載許多文字,深具歷史價值,古少騏重新編輯與整理,圖文並茂呈現,超過一甲子的鄉土故事。

「原本這張。」

打開一張張珍藏,特別輸出成大張的黑白老相片,其中一張相片是1965年時,竹東舉辦第一屆的山歌比賽,現場擠得滿滿的人潮盛況,成為具代表性的作品,這些經典的相片全都收錄在臺灣第一本客語海陸腔,出版的攝影圖文書裡,今年高齡96歲的李增昌拿起自己攝影的作品,講著當時的故事。

資深攝影家 李增昌:「第一次在竹東國中的運動場,就拍到這張,那時候是第一次(辦)唱山歌,人山人海,確實有多人。」

李增昌更拿起鑰匙打開防潮箱,將裡頭珍藏多年各種底片相機、專業攝影機,甚至還有迷你的間諜相機,全部展示出來。

前前後後他蒐藏了超過50幾台的相機,現場這些只是他的一部分,1955年李增昌在竹東的玻璃廠工作,拿到薪水後,媽媽送給他人生中第一台相機,從此便開啟他的攝影人生。

資深攝影家 李增昌:「將這薪水袋交給媽媽,媽媽 就說有變了,有長進了,比較懂事了,有責任感了,就買一個相機送給我,送我我記得當時是2千元,買一個相機送我,就一直玩到現在。」

翻開李增昌蒐藏整理的攝影原書,照片下面全都是他親筆記錄下來的筆記,密密麻麻的文字,夾雜了客語與華語字,文史工作者古少騏認為相片深具歷史價值,便著手整理了李增昌相片內的手稿,再經過口述訪談,重新用海陸客語字來書寫,過程中花了很多心力。

文史工作者 古少騏:「我就要一篇一篇、一張一張相片問他,或是拿他以前寫的唸給他聽,一個字一個字唸給他聽,問他是不是這個意思,是還是不是,又再來修改,所以這個過程花了很多時間。」

走進竹東當地的瓦當人文書店,除了展示這本書以外,書店內的牆上更掛滿了在李增昌視角下,一張張豐富生動的相片,這些超過一甲子充滿鄉土情懷,蘊含客家韻味的老相片,現在也走入社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