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规即将实施,高速开144km/h不扣分?网友:终于可以开快车了_腾讯新闻

新交规即将实施,高速开144km/h不扣分?网友:终于可以开快车了

跨入2022年之后,SONY、黑莓等跨界造车的消息相继在汽车行业引发热议。尽管跨界造车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但是谁能在后续成功完成量产、获得市场的认可便是后话了。相比之下,2021年12月27日,公安部正式宣布修订后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更加吸引众多车主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新交规将会在2022年4月1日起实施。
图片
144km/h,不扣分!
从现行的交规来看,我们国内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只有120km/h,与全球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最高限速并不算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存在汽车保有量高、道路较为拥挤等特点,因此严苛的超速处罚可以更好地保护国民的出行安全。然而,在即将实行的新交规中,原本的超速处罚得到了进一步放宽。
图片
具体来看,过去超速0—20%要记3分,现如今超速20%以下均不会记分处罚。无论是高速、城市快速道路,还是普通道路都适用这一规定。另外,过去超速20%—50%记6分,而即将实行的新交规中提及,超速20%-50%维持记6分,在普通道路上超速20%—50%降低至记3分。
至于超速50%以上的情况,新交规中也作出了调整。之前无论是高速还是普通道路,超速50%以上都要扣12分。新交规中,高速和城市快速道路上超速50%以上维持记12分,普通道路上超速50%以上降低至记6分。
图片
从调整的新规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此次新规中关于超速调整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普通道路上,因为在现行的交通法规中,限速40km/h的道路上,有时会因为车辆较少,司机在不经意间加速到50km/h以上,从而导致出现扣分,甚至是因超速50%而出现被扣12分并吊销驾照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规的出台无疑是将这一漏洞修复,对部分车主来说也有了一定的容错率。
图片
放宽处罚,更应抓紧安全!
尽管新规的出台能够提高了部分车主的容错率,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更严格的要求,比如说如何确保车辆在144km/h的高速状态下,保证车主们的日常出行安全。
图片
众所周知,车辆在发生撞击的过程中,车速、车型、时间都是影响安全的三大因素。其中,车速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撞击程度、损毁情况等与车速快慢成正比,车速越快、撞击力越强,所造成的破坏越大。对此,缸哥在新规出台后,曾与部分行业专家沟通,专家们均表示:“汽车的最高时速是指车辆在水平良好路面上能达到的最佳车速,但这并不意味着汽车在最高时速的时候是最合适的”。因此,正常情况下,汽车的行驶速度要比最高时速低20km/h。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速度下,车辆的各方面性能发挥得也比较稳定。
图片
换句话说,在行驶速度相对大幅度增长的背景下,伴随而来的是交通事故的次数、严重程度等也会相应提高。对此,不少读者也曾向缸哥提问,在行驶速度得以提升的前提下,驾乘者在道路上的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证?结合权威机构测试、产品的材料等各方进行综合考量之后,缸哥认为想要在144km/h左右的情况下保证安全,难度非常大,这一点可以从碰撞标准测试中看出。
图片
车辆碰撞作为道路交通常见的事故,为了能够保证用户的安全,大多数机构都会根据这一情况针对车辆设置一些测试,从而考核车辆的安全标准是否达标。然而,对于部分厂家来说,碰撞测试无疑是等同于开卷考试,直接说明了测试内容,因此不少车企会针对某一方面进行强化。记得在2016年时,美国权威测试机构IIHS突然进行了一场“临时测验”,将主驾驶进行25%偏置碰撞更改为副驾驶25%偏置碰撞。正当所有人认为碰撞结果一致时,意外发生了,从成绩为“GOOD”变成了“POOR”。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美版RAV4的左侧防撞梁专门加了“吸能结构”,而右侧的防撞并没有。
图片
作为全球最具有权威性的车辆检测机构之一的IIHS仍未能确保产品的安全,那么汽车产品以144km/h的高速行驶在道路上时,面对变幻莫测的碰撞时又该如何确保车上驾乘者的安全呢?毕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告知对方在发生碰撞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正面碰撞或25%/50%偏置碰撞。
图片
除了车辆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以外,当驾驶员的驾驶速度达到140km/h以上时,将会出现反应时间短、视野小的情况。据相关数据显示,时速=40km/h,视野=100°;时速=70km/h,视野=60°;时速为100km/h,视野=40°。假设驾驶员行驶在普通道路上,限速40km/h,按照超速50%,那么此时车辆的时速将会达到60km/h,一旦路旁有行人突然跑出,驾驶员无法及时作出判断并进行刹车处理的话,那么将会直接撞向行人。按照相关研究机构总结的数据显示,以时速为50km/h~70km/h撞击行人,行人的死亡率将会达到60%~90%。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情况在现如今的道路上并不少见,比如说我们在道路上行驶的过程中看到外卖员。或许有不少读者认为,随着各大车企或供应商的自动驾驶方案不断成熟,即使车速再高也能大大降低这类事件的发生。对此,缸哥认为,或许未来自动驾驶方案的不断成熟能够大大降低这类事件的发生,但是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更多的还是依赖于驾驶员自身的判断。正所谓“十次事故九次快”,在官方允许开快车(144km/h)的背景下,高速道路是否会成为事故多发地,我们可以在2022年年底或2023年的公安部公布事故中得到答案。
开“慢车”也不对?
在放宽超速处罚的同时,在2022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规中还提及,“对于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低于最低时速的,将处以三分的处罚规定”。这意味着,以后部分新手司机如果还想着在高速上开慢车的话且未能达到的最低时速,这将会受到处罚。相比于开“快车”,关于龟速行驶这一话题,一直以来都非常具有争议性,有的车主认为在高速上龟速行驶既能不塞车,还安全;也有不少车主认为开“慢车”更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图片
关于这两个观点,缸哥可能会更偏向于后者。记得几年前,在一场事故中,由于一辆重型自卸货车在高速上开慢车,最后被轿车追尾,导致驾驶员和乘客现场死亡。事故发生后,交警在最后的事故责任认定中表示,货车司机在高速上行驶的时速只有31.44kph,所以轿车司机负主责。对于该结果,不少车主认为货车司机才是主要责任方,因为在高速公路上开“慢车”严重影响了正常道路交通。相同的案例还有很多,缸哥在此便不一一举例,因为这一情况将会在新规实施后大大减少。
图片
总结
总的来说,缸哥并不反对超速处罚的放宽,但是在放宽处罚的情况,更需要考虑的道路交通安全。作为一名老司机,缸哥认为与其“容忍超速”,不如以“慢车靠右”的原则来管理交通,通过分速的方式可以达到开慢车不影响开快车,而想要开快车也能安安心心的驾驶。当然,对于144km/h的行驶速度,缸哥认为相关部门还是需要进行重新审视,毕竟我国现阶段驾驶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要想确保国民的安全出行,仍需对各方面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