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是美德;「不讓」是責任 -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讓」是美德;「不讓」是責任
2020/01/11 14:32
瀏覽600
迴響1
推薦18
引用0

我國自古以來就推崇「讓」的美德,

故「孔融讓梨」;「堯舜禪讓」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

 

 

但也有不讓的,太史公司馬遷就是。

太初元年,太史公修改天曆時說:「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太史公為了繼承《春秋》這樣大傳統的中華文化,為了記述過去的歷史,從過去二千多年的歷史中提鍊出共同的準則,作為後世領導者的參考。不敢言讓!

後來甚至寧願忍辱接受腐刑,也要完成《史記》,這就是責無旁貸的使命感。

 

 

 

  #今日不管誰當選,希望他們都能本著「責無旁貸」的使命感,為民服務!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隨筆
上一則: 口罩實名制之「你先領,我OK.」
下一則: 《A不一定是A》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陳正華 牧師
2020/01/17 13:03

不該讓,就不讓!

阿們。

陳牧師 ~新年快樂~ 小魚兒2020/01/29 09:02回覆