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京味話劇《坤伶·元年》6月上演,林熙越希望將治癒帶給觀眾 - 新浪香港

原創京味話劇《坤伶·元年》6月上演,林熙越希望將治癒帶給觀眾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5月10日,由北京集賢弘藝文化中心出品的原創京味話劇《坤伶·元年》在京舉行媒體見面會。編劇薑斯軼、導演林熙越、藝術指導兼主演王勁鬆、燈光設計溫曉楠、出品人和製作人謝岩,以及主演楊沫、郭昊倫、賈延鵬、李曉飛、吳昊、韓金、劉銅、沙漩、張嗣家、鄒懷浩、塗駿鵬、高赫陽、桑治居城等主創人員集體亮相,並特邀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副院長許曉丹出席。該劇是2023年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也是京味話劇《大徽班》的姊妹篇。

原創京味話劇《坤伶·元年》主創合照。

話劇《坤伶·元年》根據民國元年著名京劇演員俞振庭引領女演員登上北京京劇舞台的事件改編,講述了出身低微的女京劇演員何玉奎在時代洪流中為了生活和舞台夢想而努力,幾經波折,最終在梨園行取得一席之地的故事。該劇通過話劇舞台形式來講述京劇人的故事,傳播傳統文化,擦亮「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助力「演藝之都」建設。

本劇出品人、製作人謝岩介紹,我們希望借助這個女性演員爭取舞台演出權利的故事,做出一個有歷史厚度,有時代風情,有北京味道的戲,凸顯京劇人堅守信念的精神,但又不局限於傳統的「唱戲難、唱戲苦」觀念,而是從人性和歷史的視角讓觀眾產生共情,描繪出一幅百年前的生動時代畫卷。該劇編劇薑斯軼對戲劇戲曲學頗有研究,著有《醜行宗匠馬富祿》《京劇「第一科班」——富連成社研究》,並參與編輯《富連成畫傳》等。他此前編劇的京味話劇《大徽班》講述了「徽班進京」故事,受到業界眾多專業人士肯定。這次創作《坤伶·元年》同樣對準京劇史上女演員登上北京舞台這一著名事件,從小人物角度講述大歷史。

導演林熙越此前曾執導話劇《鼓樓那些事情》、話劇《老舍五則》2024版等作品,對於京味話劇有著自己的理解。京劇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作品通過女演員首次登上北京京劇舞台的故事,展現了京劇藝術在時代劇烈轉折之中主動求新求變的場景,塑造出一組極具個人魅力的藝術形象。導演林熙越坦言,通過日常的創作以及經歷疫情之後,他個人對舞台創作也有了很多新的思考。他認為,就目前的藝術環境而言,能夠遇到一部優秀的原創劇本首先便是一件很難得的事,同時疫情之後,作為藝術工作者的林熙越還是想通過自己的作品把更多的「治癒」帶給大家,將其作為一個種子埋在自己的作品之中。「雖然《坤伶·元年》這部作品是以民國時期梨園行的故事為背景,但我還是想將更多當下的思考融入其中,如果僅僅只是講述梨園行的人和事,就目前的京劇環境而言,並不能完全打動觀眾。如今的時代,人們都熱衷於看熱鬧,因此我也會將作品排得更‘熱鬧’些,符合當下人的欣賞口味。」

《坤伶·元年》導演林熙越。

對於「熱鬧」的定義,導演林熙越進一步解釋說,觀眾能否走進劇場,關鍵在於創作者本身。因為自己的導演風格從來不會將一部作品,進行悲劇、喜劇等類似相關的定義,更不希望觀眾走進劇場被一部作品說教產生不適感。林熙越希望大家帶著一種輕鬆的心態來看一場戲、一次表演,這才是至少在當下身為一位藝術工作者最需要做到的事情。「好的表演、好的戲劇作品,最終的目的是動人,動人不是因為讓觀眾哭了或讓觀眾笑了,我的理解更為偏重於用心靈上的輕鬆去動人就夠了。」

該劇的藝術指導兼主演王勁鬆是北京電影學院教授,他曾在《背靠背臉對臉》《沒事偷著樂》《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趙氏孤兒》等影視作品中塑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的人物形象,同時他也與話劇舞台有著不解之緣。前不久,他剛與林熙越導演合作了話劇《老舍五則》,此前還曾參演《北京大爺》《王府井》《油漆未乾》《司馬遷》等作品,還曾執導話劇《燃燒的梵高》。這次演出,他在劇中飾演的鬱壽峰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梨園領袖。在話劇《坤伶·元年》中,融合了京劇、話劇以及電影表演等諸多元素,身為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的王勁鬆認為,當下很多藝術實踐都非常講究跨界,將很多看似不相連的內容進行一個連帶,就會產生某種奇蹟,包括藝術的創造,當它們經過不停地疊加,便會產生一種很大的藝術力量與效果。「對於我而言,有那麼多電影學院的學生參與到這部作品的創作中來,首先提高的是他們的見識,其次開闊他們的胸懷,在增長人生閱曆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擴大了他們對於藝術的接觸面,這次機會特別難得。」

《坤伶·元年》藝術指導兼主演王勁鬆。

為了演好劇中梨園領袖這一角色,王勁鬆在專業戲曲老師的指導下,也開始學習京劇的念白、唱腔與步伐。對於王勁鬆而言,表演創作即是實踐的藝術,從量變到質變,對他個人而言這些從零開始的學習並不難。他表示,當自己心裡面比較空,比較摸不著的時候就按照指導老師的要求多練,最終頭腦記憶變成肌肉記憶,下意識地便就進入劇中的情景當中了,人物也就變得活靈活現了。

王勁鬆坦言,出演梨園領袖這一角色需要一種強大信念感,而自信則是其自認為與生俱來的天賦。「我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自信,尤其面對大型演出的時候,我的膽量會突然間變得特別大,可以說遇強則強。我覺得作為演員來講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心理素質,因此我現在跟我的學生,也特別強調能不能再自信一點,再大膽一點。在表演藝術創作當中,第一位的不是技巧,而是勇敢。當你敢於試錯,又有老師監督給你指正,你就會開始規避掉錯誤,漸入佳境了。」

在劇中飾演女主角何玉奎的優秀青年演員楊沫出身京劇世家,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她此前曾演出了《醜角爸爸》《大運河》《大瓷商》等影視作品,還曾在新版電視劇《紅樓夢》中扮演尤三姐。這次《坤伶·元年》是回歸老本行,從小就學京劇武旦的她,也希望能展現出100多年前那代京劇女藝人身上的精氣神。

《坤伶·元年》主演楊沫。

據悉,原創京味大戲《坤伶·元年》將於6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上演,隨後於7月18日至22日在天津海河劇院上演。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