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七·五”惨案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北平“七·五”惨案

历史事件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北平“七·五”惨案,是指1948年7月5日,国民党军警在北平镇压东北流亡学生,造成的流血事件。1947年底,东北民主联军继夏、秋季攻势之后,发起冬季攻势。在三十月内,歼灭国民党军13.6万人,解放城中18座,将国民党军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等几个孤立地区。在溃败中,国民党政府为争夺利用东北青年,以建立东北临时大学、临时中学为名,将大批东北大、中学生骗入关内,流亡北平。7月4日,北平中参议会通过《救济来平学生办法》,决定停发东北流亡学生的公费,企图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然后投入内战前线。5日,流亡北平的东北人、中学生数千人,群集北平东交民巷市参议会议长许惠东住宅,愤怒抗议市参议会通过《征召全部东北(流亡)学生当兵的议案》,遭到预伏的国民党军警开枪镇压,9人被打死,100余人受伤。事件的发生,在北平学生界引起强烈反响。 [1]
中文名
北平“七·五”惨案
发生时间
1948年7月5日
发生地点
北京

事件经过

播报
编辑
1948年,内战全面开始,东北辽、吉两省的大、中学生约3000人迫于战火,纷纷流向北平,衣食住及读书问题均无法解决,他们派代表向北平市参议会交涉,但未得到答复。后来听说参议会会长许惠东要把他们送去当兵,学生们无比愤怒。7月5日晨,全体学生集合在市参议会门前,找许惠东及李宗仁质问,仍未得到肯定的答复。学生们四处碰壁,群情激愤,决定再次去找许惠东交涉。北平警备司令陈继承急忙调动大批宪警,企图阻止学生进入东交民巷。 [2]
下午4时,学生们到达东交民巷许惠东家的大门口。后来学生又冲破大门蜂拥入院。宪警用木棍、枪托把学生逐出大门。双方对峙了一会,秩序逐渐平静下来。警备总部的王参谋长叫学生派代表谈判,不料在谈判期间,陈继承从北平西苑调来青年军的一个营,把学生团团围住,架起机枪,装上刺刀,作出射击姿势。学生们都已知道代表正在谈判,见此情景,既诧异又气愤,但为避免冲突,大家仍忍耐着坐在地上等候代表的消息。会客室内谈判的双方,均不知道外边的情况。当协议达成后,双方代表向大门口走来,准备向学生们宣布,外面的学生见代表出来,欢声雷动,纷纷拥向门口询问消息,青年军阻止不住,随即开枪射击,机枪声、冲锋枪声响成一片。学生们匆忙就地卧倒,但当学生们起来时,枪声又起,直至王参谋长派人专门通知,才制止住射击,青年军见惹出大祸,匆忙撤走,当时学生队伍也很混乱,除少数人留下救死扶伤外,其余均撤回住地。在这场惨案中,进步学生死伤百余人。 [2]

事件结果

播报
编辑
7月7日,华北学联成立了“华北13院校学生抗议‘七·五’惨案后援会。北平各校同学以各种形式支援东北同学,开展募捐和慰问活动。7月9日,在地下学委的组织领导下,北平、东北万余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抗议国民党当局制造“七·五”惨案,高呼“反剿民要活命”的口号,前往行辕主任李宗仁处请愿。派代表与李谈判,提出严惩凶手,取消对集会、言论、请愿的禁令,厚恤死难者家属,建立东北临中、临大等10项要求。经过三批代表反复交涉,李宗仁被迫作了一些让步。在斗争取得了一定胜利后,游行队伍回到北大民主广场集会,宣布成立“东北、华北学生抗议‘七·五’惨案联合会”。 [3]
7月12日,北平各大学教授、讲师、助教404人,签名发表“七·五”事件抗议书登在大公报上,在这份抗议书上签名的著名教授有:左宗纶朱自清张奚若张申府张伯钧金岳霖梁思成邓以蛰、傅汉斯、许德珩费青傅铜、杜庚、章友江吴晗等人。清华、北大教授会、讲助教会发表告社会人士书,揭露国民党法西斯暴行。16日,清华、北大、燕京、师院123名教授、讲师、助教、职员、工警和学生自治会一起,联合向北乎警备司令部提出严重抗议。 [3]
南京政府见势不妙,急忙派代表处理。后来由傅作义下令,对肇事头目撤职查办,优抚死伤学生,并答应解决学生的生活及读书问题,一场风波才算暂时平息。 [2]

主要影响

播报
编辑
蒋介石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又一次暴露了自己与人民为敌的反动面目,东北同学开始觉醒了,为了自身权利,与北平同学团结在一起继续进行斗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