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同樣都是海港聚落,高雄和基隆如今的狀況簡直是天壤之別。究竟基隆為什麼會變成落寞的漁村、好像只剩下廟口小吃?

《BO》 曾經專訪過民進黨立委蔡適應、分享過「柯文哲夜問劉文雄」的對談,都曾經深入討論過扭轉基隆困境的方法。

但現任市長林右昌曾經說過:「眼睛看過去統統不歸基隆市府管」,過去基隆長期由中國國民黨執政(除了1997年的民選 DDP 市長和一任 DDP 代理市長),歷任市長不願積極管理基隆、解決產業落後等等問題,才是造就基隆逐漸衰敗真正原因。

而這篇來自曾經的基隆人Verola 在《批踢踢實業坊》上分享的看法,雖然寫於 2013 年,但依舊能深刻反映現在幾乎毫無就業機會的基隆的真實情況,現在就來看看當地人怎麼說:

(責任編輯:林芮緹)

維基百科)By Flickr user jeff – , CC BY 2.0

文/Verola(前基隆人)

那些說什麼基隆腹地太小發展不起來什麼之類的,根本不知道基隆以前多繁榮。基本上,整個大台北、北台灣本來都是基隆的腹地!

一句話,成也基隆港,敗也基隆港。整個基隆的繁榮就是靠一個基隆港,所以當基隆港不行了,基隆也不行了。

有很長的一段日子,遠在台北開始發展以前基隆就已經繁榮了!

台北最早也是港,從新莊板橋一直退到大稻埕,淡水, 自從日本人打通「基隆—台北」的山以後, 基隆就奠定了北台灣最大港、整個北台灣的吞吐港無可取代的地位。 北基隆,南高雄,大概是這樣的局勢。 一直到竹科開始起飛,基隆港都還是主要的吞吐港,沒理由到高雄去出貨。

這些年來媒體總愛說高雄港沒落,明明從總量來講高雄港還是有上升, 真正沒落的基隆港反而沒人敢提,這當然是因為兩個港一藍一綠。 只是排名退步總量上升的高雄被講的快死掉, 真正快死掉的基隆港,卻從來沒有媒體政客敢出來講這個事實。

從海關來看也是最明顯的,最早台北關根本是附屬基隆關之下, 現在不知不覺已經超越基隆關了。 弄一個台北港真的不知道在想什麼,也沒弄起來,可是等於宣判基隆港死刑了。 (那些說有繁榮八里的,想想八里有沒有變成第二個基隆就懂了)

另一個死因當然是產業外移,製造業上中下游整個都外移了, 港口要運什麼? 台灣沒有能源沒有原料,一直是進口原物料然後出口產品, 這些就是台灣國內運輸/港口/貨櫃等一大串行業的衣食父母。 產業外移不是只有死上中下游,是連相關的服務業都一起死, 國內運輸業就是沒貨可運才開始做宅急便(不然以前最討厭送住家了)。

回到基隆,基隆港的沒落=基隆的沒落, 基隆市就好像一個得天獨厚的公主,從年輕就莫名其妙的過好日子, 也沒想過要發展天生美貌以外的一技之長,反正光這樣就吃不完了。 有一天忽然發現青春不再,繁華散去,一切都來不及了。

更慘的是也沒有出過要面對這一切的市長,只出了很多個混蛋。 基隆現在的人口組成跟以前有很大不同了。 據我所知,大部份能搬到台北的早就都搬到台北了, 現在的基隆很多是跟新北一樣,當作台北郊區而進駐的新移民。

這些人對基隆的感情大部分也不深,只是找個買得起的地方。 國民黨這些年來對基隆的發展路線跟苗栗王沒什麼不同, 市郊弄了一大堆市鎮,蓋滿了跟林口淡水一樣的密密麻麻大樓, 市區就放給她爛,只剩下一個廟口夜市。

而這些新移民大部分都比較偏國民黨,這也是為什麼基隆越來越藍。 不然基隆以前對國民黨也是深仇大恨的,228 基隆首當其衝, 軍隊一上岸就瘋狂掃射,市區的山溝全都流著紅的水。(這部分這邊不提了) 不過還記得這些歷史的人大部分也搬到台北或離開基隆了。

新移民很多挺國民黨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好不容易買了房子, 而且會買遠離台北市區的通常都是全部身家僅有這一棟房產。 這些首房階級比誰都更不希望房價下跌,不然沉重的房貸就變成負資產。

因此當初朱喊個三環三線全面炒房就輕鬆獲勝, 這幾天的汐止基隆線捷運停建事件引起軒然大波也是出於同樣心態。 超諷刺,結果最支持剝削者的正是這些被剝削者。

最後來看一篇好文吧,梗埋很深,請看到最後。

作者補充

關於基隆港的興起和沒落,之前在另一篇也有提到過,大致上基隆港的興衰也是伴隨台灣外貿對象的轉移而起落的:

【一】基隆港是與當時的內地-日本本土最近的港口,而日本是當時台灣最主要的外貿對象,基隆港興起是自然的。基隆港甚至還是台北從未開發北部小鎮轉化成台灣第一大城的決定因素之一。(另一個當然就是日本人選擇為首府的政治因素)

【二】基隆港是台灣第一個,也是亞洲最早的幾個現代深水港之一。其實基隆港是最早日本軍方建造的,為了停靠軍艦打造了現代規格的深水港跟碼頭,還有周邊的造船工業,這奠立了基隆成為亞洲早年重要國際港口的地位,大約到70年代以前基隆都還是台灣第一大港。

【三】高雄港的興起與取代基隆港,與其說是高雄港的優良港灣,更重要的是更接近世界石油動脈的麻六甲航線,在台灣積極開拓外貿重新接軌國際的年代,高雄港自然成為台灣的新窗口。

【四】一樣還是貿易對象的轉移,台中港跟台北港成為重要港口,是伴隨近年跟中國的貿易往來大幅增加成為台灣主要外貿對象的結果,並不面向中國的基隆港跟高雄港,運輸量自然相對下降。

也許你還想看這些文章

【歷史解密】中華民國政權如何蒙騙台灣人?從松山機場和基隆港詭異的啟用年談起
從海運鼎盛的「不夜城」到如今稀落──基隆碼頭工人的人生,訴說了城市沒落的故事
基隆是讓大台北地區成為世界級城市的最後一塊拼圖——民進黨立委蔡適應:但機會在台北縣升格後就消失了
柯文哲夜問劉文雄:10 年一千億,讓基隆有機會脫離邊緣化的落後地位

(本文關於基隆發展問題的引述部分,經《批踢踢實業坊》作者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