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院(潍县古建筑)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乐道院

潍县古建筑
展开2个同名词条
乐道院,地处潍县城(它与坊子合称潍坊市)东南约一英里,原为李家庄农田,经代表人李芳龄售给美国长老会的代表狄乐播(Rev. Robert M. Mateer, M.D., 1853-1921),时在1881年即光绪七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至1945年,日军在此设立“敌国人员生活所”,最多时关押在华欧美侨民1500多人,一度成为中国境内最大的“集中营”。
中文名
乐道院
地理位置
潍县城
所处时代
近代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建造原因

日军漫画
鸦片战争肇始,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封建专制的中华帝国国门大开,西方教会和文化势力由沿海向内陆逐步渗透。1883年美国传教士狄乐播及其夫人阿撒拉来潍县传教,并在当地教友的协助 下,在老潍县东关处买地建立“乐道院”,用以传教、办学和开办诊所。庚子赔款后,乐道院所获资金较多,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占地200多亩,一度成为昌潍一带的教会、教育和医疗卫生中心。西方教士、教师、医务人员麇集在此活动,其场所很是显要,院内的钟楼为潍县城东部的标志性建筑物。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于当年底占领胶东半岛,在烟台、青岛等地活动的外国侨民开始前来潍县乐道院避难。因为当时美国等对日本持中立态度,所以日军对乐道院基本不加干涉,院内的传教、教学和医务活动尚能正常开展。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英正式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等和日本成为敌对国。这时在美国夏威夷等地的日本侨民采取种种措施窃取美军情报,为日本军国主义服务,引起了美国对日本侨民的愤慨,因此美国政府将侨居旧金山等地的6万多日本人集中到洛杉矶附近指定的地区,并不准 与外界联系。日本为报复美国,将中国沦陷区内美国、英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人士强行收管。因潍县靠近胶济铁路,交通比较方便,又加之潍县乐道院场地较大,因此被日军强霸,他们赶走教师学生和医护人员,将此办成了监狱式的集中营,长江以北的美英等侨民陆续被掳来关押,大多被关押3年之久,其中包括327名儿童。成年人中有不少知名人士,有曾任蒋介石顾问的美国人雷振远、华北神学院院长赫士、燕京大学校务长司徒雷登、齐鲁大学教务长德位思等;还有曾获奥运会400米冠军的世界著名运动员英国人埃里克·利迪尔(利迪 尔当时为英语教师,对教学工作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集中营内非常恶劣的条件下,仍尽其所能为里面的孩子们授课。英国人以他 为原型拍摄的电影《火焰战车》被评为奥斯卡金像奖。因饥寒交迫和操劳过度,利迪尔在抗战胜利前不久在集中营内去世。1991年他的难友为纪念他,在香港发起成立了“利迪尔基金会”。因为他是苏格兰人,又曾在英格兰求学,因此基金会专门分别从苏格兰和英格兰采来花岗岩制成碑座和碑身,运到现潍坊二中安放);另有多名大学教授、医生等高级知识分子。

修建背景

狄乐播
乐道院处潍县城(它与坊子合称潍坊市)东南约一英里,原为李家庄农田,经代表人李芳龄售给美国长老会的代表狄乐播(Rev. Robert M. Mateer, M.D., 1853-1921),时在1881年即光绪七年。
这是英法联军破北京烧圆明园,北京条约订立二十年以后,中国民众排外情绪仍旧激昂的时期。尤其是这个潍县古城自隋唐以来文风特盛,科举时期,人才辈出。光绪末年还出过两名状元,其一是慈禧最称心的王寿彭,此公到了晚年在北洋军阀时期曾任山东省教育厅长。要者,潍县区的农产丰富,人力操作的织布工业是全国最密集之区,出品是棉布和茧绸俗称山东绸shantungPongee),其他手工业如漂染加工,木雕器物,仿古铜器,直到今日,本地的风筝制造驰名世界。因此,自古迄今它是个工业城,其民众不但自尊心重,排外情绪也比较激烈,在1881年的前后,倘有西方人进城不是被辱骂便是被欺侮。
在此情况下,狄乐播在此建造教堂,医院和学校,取名乐道院,必筑围墙以保安全,然它不足以挡住十五年以后义和团策动下的民众暴动,时在1900年。
根据美国长老会向清廷报失的资料已经说明:乐道院占地长约二百码,宽一百五十码,面积六点二英亩,等于二点五公亩,损失楼房四十二座,平房一百三十六间,可见初建时已具规模。
义和团在山东的又一名称是大刀会。1900年山东巡抚是满人毓贤,他鼓励大刀会的活动,卒酿成教案,德国遂强租青岛。义和团源出白莲教,它盛于江淮间。在嘉庆时(1796-1820)初期的口号是“反清复明”,活动广及华中与华北五省,百年后改了口号,为“扶清灭洋”,很受慈禧的嘉许。
毓贤被调山西,袁世凯继任山东巡抚。袁世凯在发迹以前曾在登州(今蓬莱)的宋庆将军下任一军头职位,和当年登州文会馆(先小学,中学后设大学)的馆长狄考文(Calvin Mateer D.D., L.L.D., 1836-1908)交好。狄考文是乐道院的创办人狄乐播的长兄。袁世凯上任后,查明山东民情,深恐政令不能下达,遂通知在山东省的各国领事,着他们将侨民撤退至通商口岸以保安全。潍县区的外侨先去投靠在坊子开煤矿的德国警备区,山东西南部及河北省东部的外侨集中寿光县的羊角沟,途中受到袁世凯派兵的护送,等候烟台方面雇商轮来接迎。登州的外侨经袁世凯折冲樽俎,由北洋海军统领萨镇冰亲率座舰海坼前来送他们到朝鲜。当年,平壤是美国长老会发展工作的中心。袁世凯的护侨政策致山东的外侨无一伤亡,此事激怒了北京的慈禧,大骂那个山东“洋巡抚”,正欲予以治罪,八国联军已兵临城下。

重建

乐道院
1902年,美国长老会得到清廷部分赔偿,加上新收进的捐款,将乐道院重建。此时,德国筑胶济铁路即将完成,潍县恰在青岛和济南的中间,长老会遂决定将登州文会馆的大学部迁到潍县乐道院。结果,1904年文会馆迁来此地与青州的广德书院合并,各取一字,定名广文学堂。
广文学堂的中国教员名单缺如,美国藉教员前后可数十六名全为专业,其中还有潍县的传教士兼职的多位。其中有一位对乐道院重建及齐鲁大学初创工程多次前赴美国募款最多(约三十万美元)劳苦功高的是路思义牧师(Henry Winters Luce, 1868-1941)。

变迁

乐道院
广文大学自从迁济南成立齐鲁大学以后,乐道院仍是长老会的中心,包括医院,医院人员及传教士的宿舍,校舍和学生宿舍则成为广文中学的新校园。珍珠港事变后它被封闭,成为集中营的所在。
日本的军事当局将盟邦在华北,内蒙及伪满州国地区的人民全部集中,拘于乐道院,将华中的拘于上海闸北集中营,另有一集中营设在香港赤柱,是华南方面的集中营。
1945年八月十七日黎明前,一架B17型轰炸机自昆明起飞在西安上汽油,当日下午飞临乐道院上空,七名跳伞的军官安全着陆,守卫的日本士兵悄然放下了武器,集中营的俘虏遂得到解放。军官之中有一名是中国人,译音王成汉。  满目疮痍的乐道院重由长老会收回,处于内战下,潍县和其附近成为孤岛,故难有什么作为和重修的功果。等到内战告终,进入1950年代,中国对美国人来说乃是大幕深垂。此后,乐道院这个名称便逐渐消失人间。潍坊市政府在2006年八月十七日召开集中营解放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出席参加的代表有:北京政府,美国驻北京的大使馆,山东省政府。还有世界各地代表二十三人,全是当年被拘于乐道院的盟国年纪很小的学生“俘虏”,今日已成为老人。与会的民众约为五千人,极尽地方一时之盛。

名称由来

播报
编辑
乐道,在汉语中有喜欢修道、喜好圣贤之道、乐于称道等意。1882年,美国基督教牧师狄乐播来潍县传教,在当地教友的帮助下,他购买了潍县李家庄西北、虞河西岸的一片土地,建筑教会需要的房屋,内有西式的居住楼房、学校校舍、礼拜堂、医务所等。大门向南开,悬有“乐道院”匾额。庚子年(1900年),反洋之风刮到潍县,乐道院遭火毁,教堂等主要建筑化为灰烬。事后,狄乐播重返归地,不但要恢复旧观,而且扩大发展。经过两三年的努力,新的乐道院于1904年基本建成,南迄李家庄通东关南门的大路,北至虞河西岸的大湾,占地七十余亩(七二大亩),约合市亩二百多亩,面积为方形,大门改在北面,面向虞河。以门内一条南北大路分成东西两部:西边大部为广文大学的课堂、宿舍及礼拜堂、天文台等;东部有文华中学(男)和文美中学(女)的校舍,还有学道院、医院等, 1917年广文大学迁至济南与“共和医学”合并为齐鲁大学。文华中学迁于广文大学校址。1931年文华中学与文美女子中学合并为广文中学,原培基小学改为广文中学小学部。1938年初日本兵占领潍县,乐道院成了民众避难所 [1]

相关人物

播报
编辑

清洁工张兴泰

日军对被关押者的食物等生活用品供应极差,并严密封锁里面的消息使外面难以得知,因此这些美英等侨民生活非常困难。
这时,一个平日默默无闻、名叫张兴泰的中国清洁工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张是附近的农民,受雇在集中营向外运输粪便,能够较自由进出。一天,美国人德位思交给张兴泰一封信,请他秘密带出并送到原乐道院内所设广文中学校长黄乐德牧师手中。信中说明了集中营内啼饥号寒的惨状,请求黄想法援助。黄乐德费心劳力募得包括当地百姓捐助的30万伪元(据称折合美元10万出头),通过瑞士(中立国)驻华使馆同日军交涉,将款项及购得衣食药品等辗转送进集中营。这些物品为缓解集中营内的窘境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后来好多前来潍坊二中凭吊重游的侨民都称赞这位普通中国农民的胆识和正义感。

大使恒安石

恒安石先生1981年至1986年曾任美国驻中国大使,当年作为美籍侨民被关押在集中营内。那时日军白天强行监督侨民劳动,晚上严加看管,侨民要想越狱十分困难。但1944年的一天,恒安石及英国人狄兰神秘地逃出了集中营。这也是集中营内发生的惟一一次出逃成功的事件。
恒安石和狄兰身体都较壮,精通汉语,而且早就做好了出逃准备。此前,他们即通过清洁工张兴泰托人同抗日力量取得联系,6月9日晚上他们发现日军巡查岗哨有机可乘,便在难友的帮助下,瞬间逃出,出来后马上被在外边接应的游击队保护起来,并送到平度县孙正村十五纵队总部。恒安石和狄兰在此受到了很好的礼遇。援华美军后来为表谢意,曾给十五纵不少援助。

侨民获救

播报
编辑
乐道院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但他们暂时并没有放松对集中营的管制。关押在集中营内的侨民则通过种种渠道已经了解到法西斯即将垮台这一消息。
两天后,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突然,集中营内的侨民听见自天空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轰鸣声,仰天望去,只见一架巨型轰炸机正在 集中营上空盘旋,随着飞机的下降,机身上的美国标志已看得十分清晰。集中营内的侨民一起欢呼起来。飞机上的美军看清后,毅然实施了空降突击,7名全副武装的美国空降兵跳伞成功,落在集中营北则的玉米地里。他们着地后马上向集中营扑去,自感末路已至的日伪军看守全都吓傻了眼,一动都不敢动。集中营内的囚徒们则狂喊着蜂拥推倒大门冲了出去,顿时两股力量汇成一股,人们跳着、叫着、哭着、笑着,不分国籍、不分男女老幼地拥抱在一起。稍事平静后,集中营内的乐队奏起了中、美、英、苏四国国歌选段,气氛庄严肃穆。
之后,日伪投降,侨民有组织地陆续回国。 [2]

相关书籍

播报
编辑
《乐道院集中营》
己丑之秋,正是丰收季节。如果把潍坊文坛比作硕果累累的田野,那么,马道远长篇小说《乐道院集中营》的出版,无疑为这田野增添了一道独具特色的靓丽风景。
《乐道院集中营》虽非战争题材,但终归是历史小说;而要将众多的角色还诸历史,使今天的读者能触摸到昨天的真景物,品尝到昨天的真滋味,那也殊非易事。在这里,作者的“修养”,即学识、知识面、文化水平、文学功力等等,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据我所知,马道远是潍坊年轻人当中少有的文学迷、读书迷,他读书之多及知识面之广,常令我辈年长者汗颜;设若马道远仅仅是一位熟悉当代农村生活的农民作家(我们潍坊这类作家并不少),那要他惟妙惟肖地塑造出《乐道院集中营》里的盟国侨民基督教徒,并且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六十年前老潍县人的生活画卷,那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再进一步说,说到文学作品的“主题”即所谓“灵魂”的问题。按说在我们潍坊,乐道院集中营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此题材并非马道远一人独占,过去也有不少人颇怀兴趣甚至已动笔写作;然而据我了解,大家关注的往往仅仅是“题材”即“乐道院”事件本身,思考的也仅仅是“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这一一般层面上的问题(这问题错倒没错,只是不够,独立思考的作家还应该再挖掘一下),而很少有人将思考的锋芒触及“宗教与人性”、“人的异化”、“人格的分裂”等等的层次。难得的是马道远这样做了,所以他的作品内涵就显得格外厚重。 [3] [3]

地图信息

播报
编辑
潍县集中营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