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翻译高调返华?改了几行代码的“恩赐”及索求_百科TA说
谷歌翻译高调返华?改了几行代码的“恩赐”及索求
原创
阅读 5348赞 30
谷歌翻译事实上一直以来也不用“翻墙”。即便谷歌在2010年宣布离开中国大陆,并将搜索服务由内地转至香港之时。依照谷歌的技术能力这并非难事,对此次拖延了7年的更新或是有意为之。

谷歌翻译事实上从未离开中国。谷歌翻译事实上一直以来也不用“翻墙”。即便谷歌在2010年宣布离开中国大陆,并将搜索服务由内地转至香港之时

所以,当谷歌翻译APP近日更新至5.8版本,除了用户体验的优化之外,对中国区用户的支持让不少国内网民欢欣雀跃,这一动作甚至让很多人认为是谷歌方面对中国用户的恩赐。

拖沓了7年的产品优化

站在用户的角度,现在除却网页版翻译和其它手机版翻译软件外,可以完全无障碍使用这款谷歌手机端App,多了一款颠覆效率的服务工具当然是好事。相比此前,新版谷歌翻译也优化了中国用户的体验,更新功能包括:实景翻译、语音翻译、离线翻译,和点按翻译(仅限Android平台)。套用《圣经·旧约》里面关于“巴比伦通天塔”中的故事,如果能做到跨语言的沟通,地球的文明会重新改写,战争会变得更少,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会带来新的一种新文明的产生。这是机器翻译最令人期待的未来图景。

但也总有少数派的观察就此站在了对立面,浇冷水的同时也为这次谷歌的回归事件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

来自某知乎网友的分析指出,中国用户之所以无法在手机上正常使用谷歌翻译,是因为该APP调用的接口translate.google.com在中国已经停用,并且在退出中国后的7年中,谷歌始终没有修正这一线路故障,才导致国内用户无法正常使用APP。

言下之意是说,被媒体捧上天的谷歌翻译APP重大更新,对于中国区用户之所以支持源于后台只是增加了一个简单动作——改了几行代码,优化前是“if用户来自中国then调用.com的数据接口”,优化后则是“if用户来自中国then调用.cn的数据接口”。

最亮点的优化仅停留于com与cn的转换,只是将服务器接口转移到国内。依照谷歌的技术能力这并非难事,对此次拖延了7年的更新或是有意为之。

所谓的黑科技

产品细节方面,援引GQ实验室的文章标题便是—— 谷歌翻译什么都好,就是翻译不好。 暗示谷歌在汉语翻译方面还不够准确,谷歌在汉语翻译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自然语音转化文字,二是中文翻译,尤其表现在最具中国特色的古诗文和网络热语。

这点跟我们日常经常接触到的在线翻译一样,缺陷显而易见。 不顾语法和上下文语境地翻译语句让机器翻译更多地只是扮演“词典”而非“翻译”的角色。 事实上,机器算法和语言文学性是一对天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翻译程序化是机器翻译的本质。机器本身侧重翻译效率,但是语言本身充满情感,机器无法准确翻译包括人性化语法、语义等也在情理之中。除非,依靠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让机器不断学习从而更加理解人。通晓万族语言必然离不开将个体与后台海量的数据库匹配,从而得出答案。 而对于离开中国7年的谷歌而言,相比国内竞品,它已经在用搜索框从这个14亿的人口大国进行数据采集方面慢慢掉队了。

在拥泵们看来,谷歌翻译值得一提的优化体验亮点此番还包含两个,其一是点按翻译。这项功能其实在国内有道产品已经看到身影。对于国内用户使用这项功能也比较周折,iOS版Apple不会开放此接口,所以退其次仅针对Android用户,Android用户手机由于需要在Google Play上才能下载到谷歌翻译App,而Google Play尚未进入中国市场,所以谷歌不得不额外提供了Android软件包。

其二是Word Lens(即时相机翻译),该功能可对照片中的文字进行直接翻译。按照谷歌方面的介绍,Word Lens是通过谷歌机器学习技术支持,通过神经网络识别图像中的文字,然后再转化成对应所需求的文字。与传统的基于短语的翻译(PBMT)相比,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对整个输入句子进行编码,能够更充分的利用上下文信息,生成较高质量的译文。当然这项技术也并非谷歌首创黑科技。微软的必应翻译也同样使用神经网络技术来改善自身的翻译质量,百度曾在2015年也已经发布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端到端翻译系统。

与重返无关,那为什么?

当然毫无疑问,拿一个苛刻挑剔的眼光去评估一项还在发展中的技术,必然会得出较为悲观的结论,这点无论是放在谷歌翻译还是其它都会存在上述问题。

从2010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后,谷歌对于中国市场其实一直保持着相当低调的姿态,虽然在高精尖的未来技术上谷歌总喜欢大秀肌肉。 7年后,尽管谷歌方面称不存在重返中国的意图,但谷歌翻译APP的杀回至少证明了它还是对中国市场念念不忘的。 巨头的每一个渗入举动往往都是从一个小动作开始的。

我在前文已提及到, 在主打搜索产品被禁掉后,主心骨的缺失也是造成背后大数据库的缺失,让谷歌翻译在汉语翻译方面表现差强人意。 谷歌要提高精准度必然要采用迂回战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谷歌APP版翻译比网页版翻译多了一项语音翻译,这暗示了谷歌翻译攻克翻译难题的野望。

因为从本质上讲,机器翻译的目的是打破不同语言之间交流的隔阂,口语才是最终方向。从互联网移动化的大趋势讲,未来的机器翻译需要倘若与手机语音应用配合,也会提升对地图、导航、购物、交友、邮件、新闻阅读等工具的支持。而目前,谷歌翻译在口语方面还很弱,而用户的中文语音数据尚不足,这也严重导致了谷歌翻译机器学习的滞后。以搜索框技术手段从网页、文献当中抓取数据成了缺憾,谷歌翻译直接将突破点转移至手机端收集语音数据的同时,矛头也直接指向了器翻译的最终目标。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各地方言的表达差异应该是摆在谷歌翻译面前最难啃的硬骨头。

14亿人口的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市场,用户数据庞大。App Annie提供的数据显示,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iOS应用商店收入最高的市场。2016年第四季度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安卓手机的份额已经接近80%。如此庞大蛋糕一直吸引着国际科技巨头觊觎,蒂姆·库克和扎克伯格多次中国走访。

对此,谷歌必然也不愿错过。

翻译软件只是谷歌所有产品里的一小部分,谷歌背后其实藏着更深远的图谋,通过一个小翻译工具或只是总体布局的一枚棋子。

倘若这点假设被否定。那么退一万步来讲,即便谷歌并没有在近期内对杀回中国市场心存想法,仅仅停留在像谷歌翻译开放给中国用户这样的小动作,从数据采集、优化产品等方面都有利可图。最次的好处还有,7年离开后,如今通过此事在国内市场重新掀起讨论热度,谷歌仍保持了在华存在感的。 

30
  • 原创|发布:2017-04-29 07:45:52    更新:2017-04-29 07:45:52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原文地址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