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恒指走向及市場資金部署

上週恆指表現反覆,高低波幅超過700點,50天和100天移動平均線在24,600點之上,卻於上周四 (10月15日) 挫逾500點得而復失,再次回到24,200點以下。雖於周五 (10月16日) 反彈近230點,收報24,386點,卻仍是低於24,600點。

事實上,除了上述的50天和100天線,於周四也失守150天線,猶幸150天線於周五在24,372點,可見周五重新收高於此線。誠如周四發佈市評文章時表示,恆指表現處於傳統經濟股與新經濟股角力的時候,周三 (10月14日) 是科技股領漲;石油、金融和內房股則領跌。

中資金融股大市領漲

不過,周四科技股表示不滯,但上述三類恆指成份股卻見靠穩;到了周五中資金融股受到追捧,更跑贏科技股。藍籌股四大升股都是中資金融股,分別是建設銀行 (SEHK:939)、工商銀行 (SEHK:1398)、交通銀行 (SEHK:3328) 和中國人壽 (SEHK:2628),升幅為5.70%、4.25%、3.90%和3.82%;而阿里巴巴 (SEHK:9988)、小米集團 (SEHK:1810) 和騰訊控股 (SEHK:700) 則升3.23%、3.12%和0.91%。

值得留意騰訊作為最大恆指權重股,卻於上述七股之中升幅最小,可見流入港股的資金,不會同時追捧傳統經濟股和新經濟股。畢竟現時兩者屬不同投資目標,傳統經濟股成了避險工具;新經濟股則作為資本增值工具。

提供本週支持位參考

隨著周四及周五大市成交金額在減少,相對約1,305億和1,130億港元,後者已回到10月9日水平。若進一步減少,又會回到9月下旬低於1,000億元的狀況。當見如此趨勢,市場傾向以避險作投資目標,預期屆時會有更多資金流入中資金融股;相反科技股見資金流出,將令恆指繼續處於上落市格局。

觀乎10月7日以來,恆指於10月7至9日相對收報24,242、24,193和24,119點,為期內三日最低收市位,卻均收高於24,100點,本週也可作支持位參考。另可留意夜期表現,周四低位為23,981點,雖低於24,000點,僅見於開市首十分鐘內,自下午5:23起,未嘗再失守24,000點,可見大戶無意壓下期指。

阻力參考9月初裂口

到了周五凌晨12:51起,期指見企穩在24,100點之上,截至周末凌晨3:00夜期收市,亦沒有再失守24,100點,進一步確認此水平有支持。

至於阻力位,於9月15和16日分別收報24,732和24,725點,為9月4日以來兩天最高收市位,高於24,700點,以及於留意9月3及4日相對收報25,007和24,695點,形成下跌裂口,即升破24,700點才是進入裂口。

按以上分析,阻力位見於24,700點,故此預期本週恆指主要波幅區間為24,100至24,700點,未見連續兩日或以上,大市成交金額在1,500億港元以上,港股難見明確方向。

牛熊證街貨分佈不見特別方向

而於10月16日恆指牛熊街貨分佈顯示,牛證和熊證比例分別是56.3%和43.7%,均少於六成也反映暫時後市未見明確方向。最近的牛證收回區間介乎24,168至24,100點,街貨量僅約1.06億份。牛證較大重貨區則見於收回位為23,999至23,900點,街貨量亦不過約3.01億份,由此推斷在市場沒有重大負面消息出現時,大戶壓下恆指的誘因小,視為恆指於24,100點有支持的另一佐證。

再看熊證,最近收回區間介乎24,468至24,499點,街貨量只有約100萬份而已。熊證較大重貨區則見於收回位為24,800至24,899點,街貨量約5.75億份,可見亦不算多,卻要推高恆指逾500點才能全數收回那些熊證,相信大戶這樣做的誘因也不大。

故此,至少在今日和明日 (10月19和20日),要有處於上落市的心理準備,於恆指衍生工具操作上,除非見恆指靠近24,100或24,700點,否則過夜操作潛在獲利幅度,預期不多於200點。

分享給你的朋友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

About 聶振邦 509 Articles
聶振邦 (聶Sir) 證監會持牌人,證券分析師。為多個電視台及媒體擔任財經節目嘉賓及撰寫評論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