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陳肇真-淺談包皮及包莖@民正新聞|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8-13 19:53:26| 人氣5,1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大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陳肇真-淺談包皮及包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http://youtu.be/a9LEFn6Hzvs為什麼家長與醫師間有這麼大的落差呢?主要是家長常拿小孩的外觀與自己的比較,有顯著差異時便認為是不正常,需要處理,所以家長或醫師就認為要讓小嬰兒的龜頭早早露出,以便出人頭地,這就是所謂的「揠苗助長」,農夫認為早早將稻苗向上拉,稻子就會長得較快較大,家長認為早早讓龜頭露出,生殖器就會長得較大,功能較好。許多家長及醫師也有「藏污納垢」的觀念,認為包皮與龜頭的間隙是清潔的死角,須經常將包皮往後推露出龜頭,待清洗後在將包皮蓋回龜頭之上。如此作法,將較窄的「包皮口」強行通過較寬的龜頭,極易造成「包皮口」附近裂傷,待裂傷癒合後結疤形成瘢痕。此時「包皮口」縮小僵硬,無法下推通過龜頭,這就是所謂包莖 (phimosis)這是多數纖維性「包皮口」狹窄 (包莖) 患者的經驗 (不愉快、不需要、傷害性),會引起裂傷→瘢痕→縮小「包皮口」→包莖。若此時家長仍執意要後推包皮露出龜頭清洗,將造成重複傷害,甚至可能後推後無法將「包皮口」通過龜頭推回原位,這就是包莖嵌頓 (paraphimosis),此時包皮及龜頭血流受阻,可能造成包皮龜頭充血壞死。包莖也可引起乾性閉塞性龜頭炎。 此外尿液是無菌的,不會引起感染,而多數清潔液或水是有菌的,易發生感染。有時這些液體進入尿道,也會引發疼痛及尿道炎。

    上帝創造人類的包皮,並不是沒有用的東西,而是用來保護龜頭的。嬰幼兒的包皮與陰莖龜頭有一層薄紙狀的沾黏,此時不能將包皮後拉露出龜頭,否則會因皮膚剝離引起出血,結疤及包莖。有沾黏的部位,並不會 「藏污納垢」,所以並不必「揠苗助長」,露出龜頭清洗。幼兒期間間歇性的勃起及脫落的包皮屑會將包皮內層及龜頭分開。到6歲時,2/3男孩仍有部分沾黏。此時若沒有包皮龜頭炎,或極度的「包皮口」狹窄而引起尿路阻塞排尿困難,應不需手術治療。一般而言,包皮需手術機會不到 1%

    「割包皮」是最古老最常見的手術,但關於手術的利弊上有許多爭議,有宗教、儀式及衛生上的討論,但並未能達成一致的結論。有人主張割包皮可減少性伴侶的子宮頸癌發生率,但並無前瞻性的研究結果支持。「割包皮」的適應症包括:包皮龜頭炎,膀胱輸尿管逆流,包莖嵌頓,包皮口狹窄導致氣球現象排尿不順。禁忌症包括:尿道下裂,尿道纖維沾黏,陰莖過小,埋藏式陰莖,陰莖陰囊蹼狀相連狀態。 「割包皮」能引起身體的不適或暫時失能,聖經甚至記載迦南地的示劍族因全族男丁接受割包皮,兩天後被滅族的故事。「割包皮」也引起一些後遺症,比率低 (0.2%) 而症狀輕微。包括:切太多→傷口裂開,出血,尿液滯留,陰莖龜頭傷害,尿道皮膚瘻管. 切太少→贅皮,隱藏式陰莖:結疤的包皮環蓋住龜頭,包皮與龜頭間的緻密沾黏→勃起疼痛,術後的慢性刺激→尿道口狹窄,(尿布阿摩尼亞尿道炎)

    所以雖然「割包皮」不是複雜的手術,仍須由經驗豐富的醫師執行,以釐清手術的適應症、禁忌症,並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台長: 蔡永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