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庭系統動力看“吳亦凡事件”
首頁/ 情感/ 正文

從家庭系統動力看“吳亦凡事件”

大家好,今天我想透過

吳亦凡

的人生經歷,想談談家庭動力對一個人的影響。

從家庭系統動力看“吳亦凡事件”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一部即將頒佈的法律檔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草案)第二稿》

這部教育促進法將來可能會成為家庭教育的一部法律性的檔案。

家庭教育有多重要?

我們透過

吳亦凡

的成長經歷,透過家庭動力,來看看家庭動力在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地位、功能以及作用。

大家都知道吳亦凡最近的事件,他陷入了性醜聞,並涉及到強姦觸犯了法律。

從7月31日被拘留到8月16日被正式逮捕,他從一個明星、從一個歌手、從一個音樂的創作人,一下子跌落成一個囚犯,我們看到這是他成長過程中的一個不幸。

為什麼吳亦凡的人生會有這麼大的轉折?這與他的成長經歷又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吳亦凡的成長經歷是非常波折的,也是非常複雜的。

今天,我從

家庭系統動力

的角度,透過探索吳亦凡的成長經歷,來解析吳亦凡為何會從一個耀眼的明星跌落為一個囚犯。

1. 寄養經歷的家庭動力

從家庭系統動力看“吳亦凡事件”

吳亦凡原來並不叫“吳亦凡”,他原來姓“李”叫“李嘉恆”,嘉獎的“嘉”,恆定的“恆”。

其中,“嘉”代表美好的意思,代表了父母親最初對他的一個期待,希望他能永遠處在一個美好的狀態。

顯然,我們看到這個名字賦予給他的意義中“嘉”的部分在這幾年是實現了,但”恆“的部分並沒有實現。

當然,我們仍然相信,吳亦凡在出獄之後透過自己的努力,仍然能夠迴歸到一個正常的人的生活,仍然能夠像這個名字“李嘉恆”的寓意一樣去擁有美好生活。

那麼,吳亦凡為什麼要改名呢?為何要把“李嘉恆”改成“吳亦凡”呢?

關於這個部分,我們還要從他早年的生活講起。

從家庭系統動力看“吳亦凡事件”

吳亦凡是在廣州出生,因為他的父親母親當時特別忙,所以就沒有把他帶在身邊,而是將他送到了甘肅白銀這樣的一個地方,讓他的外公外婆去撫養。

他是在被生下來幾個月就被送到了甘肅白銀的外公外婆那裡,在六歲的時候才重新回到父母身邊。

廣州和甘肅相距很遠的距離,他的父母平常又太忙,所以,我們推測父母最多能夠一年回去兩次去看他,或者說只能等到春節才能回去看他一次。

從家庭系統動力看“吳亦凡事件”

中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0~6歲是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的這樣的一個時期。

吳亦凡六年都在外公外婆家生活,我們現在不太知道外公外婆是怎麼對待他的。

但是我們知道父母親在這六年時間裡面完全把他拋給了外公外婆,吳亦凡就處於這樣的一個長期的被寄養狀態。

也就是說吳亦凡在0~6歲,他幾乎是和父母斷絕關係的,在沒有父親母親陪伴的情況下長大。

這會導致吳亦凡內在會有一種被拋棄感,他會覺得父母不要他了,被拋棄感會讓他產生無價值感。

我們看到,吳亦凡在後來選擇女朋友的過程中,

在關係裡面他都擔心被拋棄,為了免於被拋棄,他通常會用主動拋棄的方式,來預防被拋棄的恐懼。

在這些關係裡面,他都用主動拋棄的方式,來預防被別人拋棄的這種恐懼。

六年的寄養讓他在內心裡,已經把外公外婆內化成他的父母親。

當在六歲之後重新迴歸自己父母親身邊的時候,他就會發問,“到底誰是我的親生父母親呢?是生物學的父母,還是養育我的外公外婆?”

也就是說,他在心理上的父母認同方面就發生了困難,儘管他知道親生爸爸媽媽是他的生物學上的“父母”。但他仍然會認為外公外婆才是他的“父母”。

因此,在父母認同方面他的內在就會出現了一個分裂。

當他認同了外公外婆,他就背叛了自己的父母;當他認同了自己的父母是他的心理父母,他就背叛了外公外婆。

這樣的分裂的狀態會在吳亦凡的內心裡面埋下種子,導致他會有兩種人格的爭奪和衝突,好的一面人格和不好的一面人格。

我們看到在吳亦凡的人生裡面會有很優秀的一面。

比如:

他非常俊美,有時候也非常紳士,在女朋友那裡他有時候也能非常關心;

在演藝界裡面他有非常好的演技,唱歌及音樂創作,他都能達到一個非常好的狀態;

包括他在韓國做練習生的時候,也兢兢業業,表現出很好的一面。

但是在關係裡面,他卻不斷地與女性甚至強迫女性發生關係,然後不斷地再進行拋棄,做出一些違背道德和法律這樣的事情,這是他的另外一面。

因此,我們看到這兩面都在他的身上共存,

這些都是與他曾經被寄養經歷有關。

他不知道自己的心理上的父母到底是誰,在他的內心裡找不到歸屬感,導致他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樣一個分裂就導致了他在人際關係上的一個分裂。

也就是說因為被寄養的經歷,導致歸屬感的分裂,再導致人際關係上的分裂,最後導致行為品質上的分裂。

這些都是曾經被寄養經歷給吳亦凡帶來的影響。

透過吳亦凡的成長的教訓,告誡我們父母不要輕易把孩子放到他人那裡寄養,不論這個人是他們自己的父母親,還是其他的親人,都是如此。

我們儘量要把孩子帶到身邊去撫養,這樣就會避免他的被拋棄感,避免他的歸屬感帶來的分裂。

2. 父母離婚的家庭動力

從家庭系統動力看“吳亦凡事件”

我們再看吳亦凡的第二個經歷。

吳亦凡在六歲的時候又回到了父母的身邊生活,開始上小學。

然後,在吳亦凡十歲的時候,大概是四年級、五年級,他父母的婚姻出現了問題。他的爸爸媽媽離婚了,吳亦凡被判給了媽媽,從此媽媽就帶著他生活。

我們說離婚本身不是問題,如果我們的父母能夠處理好離婚的部分,那麼對孩子的成長就不會帶來那麼大的影響。

我們透過奧巴馬的成長經歷也可以看到這個部分:

奧巴馬的爸爸媽媽都經歷過離婚,也經歷過再婚。奧巴馬也是判給媽媽的,奧巴馬的媽媽結了兩次婚,離了兩次婚。

但是我們看到奧巴馬成長得仍然非常好,他不僅成長得很優秀,而且還當了美國總統。

因此,我們說離異、離婚本身不是問題。但是,為什麼吳亦凡的媽媽的離婚會給吳亦凡帶來這麼大的影響呢?

這裡面有兩個部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

第一,吳亦凡的媽媽離婚了之後,她和吳亦凡的爸爸從此一刀兩斷,不再往來。第二,吳亦凡的媽媽也不允許吳亦凡和他的爸爸再來往。

我們看到父母離婚之後,把孩子和另外一個雙親的關係切斷,這個部分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害的。

我不知道吳亦凡的媽媽有沒有在吳亦凡面前說他的爸爸怎麼怎麼不好。

如果一位雙親在孩子這裡不斷地灌輸另外一個雙親怎麼這麼不好,就會在孩子的內在裡面破壞他的心理上的雙親。

如果心理上的雙親被破壞了,被汙名化了,那麼我們的孩子就會拒絕其中的一個雙親。

假如吳亦凡的媽媽經常在吳亦凡面前講他爸爸的壞話,那麼吳亦凡就會覺得他的爸爸很糟糕,認為爸爸很壞。

如果他覺得爸爸很糟糕、爸爸很壞,這就會對他的成長有影響。

那麼又是怎麼影響他的呢?

我們知道作為男孩是向父親認同的。

如果他有一個壞父親,他要向壞父親認同的話,那麼他就會成為一個壞孩子;如果他要和壞父親決裂的話,他也沒有辦法完成向男性的認同。

因此,我們說吳亦凡和爸爸的斷裂和割裂,對吳亦凡的性別認同會帶來困難。

換句話說,如果他完成不了性別認同,他就變不成一個地地道道的男人,那麼他就會用自己的行為來證明自己像一個男人。

同時,他會失去男人的那份應有的責任感,失去男人的那種擔當。

我們看到他後面不斷地更換女朋友,他對女朋友很難去承擔他應該承擔的這份道德的責任和法律的責任,這就是和父親斷裂的結果。

另外一方面,我們看到吳亦凡的父母離婚後,媽媽更改了吳亦凡的姓氏和名字。

我們知道吳亦凡原來是姓李,叫“李嘉恆”,現在改成姓吳,叫“吳亦凡”,吳是媽媽的姓。

也就是說吳亦凡的媽媽把吳亦凡從爸爸的姓和名都改變成另外一個人了。

名字的改變對吳亦凡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

名字是一個標籤,是一個象徵,同時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歸屬。

比如,吳亦凡原來認為自己是歸屬於爸爸的家族,自己的名字突然被改,那麼他又變成了歸屬於媽媽的家族。

對於吳亦凡來說,媽媽給他改名,其實就給他了一個暗示,讓他和爸爸要徹底的切割,不能再和爸爸有任何的一種關係,這個部分就會對吳亦凡的成長帶來嚴重的影響。

因為吳亦凡的名字畢竟用了十年,這十年代表了他的過去,代表了他的整個的人的一個狀態。

突然十年之後改變成另外一個名字,這讓吳亦凡內在

又會產生歸屬的分裂,“我是歸屬於李嘉恆呢?還是歸屬於吳亦凡呢?

我們看到第二個分裂又開始導致他的認同分裂。

第一是讓他不敢再向爸爸認同,而且必須要向媽媽認同,同時和他的過去又要做一個切割,這種切割對吳亦凡內在的人格也會帶來一種撕裂。

這份撕裂有可能會導致他在後面的職業生涯裡面也很難做整合,也就是“我做一個好男人和做一個壞男人”,在這個時候也會發生撕裂。

我們會看到最後的結果就是他還是被壞男人帶走了。

因此,我再次給各位父母一個提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要輕易改名字。

我們並不是說孩子不可以改名字,也不是說孩子不可以跟這個媽媽姓,不是這樣子的。孩子可以跟父親姓,也可以跟母親姓,這是婚姻法給我們的法定的權利。

我們在是更改孩子名字的時候,就是不能單方面的做決定,如果我們要給孩子改名字,要有改名字的理由,要和孩子商量,要徵求孩子的同意。

另外,我們在更改名字的時候呢,不帶著對過去名字的恨,不帶著對過去名字的憤怒。

如果我們帶著對過去名字的恨,帶著對過去名字的憤怒,那麼我就沒辦法去處理好過去的那個名字,我們也就很難發揮新名字的作用。

所以,改名字是可以的,但這裡面不要帶著恨,要和孩子商量好,這是給到我們的第一個啟示。

第二,在離異家庭中,父母離婚之後,我們不要在孩子那裡去攻擊另外一方,

不去在孩子那裡去培養仇恨。

我們要維護另外一個雙親在孩子那裡的內在的一個形象,美好的形象。

另外,我們也不要切斷這個孩子和另外一個雙親的關係。

比如媽媽是這個孩子的監護人的話,我們不切斷孩子和爸爸的來往,也不切斷爸爸對孩子的來往。

只要孩子內在裡面,他的父母的這個形象是好的,孩子的成長就會順利健康。如果孩子內在的父母形象是差的,孩子的成長就會受到影響。

因為,我們每個人身上有一半是父親的,一半是母親的。

如果我們一半的父親形象壞了,我們也覺得自己形象的一半也壞了。如果這個兩半的形象都壞了,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整個都壞了。

因此,我們說每個人的自我形象取決於父母親在我們內在父母親的那部分的形象。

如果兩個形象都是好的,我們就會感覺到自己是好的。如果有其中一個不好,我們都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

因此,父母要維護孩子心目當中雙親的形象,不要在孩子那裡去攻擊對方,去說對方的壞話,這是維護父母在孩子裡面好形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3. 移民及改變國籍的家庭動力

從家庭系統動力看“吳亦凡事件”

我們再說吳亦凡的第三個成長經歷,就是他的移民及改變國籍的部分。

移民及改變國籍,對一個十歲的孩子又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

移民是從一個國家移民到另外一個國家。在父母看來只不過是從一個地方到了另外一個地方,但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他將會面臨很多的喪失。

他喪失了自己的祖國,喪失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喪失了自己的學校,喪失了自己的朋友,喪失了自己的老師;

喪失了自己的居住地,喪失了自己熟悉的街道、熟悉的環境……

孩子面臨這麼多的喪失,對於父母來說我們是要認真處理的。

也就是說,我們在出國之前要把孩子的喪失處理好。

包括,要和外公外婆告別,要和爺爺奶奶告別,要和鄰居告別,要和學校的老師同學告別,和學校告別,和街道告別等等。

我們把這些告別儀式做得越徹底越全面,我們的孩子才越有能力到另外一個新的環境去適應。

這是其中一點,我想並不是所有移民、改變國籍的的父母都能做到。

如果這一點做不到,我們的孩子在這一方面的喪失沒有處理好,他就帶著這份沒有完成的哀悼到了另外一個新的國家。

他將面臨的是新的文化、新的學校、新的群體,這會給他帶來一系列的適應困難,尤其是語言不通會造成他和環境的割裂。

我們看到吳亦凡到了加拿大之後,他經常一個人很孤獨,小朋友也不和他玩,沒有人相處,他感覺到自己很另類,沒有辦法融入到群體裡面。

所以,後面就形成了比較孤僻的這樣的一個性格。

另外,到了一個新的地方之後,作為父母要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們父母能夠始終的陪伴孩子的話,那麼孩子的成長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我們會看到,吳亦凡到了加拿大之後,母親也是因為生計的原因很少能有時間陪伴他。

這個部分又會導致吳亦凡再次覺得被媽媽拋棄,這份的拋棄仍然會像被寄養一樣,導致他在關係裡面的恐懼,他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4. 與母親未分化帶來的家庭動力

從家庭系統動力看“吳亦凡事件”

我們再看吳亦凡後面的生活,他到加拿大讀了高中,從高一讀到高二。

媽媽一心希望她能夠學醫學,將來當一個醫生。因為在國外醫生的社會地位和收入都是比較高的。但是吳亦凡對醫生不感興趣。

我們知道,吳亦凡其實非常感興趣的是籃球。他在廣州讀初三的時候,曾參加了少年NBA全國聯賽,並且獲得了華南地區的冠軍。

他曾對媽媽說想打籃球,但是媽媽不同意。最後,吳亦凡沒有辦法,就慢慢放棄了打籃球的這樣一個想法。

同時他也沒有向媽媽期望的學醫的這條道路發展,吳亦凡開始去尋找自己想走的路。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韓國的SM娛樂有限公司在加拿大招藝術練習生。結果他就去報名了,最後被錄取。

他在韓國做練習生期間,非常的努力,兢兢業業。這期間,他的自我的生活能力,包括他的演繹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到了2014年,他決定來中國發展。

那個時候吳亦凡大概24歲,一般來說這個年齡是要和自己的父母分離了。

但是,我們看到吳亦凡的媽媽沒辦法和吳亦凡分離。

她替吳亦凡去處理生活及工作上的很多事務,除了唱歌、演戲、創作,她不能代替之外,

其它方面如在

事業方面、社交方面、在粉絲相處的關係的這些方面,以及包括他在交女朋友之後出了問題,都是他的媽媽替他去解決。

我們會看到吳亦凡的媽媽是過度的干涉屬於吳亦凡自己的事情,這讓吳亦凡形成了一種過度依賴媽媽的這樣的傾向。

這部分的過度依賴讓吳亦凡對他自己的事情失去了承擔責任的能力,或者說也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來承擔責任,所有的都有媽媽代替他來解決。

在面對他和粉絲的糾紛,包括和女朋友的糾紛,所產生的這些比如不道德行為,甚至是一些違法的行為,通通都被媽媽搞定了。

在吳亦凡這裡就形成了一種觀念“

我可以不為我所做的事情負責,都由媽媽來替我解決搞定。

這樣的一種雙向的沒法分離,也就是媽媽沒有辦法和吳亦凡分離,吳亦凡沒有辦法和媽媽分離,導致吳亦凡媽媽過度溺愛吳亦凡。

結果是讓吳亦凡沒有能力去替他自己的事物去承擔責任,也沒有能力使他從一個男孩變成一個男人,變成一個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人。

這個告訴我們,孩子一旦到了18歲之後,我們作為父母就要和孩子分化。

心理學上我們說要和孩子分化,其實包含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和父母分離,一部分是和父母還要有愛的連線。

我們先說要怎麼

和父母分離

對於吳亦凡來說,他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去發展,如何去交女朋友,在交女朋友過程中出現了的問題和糾紛,這些都屬於他自己的事情。

對於這些屬於他自己的事情,他要自己去面對、自己去解決,我們把這叫做“分離”。

也就是說我們作為父母不去介入、也不去插入或者是控制孩子的事務,我們要讓孩子為他自己的事務承擔責任。

同樣,我們作為父母也不讓孩子來替我們人生的事務承擔責任。

比如,父母婚姻、父母的職業、父母的健康、父母的人際關係等,也不拉孩子捲入。

也就是說,爸爸媽媽把屬於自己的事情經營好;作為孩子,我們把屬於他自己的人生事務經營好,兩代人要有界限。

很顯然,吳亦凡媽媽和吳亦凡之間沒有了一個清晰的界限。

吳亦凡媽媽過度去承擔屬於吳亦凡本人的社會責任,那麼吳亦凡就不需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了。

所以,他就會肆無忌憚的去做一些違反道德的甚至是違反法律的事情,最後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吳亦凡給到我們的教訓是非常沉重的。

這給我們父母再次提了一個醒,也就是孩子到了18歲之後,我們作為父母要主動和孩子分化,那作為18歲成人的孩子,我們也要主動的和父母分化。

如果兩代人都能做好分化,那麼兩代人都能夠活得精彩、成功、綻放。

如果兩代人都不能彼此分化、相互依賴,那麼兩代人都很難活出自己。

我們看到吳亦凡從明星到囚犯的結局是不幸的,這個不幸是與他的原生家庭動力有關。

我們會看到作為父母,當然也包括吳亦凡的母親,也都希望他能擁有一個好孩子,能有一個成功、快樂、幸福的孩子;

作為孩子,他們也希望能夠擁有一個好父母,也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燦爛美好的未來。

我們所有的願望都是一樣的,為什麼我們沒有要到這些部分呢?

吳亦凡的成長經歷給到我們的啟示:

我們在孩子18歲之前,作為父母我們既要做好家庭教育,又要盡到我們父母的職責。

我們父母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對孩子進行社會化,把孩子從一個自然的人變成一個社會化的人,也就是變成一個合格的公民。

從家庭系統動力看“吳亦凡事件”

一個合格的公民最基本的標誌就是要有生活自理能力,要有職業的能力,要有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能力,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樹立正確的人生的意義和目標。

這些都是我們作為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的。

在這一方面我們父母做得越好,我們的孩子成長得就會越好。

因此,家庭教育對我們每個父母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對我們每一個孩子來說,我們在18歲之後,就要做好與父母的分化工作,我們就不能再繼續依賴自己的父母親。

18歲之後父母對我們已經沒有義務和責任了,至少在法律上如此。

18歲之後,我們作為一個成人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要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命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我們要為社會、為他人,包括我們的職業,也要承擔責任。

一個人能夠為自己、為社會承擔起應該有的責任,他的人生、他的未來才有成功的可能、才有幸福的保障。

從家庭系統動力看“吳亦凡事件”

雖然吳亦凡已經成為了一個囚犯,當然他也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了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

我們也相信吳亦凡透過對過去的這些經歷,能夠重新調整自己的人生理念,重新調整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然後做一個對社會有意義、有價值、有貢獻的人,也能夠做一個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人。

同時,我們也看到吳亦凡目前的境遇,也讓吳亦凡的媽媽非常傷心和難過的,也就是說吳亦凡媽媽也不希望吳亦凡有這樣的人生局面。

當然,作為吳亦凡的媽媽來說,她今後仍然需要和自己的兒子有界限,並做好與吳亦凡的分化。

吳亦凡做了違法的事情,他要承擔責任。作為吳亦凡的母親

要鼓勵孩子去承擔他應該承擔的責任,同時也要相信吳亦凡在未來,也能夠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同樣,作為媽媽,也要經營好自己的人生。父母越是把自己的人生經營好,就越為孩子未來經營好他的人生樹立了榜樣。

最後,我們祝願吳亦凡及他的媽媽,將來都能夠擁有他們自己美好的人生。

從家庭系統動力看“吳亦凡事件”

從家庭系統動力看“吳亦凡事件”

本文作者:沈家宏

整理|編輯:素簡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

Copyright © 2024百聞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