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賺錢工作轉行成為老師 傑出老師:世上沒有壞學生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親子 - 親子資訊 - D200309

放棄賺錢工作轉行成為老師 傑出老師:世上沒有壞學生

親子

發布時間: 2020/03/09 16:33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07

分享:

分享:

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李惠利中學曾舉辦失敗教育,其中一項活動是「飛越恐懼」,學生將恐懼寫在紙上摺成飛機飛走。﹙程志遠攝﹚

這個星期介紹的教育界朋友真是識於微時,微到他仍是中六學生,當時我是記者就去訪問他。一個叫教育有心人的系列報道,這位有心人是第三成績組別學校學生,而他為了可繼續讀書而離家出走,入住中途宿舍,結果訪問的兩年後考入大學。

故事到這裡還算是相當勵志。他於中大經濟系畢業後順理成章投入金融界,賺錢是大多數夢味以求的事,月入達6位數字,穩定而且前途及「錢途」無限。豈料,他有一天突然告訴我,他會回去自己的母校擔任教學助理。

當時我以為自己聽錯,擔任教育助理的人工大概只有1萬2千元,即只可賺原本的十分之一,而且他的兒子還剛剛出世。佢解釋的原因是「返母校教學生,有意義過搵錢。」這句說話出自一個60歲的人,我一點都不奇怪,但來自這個人20多歲的後輩,我就懷疑這個人應該是「黐線」,或者是真心熱愛教育。想一想,這麼熱愛教育的人,應該多多少少都有點「黐線」。

由教學助理,一邊考取教師資歷,正式做老師,他仍然選擇教成績最差的學校,所謂第三成績組別的學生。可能他都是來自這類學校,所以學生這樣頑皮、用甚麼心態讀書,他都瞭解指掌,所以他經常說﹕「世上沒有壞學生,只有老師還沒教好的學生。」他的確做過不少,例如將差點被判入獄的學生,引導成努力讀書的模範生,更令人人稱為壞學生的愛徒被教協選為「好學生」。

說這麼多,這位老師除了特別之外,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香港家長不要將教育當成小朋友將來賺錢的工具,例如這次疫症爆發,我們會發現,有好多東西比錢更重要,例如人格、家庭或者理想,這些與金錢都沒有必然的關係。

這麼老師就是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李惠利中學老師張偉侖,剛剛成為表揚傑出老師的司徒華獎得主。

香港電台第一台《我們不是怪獸》 「梁永樂-怪獸爸爸and friends」
周日晚十點新聞後播出

撰文 : 梁永樂 八爪魚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