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自駕公司 Waymo 執行長:送自動駕駛的車上路,比送火箭登天還難! - INSIDE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Google 自駕公司 Waymo 執行長:送自動駕駛的車上路,比送火箭登天還難!

爬梳馬斯克的 SpaceX 與 Tesla、Uber 賣掉自動駕駛部門 ATG 的經驗,這套邏輯似乎蠻真的?

「真正送自動駕駛的車輛上路,比送火箭登天還要難!」此言來自 Alphabet 與 Google 的自動駕駛汽車品牌 Waymo 執行長 John Krafcik。

連做自動駕駛的人都沒有信心了,普羅百姓還要押注在這項前途茫茫的新科技嗎?

Krafcik 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開發自動駕駛的汽車真的是個「非凡的任務」!他認為,這項挑戰比送火箭上軌道還難的原因在於,自動駕駛的每一次都需要安全無虞,不能出任何差池。但火箭的發射,即便有人在上頭,但只需要安全一次即可,壓力較小。

在馬斯克身上蠻靈驗的?

這套邏輯似乎蠻真的,呼應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的經歷,他已數次在 SpaceX 的火箭發射上取得成功,最近忙著測試其星艦和超重型火箭的開發計劃,更拿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補助款 8.85 億美元,也將啟動新一輪的投資計劃,估值翻倍至 920 億美元。Starlink 與 Starship 計畫目前為止的進展都頗為順利,可說是前途一片明亮。

推薦閱讀:馬斯克:SpaceX 將測試超重型火箭送星艦入軌

但在自動駕駛的方面,進展似乎較小。除了針對美國少量「專家等級」車主釋出的全自動駕駛模式(FSD)Beta 版試用中,見得一位車主在去年底成功靠全自動駕駛,從舊金山開 600 公里到洛杉磯外,要迎接社會廣泛使用全自動駕駛的未來,似乎還有一段路要走。

推薦閱讀:特斯拉車主成功靠全自動駕駛,從舊金山開 600 公里到洛杉磯

畢竟,當初馬斯克自己親口在 2019 年特斯拉自動駕駛投資者日(Autonomy Investor Day)說,2020 年將有 100 萬輛全自動駕駛的特斯拉車輛走上道路,但這個願景隨著 2021 年的到來,也隨之幻滅。

Uber 也不玩自動駕駛了

在 2020 年底,另一家對自動駕駛技術懷抱期待的公司 Uber,也黯淡地將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 ATG 出售給競業的自動駕駛新創 Aurora。ATG 在兩年前風光一時,不僅估值 72.5 億美元,還擁有軟銀、豐田的 10 億美元聯合投資。在 2018 年也被當時 Uber 的前執行長 Travis Kalanick 大力看好,甚至揚言 2019 年 Uber 的自動駕駛計程車就可以上路。

推薦閱讀:自動駕駛夢碎,Uber 出售自駕部門 ATG 換 Aurora 26%股權

但隨著 Uber 每月投入 2000 萬美元的開發費用卻無法得到回報時,Uber 終於看清現實認賠殺出,結束自動駕駛這回合。

自動駕駛普及化不會來得那麼快

Krafcik 補充,在 2015 年時的確有足夠證據支持企業家們,2020 年可以實現自動駕駛的營運。但在這中間 5 年,由於對技術的經驗增加,自動駕駛汽車大規模生產的難度頗高來看,Waymo 也不敢亂下狂言了,必須用更謙虛的態度來持續開發自動駕駛。

Krafcik 並未透露 Waymo 何時會推出新的技術或服務,但 Krafcik 認為,要讓車主完全脫離駕駛的工作,可能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雖然路途漫長又艱辛,Krafcik 仍對自動駕駛汽車充滿願景,「這將會是改革汽車認知與產量的革命性技術」。

而另一個對自動駕駛也有高度期待的企業,正是跨足到電動車行業的蘋果。專家預估,預計在 2024 年推出的 Apple Car 將會主導研發自動駕駛系統,企圖成為自動駕駛的新霸主。

核稿編輯:Anny

延伸閱讀:


最新發展:

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安葆電能部署逐鹿數位 BPM,填單效率增 7 成,稽核效率躍升 9 成,成功傳承知識與經驗

安葆電能採用 MetaGuru 逐鹿數位「企業流程管理系統」(BPM),促進成功經驗傳承,更大幅提升企業營運效率。導入逐鹿數位 BPM 後,安葆電能稽核效率躍升 90%,同時減少 70% 的填單時間,後續更計畫透過逐鹿數位實現 BPM 與 ERP 的串接,並滿足各部門的BI報表需求。

安葆電能−深具口碑的全方位綜合能源服務商

成立於 1994 年的安葆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或稱「安葆電能」),起初以銷售美國 Kohler 柴油發電機組為主要業務,之後獨立開發「PLTC 負載不斷電平順轉移系統」,開始提供客戶客製化的電力備援系統規劃設計,同時搭配電力品質改善設備,及具有豐富的現場施工經驗的施工團隊,不僅增強客戶的競爭力,亦讓自身成為具專業口碑的電力系統整合商。

安葆電能起初以柴油發電機組逐步擴展,增加靜態不斷電系統、動態UPS機組、氫氣和沼氣發電機組、地熱發電機組-以及電池儲能等系統整合。如今,安葆電能已穩健的走過三十個年頭,致力為企業提供先進且高品質的能源解決方案,近年也積極深耕潔淨及可再生能源,落實客戶永續發展的承諾。

安葆國際實業副總經理黃必先(左)、安葆國際實業(右)/Photo Credit:安葆國際實業
安葆國際實業副總經理黃必先(左)、安葆國際實業(右)/Photo Credit:安葆國際實業

導入逐鹿數位 BPM,奠基 IPO 堅實基礎

迄今,安葆電能擁有逾 170 位員工,分為客戶服務、技術工程及業務行銷三大團隊。為準備公開募股(IPO),安葆電能於 2023 年決定導入企業流程管理系統(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期望藉由表單建立,確保各項 SOP 規範的產出正確無誤,甚至可將累積多年的成功經驗內化於表單,發揮傳承效果,便於新進同仁快速學習,並複製這些成功模式,幫助安葆電能公司締造更大的成功。

有鑑於 BPM 運用範圍甚廣,且攸關企業文化的重塑再造,因此,安葆電能在選擇  BPM 時慎重其事,幾經評估後,最終決定採用逐鹿數位的 BPM 系統。

導入逐鹿數位 BPM,可為 IPO 奠基堅實基礎、做好充分準備/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導入逐鹿數位 BPM,可為 IPO 奠基堅實基礎、做好充分準備/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任何 SOP 執行,皆需透過表單來驗證

安葆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必先表示,他曾服務於知名大型企業集團,在其工作經驗中亦十分重視 BPM 表單應用,認為員工閱讀公司的規範,只是 Input 到個人腦袋,至於 Output 產出正確與否,則必須透過表單來驗證。換言之,BPM 可確保每個人的輸出條件都可以符合 SOP 規定,可以降低溝通偏差。

黃副總與安葆資訊部是安葆電能導入逐鹿數位 BPM 的關鍵人物。他深諳 BPM 的價值,認為所有 SOP 的執行,皆需通過表單輸出來驗證。而表單可以附加多種選項欄位,如此一來,公司無需頻繁修改 SOP,而是以 BPM「必填選項」與「選單內容」增減方式,便於同仁有效矯正與達成正確工作。

逐鹿數位 BPM 快速表單開發工具可確保所有 SOP 執行,以提高準確性和一致性。
/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逐鹿數位 BPM 快速表單開發工具可確保所有 SOP 執行,以提高準確性和一致性。 /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透過 BPM 精準打造簡潔俐落的部門流程

再者,黃副總認為表單分類應與各部門的 SOP 結合,滿足每個部門各自的業務聯繫表單需求;BPM 表單流程以「受理的經辦部門」為表單接收方也就是 SOP 制訂方,「開單的需求部門」為表單起動方。黃副總強調,關於表單簽核流程設計,引導起動方與接收方以正確的選單內容限制來替代會簽分散責任,最理想模式是「開單→受理→結束→通知」。

告別紙本簽核的缺點,迎向更井然有序的管理

安葆電能在導入逐鹿數位 BPM 之前,曾經使用紙本簽核的方式,且需將表單掃描到電腦上。傳統方式中,紙本簽核最大的盲點在於難以有效分類歸檔,且容易遺失,以致面對稽核時,可能陷入翻箱倒櫃的窘境,也可能遇到「核決權限不足」等缺失。

如今,導入逐鹿數位 BPM 後,安葆電能可將表單推向數位化,進行井然有序的分類與保存,並依照 SOP 確實運行、高效率又防錯防呆,徹底改善核簽核決權限不足之情況。另外,在面對企業稽核時,安葆電能也都能迅速準確地呈交相關表單紀錄,不必擔心因人員異動而找不到原始表單的問題。

安葆電能選擇逐鹿數位的關鍵原因

回顧安葆電能導入逐鹿數位 BPM 的歷程,黃副總評估逐鹿數位隸屬於明基佳世達集團,擁有近四十年的 IT 產業經驗,且在 BPM 系統方便深具豐富實績,已受到亞太區多家上市櫃企業的青睞,因此更加肯定逐鹿數位 BPM 是安葆電能的首選。

更重要的是,逐鹿數位主張 BPM 不僅是一項資料收集和決策支持工具,更需要融合專業顧問服務,來滿足不同垂直產業的需求,才能真正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因此,逐鹿數位近年積極佈建垂直產業專業顧問團隊,以滿足各行各業的多構面需求。

此外,逐鹿數位 BPM 以 Current User 計價,相對具有開放性、不致限制太多,並採取 Low/No Code 設計,使各部門能輕鬆建立自訂表單。逐鹿數位 BPM 亦支持跨分公司及部門的簽核流程,確保業務運作的無縫對接。目前,安葆電能一共設計了 16 類表單,包括共用表單、管理部表單、資訊部表單、報銷表單、工程部派工表單、計畫部專案計畫表單、資材部請採驗表單等,業務表單、財務表單總計約 120~150 張,並計劃持續增加,以提高企業營運透明度。

逐鹿數位 BPM 以 Current User 計價,支援 Low/No Code 設計,讓各部門輕鬆建立表單,並支援跨分公司及部門簽核。/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逐鹿數位 BPM 以 Current User 計價,支援 Low/No Code 設計,讓各部門輕鬆建立表單,並支援跨分公司及部門簽核。/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逐鹿數位提供加密欄位、整合 EPR 等客製設計

回望 BPM 建置過程,逐鹿數位提供的主要協助在於完成加密欄位、傳簽、核決權限等客製化設計。目前,安葆電能已達成第一期數位化目標,展望後續還有第二期、第三期目標待實踐,依序是完成 BPM 與 ERP 的串接,以及滿足各部門所需的 BI 報表,例如財務部的付款月報表等。

安葆電能黃副總指出,要讓人人覺得表單好用,需帶入五項基本欄位資訊資料庫(如:銷售合約與成本、購案分工細目、材料編號資料、供應商基本資料、客戶基本資料),有效的減少填單負擔,因此,必須建立標準的公版資料庫。在逐鹿數位的協助下,安葆電能佈建了一套 SQL Server 資料庫,承載著從 ERP 篩選的數據,再與 BPM 表單對接。下一步,將借助逐鹿數位的技術資源,做到將新增檔案寫回 ERP,完成第二階段的 ERP 串接目標。

逐鹿數位提供加密欄位、傳簽及核決權限等客製化設計,助力企業達成數位化目標。
/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逐鹿數位提供加密欄位、傳簽及核決權限等客製化設計,助力企業達成數位化目標。 /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減少 70% 的填單時間,稽核效率更躍升 90%

隨著逐鹿數位 BPM 上線啟用至今,使安葆電能整體同仁的填單時間驟減 70%;其次,表單開立至下一個簽核節點的時間,足足縮減 50% 之多;在回覆效率方面,也縮短了 50% 的用時。更重大的效益在於,逐鹿數位 BPM 使安葆電能的稽核效率提高 90%,十分有利於 IPO 準備過程以及企業多項稽核程序。

BPM 提升企業營運效率,促進成功經驗傳承

此外,BPM 也為安葆電能帶來「傳承」的價值。以填單為例,以往同仁遇到不會填的欄位,通常會選擇略過、保留空白,這使得許多表單缺乏可讀性,難免導致若干作業結果流於偏誤(必須浪費多次電話聯絡來補充)。如今,藉由 BPM 表單上的欄位規劃及流程卡控(如:必填選單欄位),驅使所有同仁按正確步驟操作,不僅使企業流程更加順暢,也有助於成功經驗的傳承,為企業進行重塑再造。

逐鹿數位 BPM 助力企業提升營運效率、促進成功經驗傳承/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逐鹿數位 BPM 助力企業提升營運效率、促進成功經驗傳承/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企業數位轉型之路,首選逐鹿為您築路

MetaGuru 逐鹿數位提供了關鍵的產品與技術支援,並透過策略性顧問服務,在安葆電能的數位轉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逐鹿數位高度客製化的 BPM 表單設計,與資料庫數據整合及串接等服務,有效地賦能安葆電能提升營運效率,並為可預見的 IPO 之路,做好充分準備。

MetaGuru 逐鹿數位精耕 BPM、HRM、MES、RPA、碳流程追蹤系統等企業核心應用,已在亞太區和兩岸三地締造千家以上的企業成功案例。逐鹿數位提供一站式企業數位轉型解決方案,欲了解更多成功案例,或進行專屬您的免費一對一諮詢,歡迎透過此連結填寫表單,將有專人與您立即聯繫。

逐鹿數位擁有近 40 年 IT 經驗,服務超過 5,000 家知名企業客戶,提供模組化服務和產品,專注於推動企業數位轉型。/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逐鹿數位擁有近 40 年 IT 經驗,服務超過 5,000 家知名企業客戶,提供模組化服務和產品,專注於推動企業數位轉型。/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關於MetaGuru 逐鹿數位

企業數位轉型的堅實推手-MetaGuru 逐鹿數位(更名前:明基逐鹿)成立於 1984 年,母公司為 IT 智能化最佳夥伴-MetaAge 邁達特。逐鹿數位具有近 40 年的 IT 產業經驗,客戶橫跨亞太區十大產業及百大企業,有 5,000 多家知名企業客戶都在使用逐鹿數位高彈性的模組化服務和產品。逐鹿數位亦從企業管理系統延伸創新應用,為企業提供涵蓋 AI、RPA 自動化技術和減碳營運等數位轉型戰略。

本文章內容由「逐鹿數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