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原作者厭世哲學家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作者提供)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清末的戊戌變法為何註定不會成功?就是因為主事者康有為是個投機取巧的大騙子,上一篇談康有為的文章,有提到他的「孔教」思想,已反映出他想奪權為王的企圖,本篇就繼續談談他激進而荒謬的行為。(責任編輯:蔡沛宇)

作者提供

文/ 厭世哲學家

大家應該都在歷史課本中看過這張照片,這張照片非常有名,主題是戊戌變法的主事者:光緒皇帝、康有為與梁啟超。

殊不知這竟然是中國最早的一張「照騙」──原來這是康有為用當時最高科技「合成」出來的,目的是為了騙國外的華僑,要他們相信光緒皇帝與他關係匪淺,以出錢投資他的「保皇公司」。

上次談到「公車上書」,其實康有為根本沒有去送,這個事件完全是一個「烏龍事件」。

康有為沒有上書的原因是,當時他得知自己已經考中了進士,擔心上書抗議,會耽誤了他的前途。(而且考卷上還不敢用「康有為」這個名字,他怕主考官看見他的名字會故意不錄取他;後來放榜,大家才知道原來這個人是康有為,當下13億人都驚呆了。)

就是因為考上了進士,所以康有為才有被光緒皇帝召見的機會。據康有為《康南海自編年譜》記載,光緒召見他的談話共持續了2個半小時,且皇帝對他心悅誠服,接受了他的變法建議;然而,這其實是光緒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召見他,且學者根據史料推測,康有為很可能撒了謊,當天光緒與康的談話應只有十幾分鐘。

光緒皇帝與康有為談話的當天,並沒有安排拍照行程;且光緒此生從未見過梁啟超,所以這張照片中光緒皇帝與康梁二人的合照,只可能是虛構的。更何況光緒皇帝身體羸弱,不可能像照片中看起來這麼胖。

光緒召見康有為後,只是把康從六品工部主事的職務,調整為同樣是六品的「總理事務衙門章京上行走」。(根據護航派學者的說法,光緒皇帝並不是不重視康有為,而是因為當時朝廷中守舊勢力反對,所以不敢一下子給康有為太高的官職,這樣做反而是為了保護康。)

於是,一向以「教主」自稱的康有為大失所望,認為光緒的安排「可笑之至」,受到「屈辱」,結果沒去上班。

後來康有為仍然不斷給光緒皇帝上書,他一再提出設立一個「制度局」的主張。據他聲稱,「制度局」效仿的是日本明治維新,只負責議政而不涉足具體的行政。

但實際上,以制度局為中心的政治綱領,不僅要架空原有的中樞機構如軍機處,還要架空原有的六部,並且推廣到地方一級。當時的帝師翁同龢在日記中說康有為的想法「狂甚」。(原來古人就很喜歡用「狂」這個詞了)

說到底,「制度局」這個機構要由誰來統領呢?──當然就是提出這個構想的「教主」康有為了。後來這個構想被慈禧太后徹底否決。

康有為意識到,慈禧太后是他掌權的重大阻礙,如果不除掉這個老太婆,他就永遠無法進入朝廷的權力核心。

根據記載,在康有為面進光緒皇帝之前,保舉過他的當朝權臣榮祿曾問他:實行了一兩百年的祖宗之法,如何能說變就變?康有為的回答是,殺一兩個阻撓新政的二品以上的大臣,法就變了。可見康有為觀點激進。說好聽點,是為了變法不擇手段;說難聽點,就是為了奪權不擇手段了。

康有為於是開始密謀刺殺慈禧。他指責以慈禧為首的朝廷大臣是保守派,不除掉慈禧,清朝不可能有光明的未來;在他流亡海外之後,更是不斷宣揚慈禧「守舊」、「頑固」、「腐敗」的形象。

但實際情況與此完全相反。自強運動是慈禧領導,戊戌變法是慈禧下令允准,她唯一反對的是康有為那些激進、荒謬又可笑的變法主張;當局勢已經發展到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慈禧就只能站出來,結束這場可笑的「鬧劇」了。

漢學家夏偉、魯樂漢說得好:

外人對慈禧的刻板印象是保守派的拱衛支柱,但事實上完全相反,整個1860年代,她支持李鴻章許多銳意改革的自強計劃,在各省級舉行,包括馮桂芬建議的現代化兵工廠及西學學堂。

但慈禧朝廷的致命失敗,在於未能把這些零散、僅在各地進行的改革行動推而廣之,加強力道,施展到整個帝國。(《富強之路》,頁74。)

夏偉、魯樂漢還少說了一個失敗的原因,就是康有為這個「投機分子」。若沒有康有為,光緒皇帝的下場不會這麼慘,戊戌變法也不會整個被帶往一個荒謬的方向,導致完全「變質」。

下次我們再來談談慈禧為什麼會發動「戊戌政變」,以及康有為荒謬的海外生活。

延伸閱讀:

1. 張戎《慈禧》
2. 夏偉、魯樂漢《富強之路──從慈禧開始的長征》
3. 汪榮祖《康有為》

BO延伸閱讀:
【清朝最強騙子】康有為才不是進步的改革家,他寫書、搞戊戌變法其實是為了奪權當皇帝
甲午戰爭打輸怪慈禧太后?我來替老佛爺翻案:A 走北洋海軍軍費的其實是這個人
袁世凱才是中國近代第一戰神!在怎麼打都輸的清末,他靠 4 招打造清朝最強部隊
戳破中華民族的神話──華人的概念不是自古就有,而是為統治方便被梁啟超「發明」出來的

(本文經原作者厭世哲學家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