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懒猴_百度百科

红懒猴

灵长目懒猴科懒猴属的小型原猴
收藏
0有用+1
0
红懒猴(学名Loris tardigradus):是灵长目、懒猴科、懒猴属的小型原猴。平均体长在17.5-26厘米之间,体重85-350克。它们有一双面向前方的大眼睛,耳朵也很大,大拇脚趾与其他四趾相对,形成镊子的形状,可以拿握东西,没有尾巴。红懒猴的上体皮毛为棕色至深灰色,梢毛为银白色,腹部为灰白色或淡黄色。
红懒猴是一种主要栖息于斯里兰卡雨林地区的群居动物,在晚上分头觅食,白天则聚集到巢穴里睡觉。主要以昆虫、蜥蜴和卵为食,有时也吃浆果、树叶和花蕾。雌懒猴在10个月时就达到性成熟期,每年可以和雄懒猴交配两次。孕期为166-169天,每胎1-2仔,断奶期为6-7个月。分布于斯里兰卡雨林地区。
(概述图参考来源: [1]
中文名
红懒猴
拉丁学名
Loris tardigradus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亚    纲
真兽亚纲
红懒猴
亚    种
3亚种 [2]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护级别
濒危(EN) [3]
同义学名1
Arachnocebus lori Lesson, 1840
同义学名2
Lemur tardigradus Linnaeus, 1758
同义学名3
Loris gracilis Lydekker, 1905 ssp. zeylanicus
同义学名4
Loris tardigradus Thomas, 1905
同义学名5
Loris tardigradus Hill and Philips, 1932 ssp. tardigradus
同义学名6
Loris ceylonicus Fischer, 1804
同义学名7
Loris gracilis É. Geoffroy Saint-Hilaire, 1796
同义学名8
Loris zeylanicus Lydekker, 1905
英文名称
Red Slender Loris, Slender Loris, Sri Lanka Slender Loris, Sri Lanka Wet zone Slender Loris

动物学史

播报
编辑
该物种以前包括在“灰懒猴”(Loris lydekkerianus)中,2001年被提升为完全独立物种状态。有初步证据表明该物种在斯里兰卡的湿地地区还有三个亚种。 [3]

形态特征

播报
编辑
红懒猴是一种体小很小的灵长类动物,体长18.5-25.6厘米,体重127-256克,肢体长而柔韧,没有尾巴。脸部特征包括有突出的大耳朵,短吻,一双面向前方的大眼睛,带有淡褐色的虹膜。深色的皮毛与众不同,从额头到鼻子遍布白色条纹。不同的亚种眼睑斑块的着色和眼间条纹的形状有区别。吻部尖锐,末端是湿润的裸露的皮肤。红懒猴细长的耳朵比同属的灰懒猴或同科的蜂猴属的物种更长,耳朵的边缘通常无毛。雌性有两对乳头,在哺乳期裸露,在其他所有时间都被皮毛覆盖。由于腿比较笨拙,并且比手臂稍长,因此四肢的力量不足。手掌和脚掌通常是裸露的。像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双脚的第二个手指上有一个爪。大拇脚趾与其他四趾相对,形成镊子的形状,可以拿握东西,前趾比后趾小,并且食指减小。像蜂猴属的动物一样,臂内侧有一个无毛的臂腺。这个腺体会产生一种在嗅觉交流中很重要的分泌物。该物种的身体为深灰色,毛发梢为银白色。 [4]
1
红懒猴高地亚种
红懒猴高地亚种
(学名:Loris tardigradus nycticeboides):
平均体重140克,头体长度在204-213毫米之间。毛皮比其他亚种的长得多,腹毛长达30毫米。背部毛皮为棕色,腹部毛皮为浅黄色。眼睛周围是黑色斑,狭长的眼间条纹分叉并延续在眼斑周围。这个亚种的独特之处在于耳朵完全有毛。手和脚的毛也明显比其他亚种的多。 [4]
2
红懒猴低地亚种
红懒猴低地亚种
(学名:Loris tardigradus parvus):
比指名亚种大,外表不那么娇嫩,毛皮也更浓密,尤其是四肢。它的体重高达227克,头体长度在209-256毫米之间。背毛灰色,腹毛白色。梢毛比指名亚种明显得多。眼周斑为黑色或深褐色,眼间有条纹分叉并合并为围绕耳朵的白色毛发。雌性比雄性更大、更黑。幼崽棕色,没有梢毛。 [4]
3
红懒猴指名亚种
(学名:Loris tardigradus tardigradus
是体型最小的懒猴,体重从128克到142克,头体长度不超过206毫米。背部毛皮为红色至红棕色,肩部最深,背部和臀部颜色较浅。背部下部的皮毛可能有轻微的梢毛,但比低地亚种要少。有时会出现深色的背条纹,但从来没有像高地亚种那样显眼。腹毛淡黄色。眼睛周围的斑块是栗色的,眼间条纹很少在眼睛上方分叉。雌性比雄性大,棕色,很少或没有红色。幼崽背部呈灰色,腹部呈白色。亚成年雄性有雌性般的颜色,并逐渐变得更红。 [4]

栖息环境

播报
编辑
在斯里兰卡,红懒猴的三个亚种和它唯一的同属灰懒猴的一个亚种维持着分散的栖息地生态位。指名亚种栖息于西南部的潮湿低地森林。低地亚种栖息在海拔731-1036米的中央丘陵地带,并被认为是在其范围最西端的中等海拔与指名亚种混居。高地亚种是一种罕见的山地形态种类,仅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霍顿平原的雾林中发现。 [4]

生活习性

播报
编辑

领地

红懒猴雄性的平均家栖范围为3.6公顷(36000平方米),雌性为1.59公顷(15900平方米)。 [4]

活动

红懒猴是夜间活动和树栖的动物。它们的动作以缓慢、流畅、无声著称。对圈养动物的测试表明,正常速度约为0.59米/秒。然而,红懒猴能够快速攀爬并抖动树枝造成噪音。攀爬的方式和26%的灵长类攀爬是不同的。在这种运动形式中,个体的速度接近1.2米/秒。红懒猴可能会“小跳跃”,但它们通常会通过小心的悬臂从一棵树移到另一棵树,这涉及到用它们的后肢抓住一根垂直的树枝,并将它的身体水平地伸过缝隙。髋关节、踝关节和腕关节非常活动,而且不稳定的姿势可以保持很长时间,因为视网膜奇异性为肢体肌肉提供氧气,并清除细胞废物,防止痉挛。红懒猴通常在树枝的顶部行走,它们喜欢攀爬的树型(如树枝或藤蔓),小到可以用手抓住。在捕获的红懒猴群体中,个体在通过直径为10厘米的光滑垂直树干时表现出极度的谨慎。在同一个群体中,两足站立在树枝顶部和后肢悬挂在树枝下面的现象都是反复观察到的,但是用前肢悬挂的两足动物很少。 [4]
白天,红懒猴聚集在睡觉的族体中,这个族群包括一只成年雌性、她的后代和一只或多只雄性。这些联系在夜间可能是稳定的,在睡眠群中的成年雄性可能参与父母的照顾。无论是在圈养环境中还是在野外,红懒猴都会参与社会凝聚力的行为,比如挤在一起、同住、摔跤和咬人。除了肢体语言和精细的嗅觉交流外,还使用了多种发声方法。在圈养中,红懒猴互相交换食物,而不挑起敌意。尽管攻击性的圈养种群并不少见,但野外的大多数攻击行为都是在不相关的成年雌性和不属于同一睡眠群的雄性之间发生的。红懒猴的夜间活动主要包括活动和觅食,但也包括社交活动,包括母婴之间的活动,以及休息。 [4]

声音

红懒猴整夜互相呼唤,有时甚至会对潜在的捕食者发出声音。已知的红懒猴的声音包括口哨声、叽叽喳喳声、咆哮声和尖叫声。口哨声表示兴奋和侵略性,由一到三个不同的音节组成,每个音节的结尾都有一个递减的频率扫描。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口哨声总是很大的,从100米外的人类都能听到。有证据表明,口哨声在野生种群中最为普遍,可能是因为在圈养条件下不需要长距离通讯。在圈养中,在一个笼子里吹口哨会引起附近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刺耳被用作防御威胁,有时与凝视或身体推搡有关。主要由雌性发出,通常用于回应雄性的求爱追求。声音有时频率高达20千赫,由高频单音节组成,幼崽用这些单音节来吸引母亲的注意力。有时雌雄二重唱是用叫声来表演的。咆哮是一种无声的威胁叫声,用来对付捕食者或被捕获的动物。咆哮很少在特定的语境中发出,通常与防卫性肢体语言联系在一起。尖叫用于长时间威胁的环境中,与肱腺分泌物有关。 [4]

标记

像许多哺乳动物和大多数夜间活动的灵长类动物一样,纤细的懒猴广泛利用气味标记来传递信息。尿液标记是通过有节奏的排尿(动物沿着树枝行进并通过有节奏地将其生殖器降低到基质上而在间隔时间内沉积尿液的一种刻板行为)、肛门生殖器拖动和间接应用(尿液通过小便个体的手或脚施加到基质上)。在各种情况下,经常观察到用尿液进行自我清洗,包括在夜间休息前给幼崽梳洗前,准备捕捉有害昆虫时,在食用有毒猎物之前,以及在被它们叮咬时。在睡觉树附近很少观察到尿痕,但在睡眠组成员共享的范围重叠区域内的地方,尿液标记被急切地接受和覆盖。气味交流也在直接的社会行为中起作用。在梳洗之前,通常会先闻一闻(从雄性到雌性),而梳理的过程中经常会摩擦和舔肱腺。 [4]

食物

红懒猴主要是食虫的,在一定程度上专门捕食有毒和不好吃的物种。特别是有毒的昆虫会被明显的厌恶地吃掉,喷洒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昆虫会被从它们的蜂群中移走并在一段距离外被吃掉,而红懒猴则会无缘无故地流口水、摇头、闭上眼睛。有证据表明,与昆虫食物一起摄入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可能会被红懒猴重新用作一种嗅觉伪装。觅食的红懒猴经常被观察到在接近有毒昆虫之前用尿液冲洗自己,也许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气味。红懒猴和其他懒猴的狩猎方式是安静而谨慎地接近,然后用一只或两只手突然进行袭击性的抓捕。红懒猴的捕食行为被描述为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首先是对猎物的视觉注视,然后是耳朵后仰,最后是抓取动作,无论猎物是否被移除,都会完成。在野外,几乎100%的食物是蛋白质,包括昆虫、树蛙、壁虎、小鸟和鸟蛋。如果有的话,它们偶尔也会吃水果。在圈养条件下,红懒猴被喂食绿色沙拉和芭蕉,并且很容易吃掉老鼠。 [4]

分布范围

播报
编辑
红懒猴是分布于斯里兰卡雨林地区的小型原猴。该物种是斯里兰卡中部和西南部的特有种,通常发现于该岛的南部“湿地”,直至中央“中间区”。斯里兰卡中部,以中央省努沃勒埃利耶区的霍顿平原(Horton Plain)闻名。分布范围小于300平方公里。 [3]
红懒猴分布图

繁殖方式

播报
编辑
红懒猴每半年繁殖一次,在印度,红懒猴的繁殖高峰出现于4-5月以及10-12月。斯里兰卡也报道了5-12月的分娩时间表。研究发现,在两种红懒猴野生种群中,没有季节性的证据,并记录了一例雌性红懒猴的发情期,而她的近邻怀着婴儿。这两个类群的睾丸经常在阴囊和腹股沟(即下降和未下降)状态之间切换,没有发现雄性生殖器官在雌性发情或一年中的时间发生变化。雄性生殖器的增大似乎受到环境影响。 [4]
妊娠期为166-175天,雌性每年最多产2胎,通常为单胎。偶尔,雌性可能会生双胞胎。雌性在哺乳前一胎时会再次发情。幼崽在生命的前4周里一直依附于母亲。四周后,幼崽在夜间活动期间被安置在有遮蔽的地方。断奶时间约为185天,此时幼崽已达到成年大小。 [4]
出生时,红懒猴宝宝是无助的。它们本能地紧紧抓住妈妈的毛皮,日夜不停地呆在那里至少四个星期。四周后,红懒猴在夜间觅食活动中把它们的幼崽“停”在密密麻麻的树枝上。雄性在夜间育儿方面的帮助可能会使哺乳期母亲在觅食时增加活动性,帮助她们满足高热量的消耗。雌性在夜间会在安放幼崽的地方每小时返回一次。 [4]

亚种分化

播报
编辑
红懒猴(3亚种)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与年代
1
红懒猴高地亚种
Loris tardigradus nycticeboides
Hill, 1942
2
红懒猴低地亚种
Loris tardigradus parvus
Gamage, Groves, Marikar, Turner, Padmalal & Kotagama, 2017
3
红懒猴指名亚种
Loris tardigradus tardigradus
Linnaeus, 1758
[2]

保护现状

播报
编辑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 ver 3.1——濒危(EN)。 [3]

种群现状

红懒猴之所以被列为“濒临灭绝”,是因为其物种数量规模截止2008年,估计少于2500个成熟个体,而且观察到的成熟个体数量持续下降,并且没有任何亚群包含超过250个成熟个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