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茹
陳靜茹

處理情感糾結 先別鬧情緒

發佈時間: 2023/01/20

處理情感糾結 先別鬧情緒

病人心情鬱悶、腸胃不適又血壓上升,細查之下,原來被兒子激怒,心情欠佳,影響健康。她說︰「以前孩子很聽話,幾乎我說甚麼他做甚麼,現在呢,成年了,有毛有翼不聽話了,還常常駁嘴駁舌,真的心淡。」

我安慰道︰「孩子大了,趨向獨立自主,會這樣不足為奇,你還是調整一下個人心態吧,何必動氣影響健康?」她搖頭嘆氣。我於是又說︰「明白的,但不用心淡,到他們成熟一些時,情況可能會改善;如果沒改善,那你就放手吧!他有他自己的人生。」我說。我還建議她去找點兼職工作,一來有工作寄託對身心健康有幫助,二來又不用長時間對着孩子,雙方衝突會比較少一些。果然,自她找到兼職之後,一切也改善了。

這邊廂有人為下一代操心勞氣,那邊廂,亦有人為上一代耿耿於懷。另一病人因父親當年對母親不好,一直對他懷有敵意,但眼見他老邁兼獨居(母親已回鄉),每當過時過節或天氣轉冷,總是擔憂想去關心一下,但又憤恨他當年的過錯(認為不應該對他好),又怕母親呷醋不開心,內心交戰,說着說着還灑下淚來。

我忍不住說上了兩句︰「你想關心父親就去關心吧,有甚麼問題?就算鄰居老伯孤苦無依,你也會主動去關心一下吧,何況他是你父親!過錯是一回事,關心父母是另一回事,這是應該分開的,不用太糾結吧。至於怕母親呷醋的話,不做得過火便是,作為一位母親,應該也不贊成子女不孝順太絕情吧。」

我鼓勵她隨心去做,是發現她其實很想關心父親,如果此刻不做,一旦父親出事,她的良心一定過意不去,一定會後悔和內疚。如果明知會如此,何必要讓這件事發生呢?

人果真是感情的動物,易為情煩惱!面對任何情感上的糾結,我覺得最重要是你自己本身不要鬧情緒,才能理智地處理。因為不鬧情緒,你才能冷靜地、有條理地去看問題,這樣你才能看得清晰,看出真像,然後才能尋得方法。如果浸淫在情緒之中,糾結不清,如墮五里迷霧,又如何能找到出路呢?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靜茹 一子之母,現職中醫師。平素熱愛生活,熱愛工作,提倡環保。
欄名: 執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