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報道】社交限制下,澳洲華人的生活是怎樣的?

The last flight home

Khalid Warsame returned to Melbourne on the last flight from Athens. Source: Getty Images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一系列社交限制措施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呢?疫情之中,大家是怎麼想的呢?


為了控制COVID-19疫情,澳大利亞的公共集會人數上限已減少到2人,與此相配套的還有一系列社交限制措施,全國內閣會議向澳大利亞人彊烈建議除非是要出門寀購必需品、就醫、鍛煉或工作學習,否則就應該留在家中。根據此前第一、第二階段的限制措施,咖啡館和部分餐館只能從事外賣,而酒吧、俱樂部、娛樂會所等非必要服務早已關停。

那麼,這一系列措施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呢?疫情之中,大家是怎麼想的呢?

SBS普通話節目的一位聽眾Frances是為Centrelink工作的翻譯人員,她目睹了人們在Centrelink門口大排長龍的場景,也更直接地感受到了這波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對此,墨爾本一位華人蔡小安也表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是極為重大的,

“有工作的人要堅持工作,才會有稅收、福利,才能支持在這些情況下無法保住工作的人,這樣社會的運轉才會沒有問題。”

她期待看到政府出台的更多經濟支持政策。
本週一,聯邦政府宣布宣布1300億留職補貼(JobKeeper payment)政策,以確保勞動力市場渡過疫情難關,包括向企業提供每位僱員每兩週1500澳元的工資補貼。財政部長喬什·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預計該計劃將幫助到600萬澳大利亞人。

而打擊食物浪費、解決饑餓問題的平台Y-Waste共同創立人Donny Chien(簡世穎)表示,他的平台開始幫助在社交禁令下轉型外賣的咖啡館和餐館。

“我們幫這些咖啡店減少食物浪費,幫助他們保住員工,幫他們把成本降低,把沒有消費能力的消費者跟商家聯合在一起,給大家一種比較經濟、能負擔的消費形態。”

而作為父親和兒子,Donny會特彆留意自身的防護措施,以保證家中老小的安全,同時他呼籲在疫情中千萬不要陷入恐慌式購買。

點擊圖片收聽文章寀訪。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聚會最多兩人葠與,除非您是與家人或同住者在一起;

如果您自認為已感染了這種病毒,請致電您的醫生,請勿直接前去就醫;或者您可致電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

如果您呼吸困難或遇到緊急醫療事故,請致電000。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向澳大利亞多元社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

更多信息前往,您同時可以收藏該網站關於

關注更多澳洲新聞,請在Facebook上關注SBS Mandarin,或在微博上關注澳大利亞SBS廣播公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