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唐浩明的《曾国藩》?

关注者
67
被浏览
195,424

12 个回答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唐浩明版曾国藩是小说,有虚构情节,对曾国藩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能完全当做历史看。


第一部《血祭》

从曾国藩为母亲奔丧讲到为父亲奔丧,在湖南办团练,组建湘军,然后带湘军出湖南,收复武昌,顺长江而下征战江西。

唐浩明没有遵循一般人物传记的时间顺序,而是直接把曾国藩放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舞台上,把早年科举之路和在京城做官的经历穿插叙述,在情节上更有吸引力。

这段经历是曾国藩人生中最坎坷最艰难的一段:

一,官场排挤。

因为性格耿直,嫉恶如仇,成为湖南官场众矢之的,辛辛苦苦拉起来的湘勇受到长沙绿营军的排挤,多次爆发正面冲突,自己本人的大本营还被绿营士卒给毁掉了。不得已把部队拉到衡阳,远离官场是非。

二,书生带兵,赶鸭子上架。

曾国藩是科举出身,在京城做了十年京官,顶多也就读过几本兵法,连骑马都费劲,本来立志成为治世能臣,圣贤君子,一代理学大师,谁想遇上乱世,回家奔丧期间临危受命。

而且他也没有历史上儒将们的天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采,后来战场实践证明他是逢战必输,凡是亲自带兵打仗战况都很惨,首次出征就把辛辛苦苦组建起来的水师折损了一半,还两次被逼的跳河。

但是他有三样人所不及之处:

(一)意志坚定或者说是认死理。

凡是认定的事情,谁都改变不了。

写日记坚持了一生,每日一言一行甚至每一个念头,反省是否符合圣人之道,有违背之处都要记录下来。

在衡阳练兵期间,太平军已经一路横扫湖北,进军到安徽和江西,威胁到朝廷的安全,八旗和绿营一战即溃,咸丰帝几道诏书急令他增援,他都以军备未齐全为由拖延,一直等到预订的大炮全部装上战船才开拔北上。

(二)会识人用人。

这一点很像三国时的孙权,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擅长打仗,独具慧眼选拔了很多有军事天分的将领,诸如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鲍超,弟弟曾国荃和曾国华等人,大多数都是跟他一样的读书人,日后都成为叱咤风云的猛将和地方督抚。

(三)善于治军,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不出奇不取巧,打硬仗打苦战,每到一处必定深沟高垒扎好营寨,反客为主,可攻可守。

尤其在打安庆和围南京体现得淋漓尽致,军队开到城下就长住不走了,不急于攻城,先在城外挖战壕建起一座坚固的堡垒。兵法云,十则围之,湘军就敢以弱势兵力围城,打持久战,逐步切断太平军外援,活活把对方耗死。

三,师出无名。

朝廷下旨办团练,为何说师出无名呢?

湘军的地位很长一段时间是很尴尬的,本身是团练的民兵性质,为保卫湖南而建,却要开出湖南主动出击,军费粮草还要湖南供给。更要命的是,还可能给人拥兵自重心存不轨的口实,朝廷又一直没有给到一个名分,还一直只能以湘勇自称。

如果只是响应朝廷号召,拉起一支团练保卫湖南,那就没有那些事儿了。

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有战略格局,他要么不出师,既然投笔从戎就要打造出一支平定天下的王者之师,同时又不能引起朝廷的猜忌,还要让自己的部队得人心顺民意。

太平军深受贫民拥戴,但是宣扬基督教,全盘否定儒家传统纲常伦理,曾国藩就以消灭异端邪说为旗帜,争取得到士大夫和读书人的支持。

四,军费没有来源。

湘勇属于地方团练,没有正规军的编制,得不到朝廷一分钱的援助。

曾国藩为了确保兵源的质量,学习明朝戚继光的招兵理念,要求只招乡下农民,老实听话,不会投机取巧。

但是农民兄弟都比较实在,很难用忠君爱国的那一套来说服他们舍生忘死,赴汤蹈火,曾国藩只得利用自己的声望,挨家挨户发动地方乡绅捐钱捐物。

五,朝廷猜忌。

满清历来提防汉人官员,自吴三桂叛乱后,基本上没有汉人手握重兵。

在八旗兵和绿营一战击溃,太平军所向披靡的形势下,曾国藩带领湘军攻下武昌后,本来是奇功一件,朝廷却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嘉奖,反而加紧提防,使得湘军处处掣肘,军费要自己筹集,孤军奋战无人援助,打了败仗官场同僚冷嘲热讽。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湘军攻下安庆,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全军覆没,朝廷除了倚仗湘军别无选择。

所以,《血祭》基本上就是讲曾国藩投笔从戎后的艰难二次创业史,以为母亲奔丧期间筹建湘军开篇,以为父亲奔丧离开江西战场告一段落。



第二部《野焚》。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战火所及之处,生灵涂炭,寸草难生,历史兴亡的剧本反复的上演,受苦受难的是那些被焚毁的野草。

这一部讲的是湘军跟太平军的艰难相持,生死角逐,天京内讧后,湘军开始占上风,在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协助下步步紧逼,最终打破金陵,平定天下。

但是作者为何以曾国藩回老家为父亲守孝为界限划分,原因是在家这段时间曾国藩的思想发生巨大变化。

再次回到湘乡荷叶塘老家,曾国藩静下来反省了过去数十年的经历,苦思不得解,最终在老子的思想中找到答案,寻求了出路,世间万物,本是阴阳两面,相生相克,太刚则折,太柔则靡,刚柔相济才能游刃有余,逢凶化吉。

《野焚》的时间线,太平天国内讧,实力大大受损,曾国藩和湘军长长的喘了一口气,历史的天平开始向清朝倾斜了。尽管如此,洪秀全大胆提拔任用的李秀成和陈玉成也是草莽英雄,天下奇才,用兵奇诡,曾国藩和湘军的日子还是不太好过,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三河之变,湘军一只骄横的劲旅,由悍将李续宾和曾国藩六弟曾国华六弟率领的六千人,孤军深入,陷入李秀成精心布置的包围圈,全军覆没,李续宾自刎,曾国华失踪,小说中按照野史中编造了曾国华死里逃生削发为僧的情节。


安庆是天京的门户,拿下安庆天京危矣!湘军和太平军深知此城系这场战争的成败和生死存亡,在这里展开拉锯战,先是湘军饿肚子,安庆外围通道被切断后,城内太平军开始饿肚子,吃光了野草树皮就吃老鼠,吃光了老鼠开始吃人肉,人间地狱莫过于此,围城,城内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陈玉成派来的援军也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六千人放下武器投降,被曾国荃全部杀死,一百人一批带进营帐砍头,整整砍了一天,仅仅留下一个高级将领,在城下当众肢解,曾国藩写信安慰怀着愧疚心理的弟弟,“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安庆城破后,成年男子全部杀死,女人成为湘军的私人财产。


对天京也是如法炮制,围城,打援,封锁各个出口,随着左宗棠收复了杭州,李鸿章收复了苏州,天京就成为孤城一座了,被攻破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这段时间,曾国荃军中瘟疫扩散,每天都有很多人倒下,曾国藩的幼弟曾国褒病死。

天京城破后,依然是烧杀淫掠,尸堆成山,战争中,所谓的道德仁义荡然无存,人性最极端一面充分展现。



第三部《黑雨》。

这一部分主要是讲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的一系列经历,从如日中天到黄昏落日,裁撤湘军,任两江总督,兴办洋务,出山平捻,处理天津教案,也是曾国藩中兴之梦破灭的经历。

打破金陵,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曾国藩的名声如日中天,手握十几万骁勇的湘军,俨然天下第一武装,同时面临一个人生中最大的危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历史血案成为挥之不去的噩梦,身边很多人劝他效法宋太祖黄袍加身,推翻腐朽的满清朝廷,恢复汉人的江山,不然很可能遭受灭族之祸。

从小浸泡在儒家忠君爱国思想中,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曾国藩万万不能接受自己走上造反的道路,于是决定自剪羽翼,裁撤了大部分湘军,让朝廷放心。对于曾国藩的忠心和旷世功勋,朝廷也给予了空前的信任和嘉奖,封侯,官拜两江总督,这是清朝有史以来汉人之最。

终于拥有地方督抚实权,而且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曾国藩可以放开手脚实现自己的中兴抱负了,恢复科举考试,整治贪腐,并且主持建造现代轮船,新式武器,派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前往欧美学习,其中包括詹天佑等一批后来传播西方科学文化的火种。

如果说魏源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曾国藩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但是捻军叛乱打乱了他的计划,僧格林沁战死,朝廷无人可用只得重新启用曾国藩,裁军后的曾国藩无良将,无重兵可用,只得硬着头皮前去,结果无功而返,还是学生李鸿章收拾了残局。

征讨捻军的失利已经看见他的颓势,天津教案的处理则让他晚节不保,名声毁于一旦,替朝廷背上卖国贼的骂名。



总体说来,唐浩明的小说版《曾国藩》底蕴深厚,堪称晚清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的史诗画卷,对曾国藩的描写相对比较客观,相比评价曾国藩的两个极端,一类人狭隘地骂他是刽子手,走狗,卖国贼,还有一类肤浅地把他当做中国式成功学的典范,极力吹捧奉为神明。

作者把人物放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那么曾国藩的辛酸历程,坚守的信念,捍卫的传统,残暴的杀戮,以及虚伪和诸多瑕疵都是可以理解的了。

他就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起来,资质平平,靠着一半努力,一半运气登山一个又一个更大的平台,同时一生都在同人性的弱点作斗争,不断自拔更新,最终有所成就。

为什么我们一直这么热衷研究曾国藩,很接地气,他的家书和日记以及书信中,没有讲太多的大道理,很多都是絮絮叨叨的细节,无论是为人子,为兄长,为朋友,为臣子,都是简单的道理不厌其烦的说,比如勤奋,坚持,真诚,读书,早起等,普通人可以学得来,但是大多数人不能像他那样做到极致。

首先注意,整本书本就定义为小说,不能苛求事事真实,即使是史记传记,也未必可以确定是事实。


我们去读一部小说,究竟想看到的是什么?想感受到什么?


当我看到曾国藩在生活中遇到抉择时,我能体会到那种同样的迷惘与矛盾,这就够了。


当我看到曾国藩欲投江自杀时,我能体会到那种愤懑无奈而又委屈的情感,这就够了。


当康福取走云子,我能体会到曾国藩的无奈与心痛,我能体会到失去挚友几十年交谊的心痛!这就够了。


这本书不是来讲曾国藩的故事的,而是在讲我们自己的故事,当你遇到你不可为之事时,是否敢于弃笔从戎,是否敢于如“挺经”中的老汉一样,咬着牙死死挺到底!!


当你社会中摸爬滚打之时,是否会为了大局而伤害了与你有十几年友谊的老友!!


我觉得,这本书写到这样,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