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媽祖遶境/彰化為什麼搶轎?歷史脈絡一文了解 | 公視新聞網 PNN
大甲媽祖遶境規模盛大。(圖/資料畫面)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是台灣重要民俗文化資產,每年農曆2月底至3月初進行遶境9天8夜,是全台最知名的媽祖進香活動。但近年遶境皆發生「搶轎」衝突,地點就在彰化民生地下道。為何要搶轎?是搶面子還是搶庇佑?《公視新聞網》梳理搶轎由來,帶您一文了解。

遶境的由來?

根據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收錄、由林伯奇和陳素雲所撰的《日治時期彰化南瑤宮笨港進香新史料考釋》,台灣有史料紀載的進香遶境鼻祖可追溯1814年,盛傳一名窯工楊謙,將香火從笨港天后宮帶至彰化南瑤宮,基於飲水思源,信徒開始每4年至天后宮進香。

為什麼要遶境至彰化市?

公視節目《有話好說》製播大甲媽祖遶境專題,據前彰化南瑤宮等16間宮廟管理人邱建富說明,過去包括台中大甲媽祖在內的附近廟宇,一定都會至南瑤宮舀火進香,與分靈有關,若不進彰化市則無法至南瑤宮。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鍾秀雋論文《彰化市角頭搶轎研究──以大甲媽祖過境為例》研究指出,彰化市自有歷史悠久的南瑤宮,其媽祖信仰系統,為中部最強大的一支,大甲鎮瀾宮遶境進香於1988年前往北港,之後目的地為新港,從大甲出發經彰化市,為較熱鬧的停駕處。

搶轎是什麼?

台灣民間相信,如果能扛到媽祖的鑾轎及持涼傘,未來一年都會獲得好運,神轎經過的地方,會帶來庇佑與福氣。

若能持媽祖的涼傘,被民間認為能帶來好運。(圖/公視臺語台《台灣記事簿》)

鍾秀雋研究指出,1950年代,彰化人為了讓媽祖在村莊內停留較久,會施放大量鞭炮「擋轎」,使地方信眾有更多時間參拜,並動員地方人士「協扛」鑾轎,被認為是平和擋轎。

然而至1980年代,彰化地方派系「公園幫」鐘國承認為大甲媽祖每年經過八卦山,但居民都接不到媽祖,因此連續兩年「搶轎」。邱建富說,居民認為搶轎之後八卦山一帶運勢相對興旺,搶轎文化也就此形塑。

中研院民族所學者林美容在《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的研究出版中也曾提及,彰化在日治時期武館風氣頗盛,迎神賽會時也有拚場現象,鍾秀雋認為,武館與角頭廟的結合,可能也是發展成搶轎文化的遠因。

為何彰化瘋台中大甲媽?

彰化南瑤宮是市公所代管廟宇。1963年,南瑤宮十會媽齊赴笨港進香、新港會香,超過10萬人參與行程,邱建富表示,回鑾行經雲林莿桐,由於當地盛傳彰化媽走過的地方皆會五穀豐收,民眾為搶轎發生衝突,多達50人住院,南瑤宮因此一度宣布笨港進香停止辦理。

鍾秀雋指出,民眾認為南瑤宮是官廟,戒嚴時期香火錢金流不透明,加上進香曾中斷,龐大的信徒和宗教資源無處發揮,大甲媽遶境時民間宣傳用心搏感情,都使彰化人產生情感轉移。

不怕搶轎 大甲媽「指示」進彰化

當年鐘國承搶轎,大甲鎮瀾宮認為這並非長久之計,因此研擬3個方案向媽祖擲筊請示:第一、不要進去彰化市,改從鹿港遶境;第二、進彰化市,但搭車不要搭轎子;第三、進彰化市,且在彰化多待一天。

擲筊結果,大甲媽祖不僅要進彰化市還要多待一天,令彰化信眾十分自豪,因此更盛大迎接。

大甲媽祖遶境第一天路線,終點即為彰化市南瑤路南瑤宮。(圖/取自中央研究院)

民生地下道是搶轎一級戰區?

搶轎文化塑形後,地方角頭或氣盛青年,容易為競爭爆發衝突,因此1984年起,警方開始參與護轎。

大甲媽祖走經大度橋後,鎮瀾宮轎班會將涼傘及神轎交給彰化縣警力,由警方事先與各角頭接駕人士協商交界界線、人員,並企求平和接轎。

鍾秀雋表示,警方介入後,地方勢力之間的衝突減少,反而是一心想近距離看媽祖的民眾,與維護秩序的警方容易紛爭。

大批警力護轎,已是大甲媽祖遶境的常態。(圖/取自大甲鎮瀾宮Youtube直播頻道)

一旦抵達民生地下道,即由在地「民生幫」接手扛轎,交界處特別容易發生風波,特別是氣盛青年為出頭會出手搶轎。

彰化民生地下道,被視為搶轎一級戰區。(圖/取自大甲鎮瀾宮Youtube直播頻道)

2016年,大甲媽祖延誤4小時進彰化,有信徒引燃信號彈,現場人潮爆發肢體衝突;2017年,鑾轎一通過地下道百公尺,即有民眾拉扯;2018年,鑾轎進入三民路時,兩派人馬因接轎問題衝突,場面混亂;2019年,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親自護轎,但仍在現場目睹鬥毆,也呼籲不要搶轎。

2022年,順利通過民生地下道約500公尺,中華統一促進黨主席張安樂稱要接轎,卻因為沒有在事先約定的名單上,且率領的群眾身穿具政黨色彩的「統促黨」背心,又沒有施打3劑疫苗,與警方在彰化市區拉扯。

南瑤宮、白沙屯沒有搶轎衝突?

邱建富表示,白沙屯媽祖一律由轎班抬轎,不能由其他人抬,因此未發生搶轎;南瑤宮在接駕順序也安排得宜,也較少衍生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