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杭州之后,西安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措施,释放了哪些信号?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继杭州之后,又一省会城市全面取消住房限购。 5月9日,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西安市资源规划局、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联合发…
关注者
611
被浏览
646,436

243 个回答

上午回答刚提了西安,下午就放开了,这几本预示着除了一线以外,还保留限购政策的城市基本都放开了,包括上午放开的杭州,从本月6号的深圳扩大限购放松政策以后,市场普遍就有预期,为数不多的城市都将逐渐放开限购政策,极具代表性的就是杭州和西安。

上一次这么大规模的放开限购限售政策刚好处于涨价去库存周期,类似于堰塞湖的工作原理,想要加剧房地产短期的内的供需关系不对等,除了宏观的政策意外,比如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供给大量的货币,其实就是热钱,08年~18年十年时间,这样的周期大概是三个,分别是08~09年,12~13年,以及15~16年,分别引发了三次房地产的快速上涨周期,这其实也没什么新奇的,与当时日本和美国的货币政策带动的资产价格激增原理是一样的。

仅这样还不足以引发15年的涨价去库存,我国房地产泡沫和风险扩大,让房企几乎陷入疯狂的杠杆扩张主要来源于15年以后,毕竟14年低我国的资产负债状况还是相对健康的,居民杠杆也不过38%左右,而再此之后又经历了一波居民负债空间的挖掘,回头看最有意思的就是17~19年的去杠杆周期是在实体部门杠杆稳定的情况下,居民杠杆置换政府和企业杠杆,以至于后来的居民抗风险和消费能力减弱,和一系列的连锁反映问题,比如消费不足带来的企业利润承压,再比如高杠杆下的违约风险,以及后来寅吃卯粮的房企高周转模式的无以为继,都和居民杠杆的潜力透支有关。

回到这个问题,15年除了宏观政策的放松以外,还有三个重要的地方配合炒房政策,一个是大规模棚改,尤其是货币化安置,带来市场短期出现大量购房需求且手握巨款的需求方,改变的是供给端。另一个就是限制土地供应,带来市场供给端的稀缺,当时的二手房市场存量和现在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带来了供给端的垄断。最后一个就是配合限购政策的放开,一时间大量的需求涌入市场。

减少供给,增加需求,结合居民的负债空间潜力,推动了轰轰烈烈的涨价去库存,实际上是债务支撑的资产狂欢和国内大规模的财富再分配。

而本轮虽然很多有过去惯性思维有用的政策都推出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还有宽松的财政政策,这几年政府债务增速远超过08年~19年,甚至去年政府杠杆增速高于疫情最缺钱的时候,结合从房地产名义价格转向后的诸多政策扶持,也包括限制土地供应和现在的放开限购,救市也有两年左右了,但市场就是不像2015年那样短期内就疯狂一样的攀升。

主要愿意可能有两个:第一个和经济增速和市场预期有关,居民对于未来收入增长持谨慎态度,加杠杆意愿大幅减弱,且本轮房地产下行是全国性的,房价永远涨的信心被打破。

更重要的第二点是,居民杠杆极限到来,从2020年至今居民杠杆几乎没有涨,也就是居民吃不下一条链上的所有既得利益者收益要求时,房地产和相关产业的信用崩溃也就发生了,而房地产价格超过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只能是借钱维系,即便给出了2成的首付吸引投资者,也很难再挖掘到太多的居民财富,或者说至少潜在接盘者是真没钱了,很多人盯上了重度老龄化和空心化的农村,就是把家里卖完也接不住这个大盘子啊,农村老人能背负多至少债呢?

这也是本轮同样的操作带来不同结果的重要原因,很多时候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而从各种政策目标来看,我们基本采取的和全球主流经济体常提一个词一样,就是软着陆,而软着陆意味着价格下跌相对较缓慢,尽量防止恐慌性的抛售,而表现出一定的长尾特征,这类政策对于振奋信心还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最终房地产的回暖还是要靠经济的增长带动居民收入增长,慢慢缓解高杠杆压力来实现,当然以前没有紧迫性,特色预售制也就没有改革的动力,风险频发后,还是要做出调整,增加居民的购房保障,让房地产回归其原本应该发挥作用的居住属性上。

我补充几个细节吧,我一直坚信嘴可以说谎,但是数据不会,我自从玩知乎以后,2022年就给很多知友第一次预警了,2023年给很多知友第二次提醒了,怎么说,很多人嘴硬的跟啥一样,我还是秉持一如既往的态度,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到底说的准不准,到底有没有用,大家心里自有判断。

先说说我的预期,首先新城新区,环大城市带,未来两年,房价会跌的更狠,几个原因

第一点,很多新城新区所在的五区二县,截止目前,还不能考城六区的高中,意味着什么?你选择买这些区域,房子好不好,都不提了,孩子以后只能上村镇高中吗?

我们这一代人多少都受过平台不足的限制,所以让我们的孩子也要再受一次吗?买房是为了让自己生活更好,不是给自己增加限制,如果你的房产对你未来生活没有帮助,反而会成为限制你的累赘,你会不会选择卖掉这个房子,换个区域,如果很多人都是这个想法,会不会影响房价?

2023年,很多中介鼓吹来,鼓吹去,说什么长安中考要融入城六区,我当时就说了,长安教育局高低只能管长安区的学校,他可以让长安的学校去城六区招生,但是他没办法命令城六区来长安招生,他没有权限

而且按照教育部的行政命令,2024年全面禁止跨区招生,教育部的行政决策,市教育局都不能违反,何况长安一个区县级单位呢?

所以紧接着,长安教育局发了个函,然后中介们又嗨了,我当时就说了这只是意向函,他没有决策权,成不成要看市教育局批不批,尤其是在去年回流生闹得这么难看的当下,市教育局搞个大动作,放个卫星?在教育部刚刚下达禁止跨区招生的大政策下,自己出台一个明显是跟教育部对着干的地方政策?

长安纳入城六区中考,少数学习好的孩子确实得利了,剩下更多更广大的农村生源怎么办?市教育局要不要通盘考虑?所以我的当时就说了最终成不成,长安的函没有决定效力,要看市教育局最终下发的政策怎么说。

那帮卖房中介,上学中介可看不到这么多,他们只看到,能不能忽悠更多人上套,他们不会管这个政策好不好实行。

截止目前,2024年,西安,咸阳,西咸新区,最新发布的中考政策,没有提哪怕一句,西咸新区会纳入城六区,长安区会纳入城六区中考,他们仍然只是执行国家既定户籍学籍中考政策,开发区只是虚拟概念,中考仍以行政区为主,也就是西咸新区咸阳部分,还在咸阳考,泾阳县部分,连咸阳市区都考不了,五区二县,仍然在五区二县考

这意味着什么,你买西咸新区,买航天基地,三期,二期的长安部分,你孩子未来几年,中考的上限,是本县最好的高中,当然了,五区二县50%的中考升学率,城六区70%的中考升学率,五区二县最好就那么一个,本县最好的高中,放在城六区,可能最多三四类水平,而城六区最好的高中占全陕西最好高中的三分之一,陕西最好前十的高中都在城六区

等于孩子学习好不好都没用了,平台限制死了

所以不懂政策,不会看政策,意味着什么,你都看不到风险点,只能被人忽悠,你不当韭菜,谁当韭菜

前一段时间,抖音小红书,很多宝鸡家长吐槽,2024年,宝鸡公布的政策,以后各县的孩子,考不了宝中了,2024年,渭南很多家长,吐槽,渭南公布政策,以后渭南各县的孩子,上不了瑞泉了

有些家长问到我这了,我说这是早几年教育部就已经正式下发的政策,明确要求2024年全国范围落地的政策,只是你们没关注罢了,就好比去年前年部分中介鼓吹泾河新城是西安户籍一样,真假都不论了,中介嘴里所谓的西安户籍不能参加西安中考,连咸阳市区高中都考不了,泾河新城这个所谓西安户籍,户籍了个寂寞,前几年听信这帮中介忽悠的人呢,今年傻眼了吧,踏踏实实考泾阳县的高中吧

就因为一句嘴硬,你把自己孩子坑了,知道不

说不准未来哪一年真的能兑现,不过你都上过一次当了,吃过一次爆亏了,你还敢信吗?还敢赌吗?留着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秦汉新城的房子等着涨到十万一平?走向人生巅峰?

2026年以后不好说,但是你如果2022-2023年不听劝,非要高位站岗,肯定是赔定了,如果2024-2025年还不听劝,只能祝你一帆风顺了

第二点,全国类似的区位,都跌的一塌糊涂,因为这些区位配套兑现太慢,大部分处于画饼的阶段,比如目前最红的三期,为什么西安本地人,很少相信中介嘴里的忽悠呢,因为大部分西安人,见证了,在经济高速发展前提下,二期,用了二十年时间,才发展个什么样子,二期要多少产业,三期才几个产业,二期有比亚迪,法士特,中科院光机所,电子集团,中航工业,三期有什么?

二期天时地利人和占全了,用了二十年才将将发展像个样子,三期这没有,那没有,大环境又这样了,三期要像个样子,需要多少年,二十年以后你多大了,你等得起吗?

你可以不相信别人的忠告,但是不能否认社会发展规律啊

别提什么学校,首先全国上下,基础教育强入北上广,新建学校,挂羊头卖狗肉的名校加,没有一个办成名校,全国都没有的东西,我们能有吗?

而港务区,西咸新区,航天基地,还不如三期呢

国家规定的停止土地销售上限是36个月去化周期,目前我们的去化周期,大体上是20个月左右,这个存量多还是少,大家自己判断,西安的房地产库存,主要集中在三期,港务区,航天基地,西咸新区等等这些新城新区,环大城市带,虽然中介们宣传的热火朝天,但是这些区域库存量并不小,他的销售热度,并没有很多中介嘴上吹的那么火爆

现在的楼面地价,基本上一万二以上,加上七八千左右的建装,再加上销售成本,卖二万多,真的不贵,问题是你买得起吗?

所谓新房涨价,二手房狂跌,其实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是因为土地出让金节节攀高呢?

房子贵,是地贵,不一定是房子值钱,他的土地成本,建筑成本在这,容积率在这,他再怎么卖,成本价已经这么多了,他怎么卖的便宜呢?

房子为什么贵弄明白了,二三百万的房子,首付一百多万,月供一万多,现在有多少人,一个月都挣不到一万块钱

所以一边是昂贵的产品,一边是消费不起的人群,这种市场结构,能持久吗?1929年经济危机,已经告诉过我们,这种情况,结果是什么

一方面是数量庞大的库存没有人接盘,一方面又是高企的房价,好比一个水坝一样,库存都满到爆了,水坝还不防水,大坝不蹦就鬼了,就算不懂经济学常识,社会常识总懂吧。未来走势会如何。

所以此时为什么要放开限购,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为了开闸泄洪呢

但是一个人人都懂得的常识,水太多了,不开闸泄洪,有可能冲溃大坝,开闸了,水流太大,会不会把下游的小虾米都冲死呢?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们都是小虾米啊,抗风险能力太差了

对标一下是天府新区,论区域发展,论房价,论基础配套兑现力度,很多新区新城,环大城市带,在天府新区面前,连个弟弟都不算,背靠一亿人口的四川,二千多万人口的成都,天府新区房价就这样了

同比我们的新区新城,环大城市带比天府新区发展的还好,房价还坚挺,我敢说你敢信吗?

没事多出去转转,看看雄安新区,看看郑东新区,看看武汉光谷,看看天府新区,哪个大城市不如我们,人家都止不住跌,我们能比谁强,我们只是反应慢,但是我们也免不了俗的,我们只是玩人家玩剩下的罢了,人家走过的老路,我们一个不少都会走一遍

第二个论点,真学区房有可能还要再涨点

因为很多人落户买房,是为了让孩子上学,这里我分享一个细节,也算是知乎上今天的一个新闻,温州主城区有个极品建筑垃圾,去年300多万,今年240万左右,确实跌了将近六十万,但是人家房价,单价4万多一平,同期温州主城区,同区的新房,才2-2.5万一平,十年房龄的房子,才一万多,二十年房龄的房子,甚至部分不到一万了。

我还是那个老观点,很多中介嘴里的假名校,假学区房,新房精装修,还没人家建筑垃圾卖的贵,不尴尬吗?

好学校的房子才叫学区房,对房价是强支撑,普通学校对房价毫无影响,烂学校甚至是负值

北上广这么强的基础教育,这么强的经济,这么多家长,卷了几十年,是不是老老实实进城卷优质学校的老破小,这么多年,人家把坑填完了,已经证明所有这种名校加,假名校,没有哪怕一所办成好学校的,还是那话,他们都没有,我们怎么可能有

不管是高新十一初摘牌,还是铁一中陆港回流生,还是曲江第一学校所在的曲江大城房价狂跌,还是高新第四学校所在的保利天悦,爆出来炒房团恶意炒作,虚假宣传,还是高新三初所在的万达天樾房价下跌,这些所谓网红学校,截至目前哪个没暴雷,哪个不打脸,哪个不是中介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就算你看不到,不相信

总得相信社会规律,经验经验教训吧,全国上下,没有哪怕一所名校加办成名校,一所都没有了

所以每个城市都是一样的,他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不是靠几个中介,嘴巴忽悠一下,成立几年就能变成好学校的,这是最起码的社会规律,所以只要大家还有追求优质资源的想法,只要是真金白银,就不怕没有价值。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至于很多人说出生率的问题,还是举个例子

2023年温州出生率-mortality率=-1万,但是2023年温州人口增加了八万,也就是2023年温州外来人口落户是九万。

2023年西安出生率-mortality率=4700,2023年西安人口增加也是八万,也就是2023年西安外来人口落户是七万多

任何大城市人口增长靠的是外来人口,不是出生率

这些外来人口,你不生我不生,都不生吗?你不买房我不买房,都不买吗?

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小学阶段才把孩子带进城里,幼儿园阶段,大部分在老家父母给带,所以现实如此了,幼儿园一年比一年人少,但是小学一年比一年人多。

现在城市学校越来越卷,农村的学校人越来越少,所以指望出生率下降影响房价或者学区房价值,明显是不符合事实

最后,我总结一下,就这么几点

1.房价,放在任何经济体的长周期里,都是上涨的,我们也不例外,唯一的问题是,当下这个下跌和磨底的时间和周期不太确定,但不影响更长周期的结果。

2.相比于2022年以前的区别在于,2022年以前,80%的房产都是垃圾,但有20%的房产是可以买的,是优质资产,而来到2024年,95%的房子都是垃圾,只有5%的房子是优质资产,是可以跑赢大势的。如果没有过人的眼光,普通人抗风险能力太差,建议苟住别送,走得稳才走得远。

3.放弃所有的三四五线城市,放弃所有城市的郊区新区、环大城市带。

4.房子要挑战着买,在能力范围内,能一线就不二线,能TOP1区就不TOP2区,能香港不深圳,能深圳不广州,能广州不佛山,能上海不杭州,能杭州不苏州,能苏州不无锡。

5.不明白什么叫“城市虹吸效应”?想想首都这么NB,离它很近的石家庄却烂的扶不起来,你就明白了。甚至别说石家庄了,燕郊大厂离得够近吧,房价怎么样,别燕郊大厂了,多出去看看,延庆、密云,怀柔的房价,看看上海自己的奉贤、金山,再看看看上海周边的昆山,再看广州旁边的惠州,看看北上广远郊区,环大城市带的房价。你相信我们比北上广都强吗?北上广都带不动的区位,我们能带动吗?

6.放弃所有不能产生租金的房产。

7.放弃所有公寓、写字楼、商铺。

8.核心区的学区房,一定还是最为优质的资产,可以帮你穿越周期的,可以帮你守住财富的。

9.只不过,自住就是现在,如果是投资,确实没有以前那么急了,2024、2025区别不大,可以慢慢看,慢慢选。

10.在西安范围内,能城六区绝对不买五区二县,能买西安绝对不买西咸新区,能选西安绝对不买宝鸡、渭南、咸阳。

11.高增长周期结束了,高收益资产消失了,对于房产,也要变的更理性一些,守财>赚钱,租金>涨幅,长期>短期。

12.土地不值钱,土地上的配套才有价值,是配套的价格均摊到土地上形成的价格才是房价,所以,农村土地没价值(别杠,没价值不代表是0元),好山好水不是刚需,也没有人接盘。

13.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产只有居住属性,没有投资属性,大可放弃。离开小城市,落脚大城市,先让孩子把握住人生的第一个“势”,牺牲自己,成全孩子,成全下一代。自己难了,孩子才会容易;今天难了,未来才会容易;人生的底色是艰辛,知易行难,一起共勉。

14.何谓大城市?省会是最后的屏障,500万人口是最小的规模。因为只有大城市更多更快的财富流动和阶层流动,你才有无限可能,人生不会固化。

15.房子,自住>投资,配置>投资,自住房该买还是要买的,有闲钱还是可以买房并长期配置的,降低预期,以居住为主,以长期为主,就不会纠结了。

16.房地产的逻辑确实变了。2022以前,能力不足,借钱也是要买的。2023年以后,能力不足,就先租着不买了,但有能力的,买得起的,还是可以买的。

17.2024年,是资产梳理、劣质资产抛弃、资产置换的窗口期,有可能是最后窗口期,这时候不跑,就没有机会了

18.能懂就多看,不懂则不看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