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評論

【焦點短評】《阿媽有咗第二個》、《孕辱》

《阿媽有咗第二個》 曾肇弘: 前作《29+1》(2017)寫年輕女性覺醒,尋找自我,今次彭秀慧繼續用作品說話,刻劃中年失婚阿媽重出江湖,兼顧工作與家庭兩邊「阿仔」之間的矛盾。片名看似喜劇,實情催淚多於惹笑。「真‧阿媽」毛舜筠演來駕輕就熟,不過造星的神奇之路未免太順利,也看不出這位金牌經理人的功力。Mirror 二子初登銀幕備受矚目,不知是否姜濤「偶包」太重,一出場已不像素人,除了破天荒露額頭,導演還是不敢輕舉妄動,大特寫接二連三,也順理成章變成他的音樂特輯,滿足一眾「姜糖」。Jer(柳應廷)雖然無緣開金口,但焉知非福,穿起中學校服竟然毫無違和感,演活了愛不作聲的敏感少年,教人驚喜不已。其他配角如羅永昌、尹揚明、鄧麗英等,演出亦恰到好處。 張偉雄: 全片開出第一個鏡頭拍毛舜筠,不尋常長鏡頭定位慢慢鬆出(zoom out),跟着出現偷時間跳接(jump cut),以一個還未見交待她面部表情的出門寛鏡頭軌出(track out)結束。常常說主流電影說故事追求看不見的剪接,但彭秀慧細心敍事手法不想你走漏眼。觀眾願意保持清醒的話,會感受到處處是軌入(track in),推近角色;幾個刻意的淡出至黑(fade to dark),是抒情的文法。方晴(姜濤飾)首次向美鳳姐(毛舜筠飾)透露家事,是大特寫加重手淺景深(minimum depth of field),是高手唯美視覺;中環石階子軒(柳應廷飾)與父親(尹揚明飾)夜談再來一次,而方晴與子軒扭打則是全片唯一一組手搖(hand-held)鏡頭,強調打交自然模樣。在一齣以「Mirror」為號召的電影見到這麼多鏡頭鏡位鏡像感化,委實是一件好事。 《孕辱》(Happening) 鄭政恆: 電影改編自安妮艾諾(Annie Ernaux)的同名自傳體小說《Happening》,從内容到形式都展現出有血有肉的真實感,女子的欲望、食欲、痛感、身體和情緒變化等,都有近距離的拍攝和寫實刻劃,我們深入她的視點看個人困境和1963年的法國社會。單以非法墮胎題材而論,《孕辱》不及羅馬尼亞電影《4月3周2日-墮胎日記》(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2007),而拍法上又令人感到戴丹兄弟(Dardenne brothers)影響的重重痕跡。電影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大概也是時勢所然。 陳廣隆: 原著小說第一章點出了兩個關鍵字︰恐懼(horror)與不信任(disbelief),電影成功呈現出這兩股感受,以少女第一身視角,拍出在六十年代的法國未婚成孕而墮胎仍屬非法的徬徨,同時也無懼道出少女們對性的好奇與渴望。男人四處獵艷而不必負責任,女性一夜懷胎卻只能受羞辱,朋輩離棄,前途渺茫,精神上的壓抑實比末段教無數觀眾掩面不欲看的血淋淋墮胎片段更可怕,而相隔六十年代後的現代社會依然在爭議墮胎應否合法,那就更加無奈了。女主角華桃露薇(Anamaria Vartolomei)演出了痛楚與堅強,香港觀眾也許對時代背景較陌生,但循主角對沙特、卡繆的興趣回頭認識,也是不俗的延伸閱讀。 (每周評論最新上映電影,逢周五刊出)

editor

《阿媽有咗第二個》

曾肇弘
前作《29+1》(2017)寫年輕女性覺醒,尋找自我,今次彭秀慧繼續用作品說話,刻劃中年失婚阿媽重出江湖,兼顧工作與家庭兩邊「阿仔」之間的矛盾。片名看似喜劇,實情催淚多於惹笑。「真‧阿媽」毛舜筠演來駕輕就熟,不過造星的神奇之路未免太順利,也看不出這位金牌經理人的功力。Mirror 二子初登銀幕備受矚目,不知是否姜濤「偶包」太重,一出場已不像素人,除了破天荒露額頭,導演還是不敢輕舉妄動,大特寫接二連三,也順理成章變成他的音樂特輯,滿足一眾「姜糖」。Jer(柳應廷)雖然無緣開金口,但焉知非福,穿起中學校服竟然毫無違和感,演活了愛不作聲的敏感少年,教人驚喜不已。其他配角如羅永昌、尹揚明、鄧麗英等,演出亦恰到好處。

張偉雄
全片開出第一個鏡頭拍毛舜筠,不尋常長鏡頭定位慢慢鬆出(zoom out),跟着出現偷時間跳接(jump cut),以一個還未見交待她面部表情的出門寛鏡頭軌出(track out)結束。常常說主流電影說故事追求看不見的剪接,但彭秀慧細心敍事手法不想你走漏眼。觀眾願意保持清醒的話,會感受到處處是軌入(track in),推近角色;幾個刻意的淡出至黑(fade to dark),是抒情的文法。方晴(姜濤飾)首次向美鳳姐(毛舜筠飾)透露家事,是大特寫加重手淺景深(minimum depth of field),是高手唯美視覺;中環石階子軒(柳應廷飾)與父親(尹揚明飾)夜談再來一次,而方晴與子軒扭打則是全片唯一一組手搖(hand-held)鏡頭,強調打交自然模樣。在一齣以「Mirror」為號召的電影見到這麼多鏡頭鏡位鏡像感化,委實是一件好事。

《孕辱》(Happening)

鄭政恆
電影改編自安妮艾諾(Annie Ernaux)的同名自傳體小說《Happening》,從内容到形式都展現出有血有肉的真實感,女子的欲望、食欲、痛感、身體和情緒變化等,都有近距離的拍攝和寫實刻劃,我們深入她的視點看個人困境和1963年的法國社會。單以非法墮胎題材而論,《孕辱》不及羅馬尼亞電影《4月3周2日-墮胎日記》(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2007),而拍法上又令人感到戴丹兄弟(Dardenne brothers)影響的重重痕跡。電影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大概也是時勢所然。

陳廣隆
原著小說第一章點出了兩個關鍵字︰恐懼(horror)與不信任(disbelief),電影成功呈現出這兩股感受,以少女第一身視角,拍出在六十年代的法國未婚成孕而墮胎仍屬非法的徬徨,同時也無懼道出少女們對性的好奇與渴望。男人四處獵艷而不必負責任,女性一夜懷胎卻只能受羞辱,朋輩離棄,前途渺茫,精神上的壓抑實比末段教無數觀眾掩面不欲看的血淋淋墮胎片段更可怕,而相隔六十年代後的現代社會依然在爭議墮胎應否合法,那就更加無奈了。女主角華桃露薇(Anamaria Vartolomei)演出了痛楚與堅強,香港觀眾也許對時代背景較陌生,但循主角對沙特、卡繆的興趣回頭認識,也是不俗的延伸閱讀。

(每周評論最新上映電影,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