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东汉末年谋士)_百度百科

郭嘉

东汉末年谋士
展开7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中国东汉末年曹操的重要谋士。 [17]
郭嘉少时即有大志,长期闭门读书,好结交英杰之士。壮年拜官司徒府。 [18]后经荀彧推荐,任曹军祭酒。官渡之战前,向曹操提出平定北方地区的战略,坚定了曹操必胜的决心。官渡战胜后,诸将惧怕刘表偷袭,郭嘉断定其只能空谈,不足为虑。建安十二年(207年),为曹操北击乌桓划策,大获全胜。 [17]同年郭嘉病死于易州(今河北易县),享年三十八岁。 [19]
曹操对郭嘉的去世,非常痛惜,“追思嘉勋,实不可忘”,称赞其在政治、军事方面的见识都超过同辈,是自己的“奇佐”。 [20]
全    名
郭嘉 [21]
奉孝
谥    号
贞侯 [22]
所处时代
东汉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 [21]
出生日期
170年
逝世日期
207年
主要成就
助曹操平吕布、定河北,灭乌桓,定辽东
主要作品
《十胜十败论》
最高官职
司空军师祭酒
爵    位
洧阳亭侯
家    世
颍川郭氏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慧眼识主

郭嘉出生在颍川,少年时就有远大的志向。汉末天下将要发生动乱,郭嘉从二十岁起,就隐姓埋名,秘密地结交英雄豪杰,不与世俗之人交往,所以当时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情况,只有了解他的人才认为他有奇才。 [25]
起初,郭嘉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公,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每计谋都能实现。而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所以计谋多端而缺乏要领,好出计谋却不能决断,要是遇上大难,就身危了。”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 [2]

东征吕布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伤心之余,曹操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对郭嘉说:“袁绍占据冀州地盘,有青州、并州两州军队跟随,地广兵强,屡次对我不恭敬。我想讨伐他,但我的力量敌不过他,怎么办?”郭嘉回答说:“刘邦与项羽的胜负之数,您是知道的。项羽虽然强大,但最终还是败给了刘邦。我预测,袁绍有十败,您有十胜,虽然他的军队强大,但最终还是无法施展其才能。袁绍繁文缛节多,而您适应自然,这是道胜。袁绍以逆理而动,您以正义来领导天下,这是义胜。汉末的政令过于宽松,袁绍用宽松来补救宽松,所以不能树立威严,您用猛烈来纠正宽松,使上下都明白制度,这是治胜。袁绍外表宽容,内心忌刻,任用人就怀疑他,所任用的人只是自己的亲戚和子弟,您外表简单、内心机敏,用人不疑,只看才能而不管关系远近,这是度量上的胜利。袁绍计谋虽多但缺乏决断,您有计谋就实行,应变无穷,这是谋略上的胜利。袁绍凭借几代的基业,高高在上对别人进行指教以树立自己的名誉,那些喜好高谈阔论的人多归附于他。您以诚挚之心对待别人,推心置腹地任用人才,不喜欢虚假的美好行为,俭朴节俭并以此为世人表率,不吝惜财物奖赏有功的人,忠心耿直、有远见并且有实际才能的人愿意为您所用。这是道德上的胜利。袁绍见到别人饥寒交迫的样子就怜悯他,怜悯别人的表情都显露在脸上,对看不到的事情就不去考虑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妇人之仁啊。您对于眼前的小事有时会忽略掉,但对于天下大事却考虑得非常周全。对于有功的人给予的恩惠超过他们的希望,对于没有见到的人的考虑周到全面。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这是仁上的胜利。袁绍的大臣争权夺势,谗言迷惑扰乱了他的策略。您用道统来驾驭下属,邪恶的事情不会在您的身边出现。这是明智上的胜利。袁绍不能知道事情的是非对错。您认为是对的就会以礼相待,,认为不对的就用法律来纠正,这是文治上的胜利。袁绍善于树立自己的威势,却不懂得用兵的谋略。您用少量的兵力战胜了强大的敌军,用兵如神,士兵信赖您,敌人害怕您。这是武治上的胜利。”曹操笑着说:“像你所说的那样。我有什么德行去担当呢?”郭嘉又说:“袁绍正在北面攻打公孙瓒。我们可以趁他远征的机会东征吕布。如果现在不东征吕布而让袁绍击败了公孙瓒成了我们的威胁。这是很大的祸害。”曹操说:“好。” [27]讨论完后,曹操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离开营帐后,也非常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公啊!”于是郭嘉被征召到司徒府任职。 [3] [26]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开始设置军师祭酒,郭嘉担任此职。 [3] [23]九月,讨伐吕布 [29],曹操多次打败了吕布,吕布退守并坚守下邳。当时士兵疲惫,曹操想要带领军队回撤,郭嘉说:“从前项羽七十多次战斗,没有失败,而一旦失势,就身死国亡,这是因为只顾勇猛而缺乏谋略。现在吕布每次战斗都失败,锐气消耗殆尽,内部失去依恃,但他的外援也没有了。与项羽相比,吕布的威力不如他,处境困厄的程度超过他。趁他处境困顿的时候攻打他,一定能生擒吕布。”曹操说:“好。” [30]于是挖掘泗水和沂水来淹城 [29],抓获了吕布。 [28]

拒放刘备

郭嘉画像 [5]
当时,刘备投降曹操,曹操以贵宾的礼节对待他,任他为豫州牧。郭嘉对曹操说:“刘备有英雄的志向和很高的威望,又很得人心。关羽张飞等人愿意效死相随,为他献身。我看刘备终不会甘居人下,他的雄心壮志不可估量。古人有言:‘一日放走了敌人,成了几世的祸患。’应该尽早除掉刘备。”这时,曹操正尊奉天子以号令天下,正招纳英雄以扩大大业的影响,没有听从郭嘉的话。 [4]
建安四年(199年),袁术北投袁绍,打算从下邳往北渡过泗水,曹操就派刘备和朱灵去截击,正碰上袁术病死。这时,恰好郭嘉、程昱不在身边,待郭嘉与程昱回来,得知此事后一起劝阻曹操:“放走刘备,会生变数了!”在往东去之前,刘备已经秘密地和董承等策划谋反。而这时刘备已走,而且夺取下邳,杀了徐州刺史车胄,举兵对抗曹操,曹操悔恨不听郭嘉的话。 [31-32]

计取冀州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想要迅速征讨刘备,议事的人害怕军队出动后,袁绍在后面进攻,前进则无法和袁绍交战,退回则失去根据地。曹操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问郭嘉。郭嘉劝曹操说:“袁绍性格迟缓而多疑,一定不会很快来。刘备刚刚兴起,人心还未依附他,如果迅速出兵攻打他,他必定失败。这是存亡的关键时刻,不能失去这个机会。”曹操说:“好。”于是向东征讨刘备。刘备战败后投奔袁绍,袁绍果然没有出动。 [33]不久,曹操与袁绍开战。 [34]
八月,在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时,孙策打算要渡江向北袭击许都。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惊恐,郭嘉预测分析后说:“孙策刚刚吞并了江东,所诛杀的都是些英雄豪杰,这些人都是能让人效死力命的。但是孙策为人轻率,没有防备,虽然拥有百万之众,却和他一个人来到中原没什么两样。假如埋伏的刺客突然起来行动,一个人对付他也不过如此。以我看,他必定会被一个匹夫杀死。”孙策在江边还没有渡江,果然被许贡的门客刺杀了。 [35-36]
建安七年(202年),官渡之战失败的袁绍病逝,郭嘉又跟随曹操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讨伐袁谭袁尚,接连几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将领们想要乘胜进攻他们,郭嘉说:“袁绍爱这两个儿子,没有确立谁来继承。有郭图逢纪作为他们的谋臣,一定会让他们互相争斗,我们如果急攻则会使他们团结一致坚守;如果缓攻他们内部就会发生裂痕。不如先向南进攻荆州,征讨刘表,等待袁谭、袁尚的变化;等事情出现转机之后,再去进攻他们,可以一举而定。”曹操说:“好。”于是向南进攻。 [37-38]
建安八年(203年)八月,军队到达西平(今河南西平),袁谭、袁尚果然争夺冀州。袁谭被袁尚军队打败,逃走保守平原(今山东平原),派遣辛毗来请求投降。 [39-40]
建安九年(204年),郭嘉随曹操回军,于是平定了邺县(今河北临漳)。 [41-42]
建安十年(205年),郭嘉又跟随曹操在南皮(今河北南皮)进攻袁谭,冀州平定。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43-44]
黄河以北平定之后,郭嘉建议曹操征召了许多青州、冀州、幽州、并州的知名人士,逐渐地使他们成为自己的臣子并任用他们,让他们担任省事属官。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 [6]

英年早逝

郭嘉画像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打算征讨袁尚和三个郡的乌丸,部下大多担心刘表派刘备偷袭许都来讨伐曹操,郭嘉说:“您虽然威震天下,但胡人自恃地处偏远,必定不会防备。趁他们没有防备,突然出击,可以击败他们。况且袁绍对当地百姓和少数民族部落在以前曾有恩德,而袁尚兄弟还活着。现在四州的百姓,只因行威势才归附我们,并未受到我们的恩德,如果我们舍弃他们而去南征,袁尚依靠乌丸的资助,招集他死去的君主臣僚的部下,招致胡人一发动,百姓就会纷纷响应,这就会使蹋顿产生野心,促成他侵犯中原的计划,恐怕青州、冀州就不会属于我们了。刘表只不过是个坐谈客罢了,他自知才能无法驾驭刘备,重用刘备则怕不能控制他,轻用则刘备不会为他所用,即使我们倾全国的兵力去远征乌丸,也不会有什么忧患的。”曹操于是决定行动。到了易县(今河北易县),郭嘉建议说:“兵贵神速。现在我们行军千里偷袭敌人,辎重太多,难以掌握有利时机行动,况且敌人已经知道消息了,就会做好防备;不如留下辎重,军队轻装兼程前进,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曹操于是秘密从卢龙塞(今河北迁西)出发,直接向乌丸的首领单于的驻地挺进。敌人突然听说曹操到来,惊恐不安地出来交战。曹操大败敌人,杀了蹋顿和各部落首领。袁尚和他的哥哥袁熙逃到辽东。 [45]
郭嘉深通谋略,对事情的判断非常准确。曹操说:“只有郭奉孝能知道我的心意。”郭嘉从柳城回来,病得很重,曹操不断派人来探望。后来郭嘉去世,年仅三十八岁,曹操亲临丧事,非常哀痛,对荀攸等人说:“你们年龄都和我差不多,只有郭奉孝最年轻。天下战事平定后,我本打算把后事托付给他,但他中年夭折,实在是命运不济!”于是上表说:“军祭酒郭嘉,自从跟随我征战,已经十一年了。每逢重大议题,面对敌人应变自如。我的计策尚未决定,郭嘉已经先一步想到。平定天下的大功中,他的谋划功绩最高。可惜他短命而死,事业中途结束。我追思他的功勋,实在不可忘记。应该增加他的封邑八百户,加上以前的封邑共一千户。”谥号贞侯。 [46]
景元三年(262年),郭嘉从祀魏太祖曹操庙庭。 [24]

主要影响

播报
编辑
在赤壁之战之前,郭嘉是曹操的重要助手,帮助他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当时,袁绍凭借其强大的实力,经常威胁曹操。然而,郭嘉坚决主张通过决战消灭袁绍的割据势力,他分析了袁曹之间的优劣,得出了袁有十败、曹有十胜的结论。郭嘉与荀彧等人协助曹操积极备战,先后击败了袁术、吕布、张绣、刘备等势力,并暂时稳住了关中地区的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年),曹操率领军队北上,在官渡与袁绍展开激战。经过半年多的战斗,曹操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烧掉了袁绍的屯粮,最终使袁军土崩瓦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这场决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61]
当曹操打算讨伐乌桓时,大部分将领都持反对意见。但郭嘉认为乌桓没有准备,可以趁机出击。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北征乌桓。在进军途中,郭嘉再次建议留下辎重,轻装急进,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曹操照做,率军直捣乌桓的老巢柳城,最终在白狼山下大获全胜,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历史任务。 [61]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 三国两晋南北朝
曹操:①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1]《三国志》引②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疑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又以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1]《傅子》引)③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1]《傅子》引)④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于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 [1]《魏书》引
孙盛: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53]《魏氏春秋》
傅玄:嘉少有远量。 [1]《傅子》
陈寿: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7]《三国志》
  • 隋唐
朱敬则:神人无功,达人无迹。张子房元机孤映,清识独流。践若发机,应同急箭;优游澹泊,神交太虚,非诸人所及也。至若陈平、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田丰沮授崔浩张宾等,可谓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爰自秦汉,讫于周隋。 [8]《隋高祖论》
薛稷张良之翼汉王,郭嘉之协魏主,宋武之得穆之,齐高之得褚彦:定策决胜,谋夫孔多。 [59]《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策第一道》
李隆基:孝文之得魏尚,虏不足忧;太祖之见郭嘉,知成吾事。 [60]《赠凉州都督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郭君碑奉》引
  • 辽宋夏金元
李新:法正之奇画,程昱、郭嘉之智略,规事建议而见信于主。 [55]《跨鳌集》
洪迈:荀彧、荀攸、郭嘉皆腹心谋臣,共济大事,无待赞说。 [57]《容斋随笔》
章如愚:至于三国,各自据其土而成鼎峙之势,亦诸人之力也。故在魏,则荀攸、贾诩之算无遗策,郭嘉、刘晔之才策谋略,管宁之渊雅高尚,毛玠之典选清正;在吴,则周瑜鲁肃之俦入为腹心,出为股肱,甘宁凌统之徒奋其威,黄盖蒋钦之属宣其力;在蜀,则诸葛孔明之长于治国,费祎董允之志虑忠纯,向宠之性行均淑,皆一时之人杰也。 [9]《群书考索》
陈亮:以成魏之霸业者,昱、嘉之谋为多,而曹公尤痛惜嘉之死也。 [56]《龙川集》
刘祁:已而诸豪割据,士大夫各欲择主立功名,如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诸葛亮、庞统、鲁肃、周瑜之徒,争以智能自效。 [10]《归潜志》
郝经:危哉!昭烈防不出数子之彀,操之遣拒袁术也,昱、嘉、昭皆以为不可遣,毒手莫施幸而飏去,料敌制胜卒使昭烈不得中原尺土。呜呼!数子何雠汉之深也。当是之时,魏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司马懿为之谋,吴有张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运其筹。 [54]《郝氏续后汉书》
  • 明清
罗贯中:①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11]《三国演义》②虽然天数三分定,妙算神机亦可图。若是当时存奉孝,难容西蜀与东吴。 [11]《三国演义》)③经天纬地实可夸,少年才学冠中华。曹公深识真梁栋,兵败犹然想郭嘉。 [11]《三国演义》
胡应麟:魏武以天下英雄推之,鲁肃以天下枭雄名之,周瑜、陆逊、程昱、郭嘉咸惴惴焉,胡先声之振如此也。 [58]《少室山房笔丛》
王夫之:曹孟德推心以待智谋之士,而士之长于略者,相踵而兴。孟德智有所穷,则荀彧、郭嘉、荀攸、高柔之徒左右之,以算无遗策。 [12]《读通鉴论》
何焯:孟德追惜奉孝,而诸葛亦思孝直帷幄之助,不可或失其人,虽英雄必资群策也。 [13]《义门杜书记》
  • 近代以来
毛泽东:①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 [14]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67]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 君臣相知
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曹操曾说:“只有郭奉孝能知道我的心意。” [46]当初,陈群认为郭嘉不拘小节,多次在朝廷上检举郭嘉,郭嘉神态自若。曹操更加器重他,然而因为陈群能够主持公道,曹操也很高兴。后来曹操征讨荆州回师,在巴丘遇到瘟疫,烧掉船只后叹息说:“郭奉孝如果在,一定不会让我走到这个地步。” [47]
曹操后来给荀彧写信,伤感郭嘉的早逝说:“郭奉孝不到四十岁,跟随我共事已经十一年,艰难险阻全都共同经历。又因为他通达事务,对世事从不执拗拘泥,不知变通,我本打算把后事托付给他,哪知道他突然去世了,我悲痛伤感不能自已。现在上表请求增加他的儿子郭满的封邑一千户,然而这对亡者又有什么补益?我对他的思念敬仰实在太深了。而且郭奉孝是我最知心的人;天下知己共知的事情很少,我又因此痛惜感慨。怎么办啊怎么办啊!” [48]

人际关系

播报
编辑
郭嘉出身颍川郭氏颍川郭氏是东汉至魏晋时期汝颖大族。 [1]
颍川郭氏郭嘉家族世系表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子辈
儿子
字伯益,继嗣。任太子文学,早卒。 [49-50]
郭满
受封邑一千户。 [46]
孙子
郭奕之子,继嗣。 [51]
字泰中,有才识,曹魏散骑常侍。 [15]
曾孙
郭深之子,继嗣。 [52]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十胜十败
郭嘉现存文章《十胜十败》,该文章从十个方面分析了曹操的优势。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个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郭嘉为曹操总结这“十胜”,也可能是初来乍到之际对曹操的夸赞,也可能是对曹操的鼓励、要求,希望他能保有这“十胜”,完成统一天下之伟业,自己也便有出头之日……任何推测都意义不大。无论如何,郭嘉能说出这“十胜”,说明他不仅仅是一个临事献策的谋士,而且还有成套的理论。 [62]

史料索引

播报
编辑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7]

艺术形象

播报
编辑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郭嘉生平与三国志基本相同,前期由荀彧推荐给曹操,再让程昱加以肯定与推举;是曹操麾下洞察力敏锐的谋士,深得信赖,自身也曾经推举过参谋刘晔。增加遗计定辽东的剧情,成功让公孙康斩杀二袁并降曹,使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兼领辽东(史书未载定辽东之策为郭嘉所出)。 [16]

影视形象

郭嘉历任饰演者
年份
影视类型
剧名
饰演者
1992
电视剧
关公
秦宝林
1994
电视剧
蒋恺 [63]
1999
电视剧
曹操
2004
电视剧
宋瑞 [64]
2010
电视剧
新三国
2013
电视剧
曹操
严琨 [66]
2017
电视剧
2018
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