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經濟大省還要再富4.78倍 - 新浪香港

這個經濟大省還要再富4.78倍

1978年11月12日,

鄧小平抵達新加坡,進行正式訪問。

原本,這次來訪主要是軍事目標,

此時距離“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只剩

97天!

但是抵達新加坡的鄧老,看到這個“彈丸小國”的發展之後,卻大吃一驚!

他發現了,對中國人來說,更重要的事!

在58年前,16歲的他赴法留學時,坐著“盎特萊蓬”號,曾途徑新加坡。

在他的印象里,這不過是一個“小漁村”,一個“窮國”。

可再次來到新加坡時,它已經是一座國際化都市,是聞名世界的

“亞洲四小龍”

而當時的中國,幾乎沒有一個城市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

在當天的接風晚宴上,鄧小平向李光耀祝賀:

你們有一座美麗的城市,一座花園城市。

李光耀表示感謝,然後補充說:

你們完全可以做得比我們更好,因為我們是中國南方沒有土地的農民後代。

你們有學者、有科學家、有專家。你們將比我們做得更好。

這言語里的“笑裡藏刀”、“話中有話”,

鄧老怎麼會聽不明白,他記了一輩子。

1992年,鄧老南巡時,他對廣東省的幹部們說:

廣東要力爭用20年的時間趕上亞洲“四小龍”!

經濟要上去,社會秩序、社會風氣也要搞好。

新加坡的社會秩序算是好的,我們應該借鑒他們的經驗,而且比他們管得更好。

1月3日,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公佈初步數據,

2022年,經濟同比增長3.8%!

如果簡單按21年GDP計算,GDP總值為4121億美元!

而1月19日,

廣東省統計局公佈初步經濟數據。

2022年,廣東省GDP達到了129118.58億元。

按22年,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彙率6.7261計算,

22年,廣東的GDP是

19200億美元!

遠遠超過了新加坡!

但是,也不只是新加坡!

21年,廣東省GDP折合美元為1.96萬億!

超過了四小龍中的老大——韓國,以一己之力排到全球第八!

正式實現鄧老當年的目標,

此時已經過去了29年!

22年1月26日,韓國央行公佈的增長率初值為2.6%,

按這個數據,韓國還會再次輸給廣東。

而另一位“四小龍”,台灣地區,以5.13萬億,輸給了福建的5.31萬億!

這也是福建連續第四次超越台灣!

“四小龍”的發展再也不能讓我們大吃一驚,

可是我們也才剛剛邁出第一步。

在廣東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寫到了一件事。

現任總設計師對廣東幹部們說:

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

最直接的一個例子是,

廣東人均GDP最低的五華縣,21年人均GDP是1.91萬元。

比當年人均GDP最低的省份——甘肅——4.09萬元!

還要低得多!

關於過去5年,廣東省彙報的工作成果里,有這樣一句話: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投入各類幫扶資金1600多億元,推動省內161.5萬相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幫助桂川黔滇4省區93個貧困縣摘帽、5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東西部協作連續5年獲國家考核“好”的等次。

廣東幫助脫貧的六百多萬人里,只有161.5萬是廣東人!

一方面,廣東還不能讓每一個廣東人都實現富裕;

另一方面,廣東作為帶頭大哥,又必須扛起全國脫貧的責任。

還不夠,

廣東還不夠有錢!

當廣東GDP總量排進全球前十,

遠遠甩開新加坡的時候,

廣東的人均GDP只有9.83萬元

而新加坡是7.28萬

美元!

按照彙率,新加坡的人均GDP是廣東的4.78倍

過了近30年,

廣東還是沒有趕上新加坡,遠遠沒有趕上!

如果真的追上了,廣東再富4.78倍,

4200萬外來在粵務工的人員,71.3萬高校畢業生,132萬新增就業人員,

省內161.5萬相對貧困人員,省外500多萬貧困人員,

都能更富裕。

可是怎麼再富它4.78倍?

22年,廣東初步核算的增長率是1.9%,

23年,廣東預計的GDP增長率也只有5%!

別說什麼追趕新加坡,別說翻多少倍,能不能繼續增長都要打個問號。

改開以來,廣東摸著石頭過河,一不小心摸成了全國第一,而且是

連續34年!

這一回,還能拿誰當石頭摸?

我們不知道,但是廣東省政府給出了工作計劃:

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高水平建設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

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澳門“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就逮著一隻羊薅!

往死裡薅,這次把羊也抱回家!

財政資金要支援西部,內部用於民生的財政資金占比就高達70%,

廣東也沒錢搞,怎麼辦?

深化綜合改革試點,推動出台第二批授權事項清單,落實放寬市場準入24條特別措施。

只要給政策,沒錢也能辦事。

1979年,鄧老給廣東劃特區的時候,他說:

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後來呢,就有了經濟蟬聯34年全國第一的廣東。

鄧老說的血路是形容詞,

可是,廣東人硬是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殺出了一條致富的“血路”。

這條路上遍地黃金,也處處都是陷阱,要冒著不可知的風險。

廣東過去經濟的騰飛,有政策的優惠,有靠近“港澳”的便利,

但是最大的功勞,要給開放、務實、重商的廣東人和“新廣東人”。

只要有條件,他們總能殺出一條血路。

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

李光耀說:

我從未見過一位領袖,在現實面前願意放棄自己的一己之見。

直到他遇見鄧老。

分蛋糕和做蛋糕,公平和發展,一樣重要。

但是最重要的是,讓中國人過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