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視營運數據強 可望再翻身?

香港電視 (SEHK:1137)日前公布第3季營運數據,不但總商品交易額按年大增38.6%至6.97億元,平均每日訂單數量及交易額亦有持續上升趨勢。亮眼的成績,是否代表香港電視距離轉虧為盈之日不遠? 股價亦有望重上高位?

平均每日訂單數量攀升的意義有多大

報告最令人鼓舞的數據,大概就是平均每日訂單數量。7月的平均每日訂單數量有14,100張,8月14,200張 ,9月16,300張,也是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的升幅達40.5%。升勢及升幅看來都相當不俗,不過再看平均訂單值,升幅就沒有那麼明顯了。去年9月,平均訂單值是518港元,今年9月是477元,不升反跌;可幸的是每日平均訂單交易額仍處於輕微上升的趨勢。

背後反映了什麼

香港電視最近訂單數量增加,某程度上相信跟香港社會動盪有關;這段時期大家減少了出外購物,某些超市最近更提早關門,這些都刺激了網上購物的需求;從9月平均訂單值477元這個數字,就可看見當中端倪。HKTV Mall的顧客,購物行為非常受優惠影響,現時HKTV Mall長期做星期四買滿500元95折的優惠,所以平均訂單值超過500元是相當正常的事;9月的數字是477元 ,反映有些顧客為了「應急」,等不了星期四有優惠才下單購物。這類增長最大的問題,是單量能否維持下去。

幾轉虧為盈要看訂單量及成本控制

王維基出了名心口有個「勇」字,香港電視「蝕住嚟做」人所皆知,2017年他說香港電視日蝕一部Benz,即時成為金句。根據2019年截至6月之中期業績,上半年香港電視虧損1.55億港元,平均每日仍蝕85.2萬元。

香港電視轉虧為盈的策略有二:增加訂單,和減低營運成本。香港電視在中期業績報告中曾計算過,如果能把每日平均訂單量增至25,000張,倉儲及配送成本將會降至總商品交易額的13.5%或以下 (現時為15.9% ),所以現時的訂單數量雖然增加到16,300張,跟25,000張仍是有段不少的距離。

至於營運成本,是香港電視最大的弱點。現時,營運成本佔總商品交易額35.6%,雖然比起去年同期的42.1%進步良多,但明顯不夠。倉儲及配送成本佔比的確逐年在減低中,這歸功於已投入服務的青衣物流中心及將軍澳物流中心,合共每日可處理多達20,000張訂單。理論上,當訂單數繼續攀升,倉儲及配送成本佔比有望從現時15.9%下降。

比較令筆者不確定的,是香港電視對O2O門市的堅持;現時香港電視共有33間門市,公司堅信門市有助線上銷售、吸納新客戶和減低配送成本,這「新零售模式」,看來已經成為香港電視長期策略的一部份。這部份的成本被納入了「市場推廣、宣傳及門市營運開支」的總項,並佔總商品交易額6.1%,換句話說,O2O被作為Cost Centre而非 Profit Centre處理,其成本效益及存在價值較難客觀評估。

總括以上,雖然香港電視第3季營運數據的勢頭正面,公司要轉虧為盈卻非指日可待的事。最近香港電視股價受好消息影響掉頭回升,不過能否持續重上升軌仍是要看實際營運成績。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