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夫婦無子女、無負債 想10年內實現財富自由 不節衣縮食能成功嗎?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退休規劃 - D240203

高收入夫婦無子女、無負債 想10年內實現財富自由 不節衣縮食能成功嗎?

退休規劃

發布時間: 2024/02/03 07:47

最後更新: 2024/02/03 07:52

分享:

分享:

【財富自由】30歲新婚夫婦目標10年內儲2,000萬!不犧牲生活能成功嗎?

一對30歲新婦夫婦想在40歲出頭時實現財富自由,淨資產達到250萬美元(逾1,950萬港元),太太Jenna Bhaloo和先生Neil Desai的儲蓄目標是改善生活,讓他們可以隨時休假六個月旅居外國、僱用私人廚師,或者再轉行,同時不必擔心錢從何來。

出奇的是,這對來自美國芝加哥的千禧世代伉儷雖然努力實現經濟獨立,他們並沒有為了實現目標而過度節衣縮食。Bhaloo更稱:

你應該能夠享受生活,並體驗所有你想要的事情,當你享受(生活)並把錢花在你喜歡的事情上,(你的)投資就會為你發揮作用。

他們的財富自由之夢,不犧牲生活真的能夠成功實現嗎?從兩人目前儲蓄投資額約885,500美元(約690多萬港元)來看,似乎進展順利,勝券在握。先看Desai和Bhaloo有何「財自」優勢。

  • 優勢1:高收入

老套說句,賺得多也較易儲得多。兩夫妻均是年薪百萬專業人士,2023年收入總計227,071美元(近178萬港元)。

Bhaloo在去年初完成工商管理碩士(MBA),修讀期間一直兼職,到7月轉全職收入急增69,314美元,年薪達125,000美元(約98萬港元)。Desai在科技行業工作的收入約158,000美元(約124萬港元)。

  • 優勢2:無負債

Bhaloo擁有兩個碩士和一個學士學位,慶幸在求學旅程中沒有負任何學生債務。她在本科和部份公共衛生碩士學費由獎學金支付,她父母則資助了研究生階段的其餘費用。

Bhaloo也在獎學金、儲蓄、兼職和父母幫補下,全無負債地修畢MBA。

  • 優勢3:早開始

儲蓄要趁早,是老生常談。在入學MBA前,她年薪已達80,000美元。在學兼職第一年賺約30,000美元,第二年的實習崗位也變成了目前的全職工作。

換言之Bhaloo從本科畢業便一直有工作收入,儲蓄生涯很早開始也未曾中斷至零。她在讀MBA期間的收入雖然回落,但仍然可觀。

Bhaloo自MBA畢業不久後與Desai結婚,Desai在婚後也入讀商學院,學費由他自己和他父母支付,這筆費用計入夫婦倆的共同預算中,未造成債務,更令他們能夠為未來做更多規劃。

  • 優勢4:無子女

Bhaloo和Desai未打算生小朋友,二人世界「自己搵、自己使」,財務更具彈性。

點擊圖片放大

雖然你未必如Bhaloo和Desai般幸運,收入高又無負債,但兩夫婦以下花費及理財策略,也值得參考。

  • 策略1:量入為出

憑兩夫婦的財力,可以租更大公寓,但他們仍選擇留在目前居所,同時「不斷評估」租樓和未來供樓的支出,哪樣更舒適化算。

他們的兩房公寓月租3,300美元,略高於芝加哥同類物業的平均2,744美元月租,但仍只佔Bhaloo和Desai合共年薪的17%,更遠低於專家建議租金比例維持30%以下的標準。Bhaloo的心得是:

(租金)佔支出很大一部份,如果你能控制這個數字,你就可以把年中剩下的金錢花在你喜歡做的其他事情上。

  • 策略2:用理財App控制開支

兩夫婦使用預算應用程式Tiller來追蹤開支,該App有一個中心位置可以查看完整財務狀況,協助他們合併共同支出。

Bhaloo表示這樣的系統支援實時查看他們帳戶的淨資產規模、交易紀錄、信用卡消費金額等,非常有用。

  • 策略3:信用卡賺獎賞

兩夫婦將很多開支記入信用卡,以賺取獎賞。但他們每個月都會還清卡數,繼續過着無債生活。

  • 策略4:應使則使

儲蓄就像減肥,太慳儉容易引發報復式消費,適得其反,因此要給自己保留值得期待的生活樂趣。Bhaloo欣賞Desai只會在他真正喜歡的興趣上花錢,並對相關物品進行明智投資,不會白白浪費。

例如,Desai在2020年買了一台鋼琴。Bhaloo看到他願意投資購買一件製作精良的高質素產品,學會要花錢買自己真心喜歡的東西,而不要花在那些不會帶來快樂和幸福的東西。

旅行和飲食是Bhaloo和Desai優先考慮的兩大消費範疇。他們均為遙距工作者,享受在任何地方工作的機會,希望繼續探索不同城市,甚至可能移居海外。夫婦在出街食飯、烹飪美食方面也很疏爽。Bhaloo稱:

對我們來說其中一項真正重要的事情,是確保我們享受今天的生活,而不是等到60歲才開始。

  • 策略5:終身學習

雖然Bhaloo和Desai的家庭都擁有相當堅實的財務基礎,但他們仍不斷閱讀書籍和看理財YouTuber,繼續提升自己的金融知識。Bhaloo稱:

財務健康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它永遠不會是完美的,但你總是可以努力追求更好,並隨着生活的變化而做出調整。

撰文:黃正軒

相關文章:

挑戰1個月「零支出」未必很痛苦 5條慳錢規則 助你抵抗消費誘惑

【財富自由】最常見的錯誤金錢觀念?專家:隨時錯失發達機會

【思考致富】窮人才會功敗垂成 500案例證實︰貧富差距 在於面對挫折的意志力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加油站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